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货币政策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范文

货币政策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货币政策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货币政策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摘要】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基于Richardson(2006)投资效率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进一步检验了内部控制、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得出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越严重,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货币政策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内部控制;企业投资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首先,当国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相对来说较少,银行会提供较少的货币资金来支持优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因为无法获得所需要的现金流而不得不减少投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会加重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信息不对称是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当货币政策紧缩时,由于货币供应量比较少,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错配问题比较突出,企业面临的投资不足问题便会更加严重。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时期,企业会面临融资难度上升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会尽量减少投资机会,进而导致投资不足问题严重。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假设1: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紧缩时,投资不足问题越严重。内部控制能够调控企业面对货币政策对投资不足关系的影响。根据PDCA循环理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健全,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越强,更能够进一步缓解在货币政策趋紧时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假设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弱货币政策与公司投资不足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研究样本期间为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参照研究,将投资效率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最终样本年度实际分布在2007~2017年。内部控制指数的数据来自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库,财务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君安数据库,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经济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网,剔除了金融业上市公司和同时发行B股、N股或H股的公司,并且剔除了被特别处理(包括*ST、ST等)的以及缺失或存在异常值的数据,最后得到8911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

(二)变量的度量1.货币政策:参照段云(2012)衡量货币政策的方法,MP=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2.内部控制:遵循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采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指数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用UI来表示,数据越高,表示内部控制质量越好。3.投资不足:基于Richardson模型(2006),进行回归,通过得出的残差ε为负值来表示投资不足,利用残差绝对值来衡量,绝对值越高,投资不足的问题越严重。4.控制变量:依照前人学者的做法,选取管理费用率(ADM),大股东占款(OCCUPY),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水平(FCF),公司规模(SIZE),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控制变量,设置年份(YEAR),行业(INDUSTRY)为虚拟变量。

(三)模型设定对构建的模型(3.1)进行回归分析,当模型(3.1)的回归结果中α1显著大于0时,则假设1成立。在模型3.1的基础上引入了内部控制质量IC和内部控制质量与货币政策的交乘项MP*IC进行回归。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投资不足样本的均值为-0.1442834,说明存在投资不足问题的企业数量很多。货币政策MP的最大值为0.19,最小值为-0.02,两者相差较大,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较大。内部控制质量IC的最大值为993.21,最小值为8.97,均值666.3304,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差距较大。从相关性结果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宽松程度MP与UI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下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企业投资不足问题越严重。

(二)多元回归分析样本调整的R2为8.68%,F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85.74,说明模型(3.1)是有效的,MP的系数是0.0924321,显著为正,货币政策MP和样本的UI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1是成立的。对模型(3.2)进行回归分析。货币政策MP的系数为1.134406,在1%的水平上显著大于0,MP*IC的系数为-0.0024301,在1%的水平上显著小于0,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显著影响货币政策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2是成立的。

四、结语

实证结果表明,微观企业的投资活动会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在应对宏观政策影响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调控内部控制来应对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为企业应对货币政策调控积累了经验。

作者:林景 赵洪进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