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资企业投资拉美的挑战与策略范文

中资企业投资拉美的挑战与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资企业投资拉美的挑战与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资企业投资拉美的挑战与策略

摘要:

拉美国家某些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主要靠外商直接投资,而购买外国技术和通过外资带动技术转移将成为主要趋势。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拉美具有可行性,也是未来促进双方经贸更紧密合作、实现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可行途径。这就要求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重视发展中拉关系的国际政治因素,加大对科技型中资企业开拓拉美市场的支持力度,形成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并重的多样化投资布局,并促进其协调发展,进而实现中国与拉美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投资拉美;可行性分析;战略布局;可持续发展

一、中资科技型企业开拓拉美市场的可行性

1.1中国企业投资拉美的政策环境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新的经济模式逐步成型,拉美国家开始实行所谓“竞争力政策”,其宗旨是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项政策的涵盖面比较广泛,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指出,“拉美地区的竞争力政策,包括那些部门性政策,所关注的是提高现有部门的效益,而不是创建新的部门;所追求的是在自然资源与非熟练劳动力等静态比较优势基础上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国内学者苏振兴认为,这种竞争力政策所关注的只是眼前的、静态的效益,它并不致力于创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部门。这样的政策势必会导致现行产业结构的固化,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不能适时淘汰,而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无法建立起来。在此背景下,拉美国家某些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主要靠外商直接投资。从拉美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购买外国技术和靠外国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将成为主要趋势。②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报道,随着产业政策的回归,拉美国家对科技与创新政策的重视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第一,许多国家都采纳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并认识到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加以推动。供给指的是要对知识创新提供公共资源等多方面支持(其中巴西的研发投入已达到GDP的1.2%,是拉美国家中最高的),需求指的是要为生产部门对知识创新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政策刺激。第二,各国在学习如何设计、实施科技与创新政策方面取得了进展。第三,重视体制建设。例如,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已确定了主管创新工程的部级机构,智利、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建立了附属于总统府、工业部或教育部的“国家创新委员会”。巴西外交部官员也曾针对外国投资表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投资,而是满足条件的投资。条件就是,投资者需要在巴西建立研发中心。对于没有研发活动的投资,我们没有兴趣。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创新来发展市场,进而积累巴西的国家财富,这一任务不仅针对巴西国内企业,对外国企业也一样,他们的研发活动同样能够推动巴西的发展”。③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关系的结构属性不能不受基础条件的限制。在目前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使得物美价廉的中国工业制造品在拉美国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对拉美资源和初级产品的进口还会持续扩大。这些将在一段时期内构成中拉经贸关系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更好地以创新型的方式促进拉美国家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由此可见,中国需要及时调整在拉美的投资布局。新的投资布局需要形成在资源产地的战略性投资部署,还需要通过支持中国科技型企业投资拉美,形成市场寻求型的战略性部署,构建一个贸易追随型、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导向型的综合生产性投资布局,实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调发展。中资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去考虑如何全方位地融入拉美国家经济,与拉美国家共谋发展的问题,从而消除资源寻求型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未来10年中拉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双方也有必要探索可实现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1.2拉美地区高科技行业吸引外资的供需

就高科技产业而言,电信产业是能够集中反映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投资的优势产业之一。在电信业的需求方面,拉美国家对电信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广泛需求。而且,随着拉美经济的稳健发展,电信业在拉美将呈现出持续旺盛的需求。此外,在拉美国家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报道中,有近一半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智能手机、数码产品等高科技产品本身或营销手段的报道,表现出对上述产品的极大兴趣。目前,固定电话、移动手机、互联网的使用率在拉美逐年提高,电话普及率与加拿大、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相仿,网络已同三大国际光纤网络相连。这说明中国产品在拉美国家市场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拓展市场的潜力很大。随着华为和中兴通讯进入电信行业,比亚迪、奇瑞和江淮等汽车厂商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多元化战略逐渐形成,使未来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获得贸易结构优化和投资多元化的“双引擎”驱动。因此,中国电信业科技型企业在拉美的投资和本土化战略问题值得研究。在电信业的供给方面,陈涛涛的研究表明,在竞争环境与要素供给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起,拉美国家就鼓励外资进入电信行业,到目前为止,拉美的电信行业已经吸引到了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等全球著名电信运营商,以及爱立信、诺西、阿郎等一流的设备供应商进行直接投资。开放的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增长的需求,导致进入此行业的外资企业争相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使巴西、智利等国借助其电信业的发展成为拉美地区经济较强的国家。在开拓拉美市场方面,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中资电信业科技型企业已进入巴西、智利等拉美国家,并在与发达国家电信巨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④

