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范文

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及对策

摘要:农村贫困地区贫困文化根深蒂固、贫困家庭教育缺失、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着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效果和成败。为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要科学塑造重教文化,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办学条件和建设师资队伍。

关键词: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困境;对策

贫困问题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和构筑美好生活的顽疾和桎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直是我国政府推进贫困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0月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根据“五个一批”的内容,教育精准扶贫被明确纳入国家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教育精准扶贫是指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措施,发挥教育减贫的价值。在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扶贫工作处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为何要推行教育精准扶贫,还要从现实层面厘清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

一、为何要实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1.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父母将较低的经济地位及不利因素传递给子女,子女继承这种贫困后,再传递给下一代,重复这种贫困的境遇[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缺乏导致的投资不足会限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同理,家庭贫困也会形成恶性循环。资本缺失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资本缺少导致贫困家庭投资不足,就会进一步限制贫困家庭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是贫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陷入贫困状态[2]。因此,要想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教育问题,要通过提供精准的教育帮扶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经验表明,过去长期以来的被动式、给予式、输血式的外部拉动扶贫模式效果差、效率低。只有依靠教育,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即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需求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给予足够资助和支援,打消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可能让贫困人口突破自身科学文化限制的天花板,找到化解贫困的有效路径。

2.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投资收益率远大于物力资本。穷人之所以贫穷,一方面是他们物质资本匮乏,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他们知识技能的缺乏。“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3]。人力资本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投资的反贫困效应,但在实际农村贫困户的家庭投资中,教育投资动力一直不足。邹薇、郑浩(2014)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这意味着越是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会越低。”[4]首先,农村贫困家庭缺乏投资教育的资本。由于低收入或无收入,可供家庭支配的物质资源极其有限,生活十分艰难,没有多余的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其次,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家庭的基本需求相距甚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农村贫困家庭而言,首先要满足的是其吃饱穿暖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教育需求高于生理需求,这是农村贫困家庭在其基本的生理需求还难以满足的前提下所无法企及的。再次,由于教育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教育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等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贫困家庭无力承担上述风险,进而造成人力资本投资乏力。教育有助力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可能,但因为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又无力投资教育,这就造成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有效摆脱贫困的悖论。教育精准扶贫是破解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悖论的重要手段。教育精准扶贫可以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可以为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可以让农村贫困家庭安心享受教育权利而不必承担教育投资带来的负担和风险。

二、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然之境———存在的问题

1.贫困文化根深蒂固

“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5]教育不受重视、辍学率攀升和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年轻人中蔓延等问题都是贫困文化造成的文化贫困现象。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环境的屈从感和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6]受制于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的交互作用,一方面,由于缺少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希望,“读书无用论”盛行于