1.3中国高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能力

在中国企业能力方面,虽然电信业在拉美是一个高度开放、激烈竞争且高速发展的行业,但中国优秀的国际企业华为和中兴早已投资其中。事实上,对于拉美电信业的区位优势,全球几大电信企业都有共识。而中国的华为与中兴又确实拥有与国际大型电信设备供应商相比毫不逊色的技术能力、相对于国际同行竞争者更快的客户响应速度以及中国制造的相对成本优势。除此之外,华为和中兴还在长期的国际经营中积累了克服“CAGE差异”(比较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四个方面的差异)的跨国运营经验,⑤在拉美的本土化经营中,两家企业都能够充分利用拉美国家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资源,通过80%以上的本地雇佣和充分的本地分包工程,创造了与本地企业及员工共赢、分享经济发展与经营成果的良好局面,从而成为了当地受人尊敬的外资企业。由此看来,虽然电信业投资环境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和巨大的“CAGE差异”,但具有充分国际化能力的中资企业,仍然能够从容地进行投资,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稳固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意愿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对外寻求资源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拉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其区位优势可与中国企业的投资能力相互匹配,使中资科技型企业获得投资机会。现阶段,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趋势,这是其特定发展阶段对资源需求、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对拉美经贸合作平稳发展的需求。支持中资科技型企业投资拉美国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部署,其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实施这一部署,中资科技型企业应抓住机遇,继续夯实基础,选择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其他拉美国家,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战略目标。跨国并购是对外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未来,中资科技型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方式实现拓展拉美市场的目标,形成资源与市场并重的投资布局,以此来支持中资企业对资源、能源项目的投资,从而巩固和强化中拉经贸关系。跨国并购不仅可以得到被并购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研发团队,还可以获得对方的品牌、销售渠道,甚至是上下游的销售关系。中资科技型企业应当选准时机,在拉美国家并购相关企业,整合其品牌、渠道和资源,实现价值链环节的攀升,从而提高中资科技型企业在拉美甚至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迅速扩大市场,增强拓展能力。

1.4扩大中拉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

中资企业投资拉美是中资企业整体海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前拉美地区对于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从政府机构的层面,行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探讨中资企业投资拉美的策略选择问题。

二、在发展中拉经贸关系中增加国际政治考量

目前,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投资已进入战略性调整期,需要对未来经贸合作进行合理规划和再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取得明显进展。在各自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中国和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相互倚重,双边关系在全球治理、地区合作和国家关系层面均出现新面貌。中国视拉美国家为应对全球性问题、改革当前国际体系和发展世界经济的全面伙伴;拉美国家视中国为国际体系中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和有重大影响力的力量。中国与拉美国家及其地区国际组织的磋商和对话机制不断完善,在联合国、20国集团、“金砖国家”和“基础4国”等多边框架中保持密切合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和粮食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全球性问题上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双方及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发展中拉经贸关系方面,需要增加国际政治的考量,从经济战略性的高度审视投资布局。在全球化已然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任何海外投资都不仅仅是投资国和东道国两国之间相互关心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未来10年仍是发展中拉关系的战略性机遇期,需要从国际关系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中拉关系。

2.1在经贸合作中发掘利用比较优势

中拉经济合作的快速、全面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近10年来,中拉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拉美地区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市场。由于其增长潜力和吸收中国优势产品的容量,拉美地区仍将是中国未来重点关注的区域。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在金融、资源、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拉美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场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美不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而且还邻近美国,甚至拥有多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因此,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拉美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学者路易斯•威尔士(LouisWells)提出了小规模技术优势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是一种特殊优势,这一优势反映了本国与东道国市场规模相似的特点,使得本国企业拥有相对于投资东道国而言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开展直接投资活动提供了机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汽车产业、家电产业、通信产业等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无论在价格、质量还是在技术上,都领先于拉美大部分国家,与拉美国家形成了技术上的梯度差异,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相关技术和设备引进拉美国家,从而在拉美地区获得一定市场。而且,这些产业不仅市场回报率高,发展空间巨大,也更符合拉美国家的产业发展诉求。在这些具备“小规模比较优势”的领域,中资企业的技术和能力可以满足拉美市场的需求,换言之,中资企业的投资运营能力与拉美国家的相关区位优势是相互匹配的。根据小规模优势论,中资企业可以在资源类投资以外发掘和利用“小规模比较优势”领域,合理设计投资布局,改善和提升投资产业格局。目前,中资企业对拉美地区的投资产业仍然过于集中在矿产、资源、能源领域,没有摆脱资源寻求型投资模式,产业技术含量较小,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投资尚未大规模展开。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能力的成长,已有部分投资开始流向其他行业和领域,包括电信、基建、制造、新能源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领域投资的多是一些中资民营企业,它们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电信业、计算机、新能源和汽车工业方面。例如,在电信业,有华为等;在计算机行业,有联想集团;在新能源行业,有金凤科技、天华阳光;在汽车工业方面,有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哈飞、夏利等。这些中资民营企业对拉美国家的投资正在不断增加,并且大部分流向那些具有“小规模比较优势”的领域,对于实现多元化投资战略、分散风险具有积极意义。引导和鼓励中资民营企业投资拉美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它可以减少国企投资的比重,实现国企与民企的多元组合;减少资源寻求型投资的比重,增加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投资。中资民营企业凭借其技术和成本上的“小规模比较优势”在拉美拓展业务,逐步将投资模式由国内制造支持海外投资向立足拉美本地转变,并以本地生产和本地销售的模式迎合拉美国家对中国投资的需求,使其更有利于中国投资在拉美的可持续发展。

2.2在开拓市场中实施自贸区战略

目前,中国已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哥伦比亚就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中国与拉美国家全面深入开展自贸区合作,契合了当前中拉关系的时代背景,是构建均衡、多元、可持续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拉美发展自贸区能够为中资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供运作平台和有力支撑,因而在拉美实施自贸区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是对拉美投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未来的投资布局战略与自贸区发展战略应统筹协调、互助互利、形成合力。扩大自贸区发展战略有助于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投资更多地关注在制造业、高科技、农业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并重的多样化投资布局,并促进其协调发展,进而全方位地融入拉美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实现中拉经贸关系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2.3在合作模式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中资企业在设计合作模式时,应关注平衡投资利益和责任,在保证必要的投资收益的同时,积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中资企业应加强与拉美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沟通,妥善处理与当地工会和员工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要事先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诉求,依法保护当地生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目前,拉美国家正处于基础设施高速发展阶段。拉美国家希望中资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对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和就业率做出贡献,对此,中资企业需适当参与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有利于中资企业长期扎根拉美,获得长远利益。另外,在环保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背景下,中资企业有义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在资源类产业的投资项目上,应当关注当地社会问题,适当扩大公益类投资,力求投资双方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中拉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地区,中拉均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中拉关系的战略性也体现在双方关系的可持续性上,它需要更有效的机制化保障,需要双方在发展模式等问题上进行探讨。与此同时,中国和拉美国家还需要维持双方关系的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确保和维持双方合作的可持续性,将削弱中拉关系的战略性,坚持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位有助于维系这种战略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掘和发展为巩固这种关系的一切要素,如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讲信修睦的政治关系,和睦共处的文化关系。为此,中拉双方应积极探索开展可持续合作的模式和经验,例如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正确处理贸易与投资的关系,把中拉合作建立在更具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为实现这一可持续性,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顶层设计的方式和统筹协调的行动,发展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

作者:黄人杰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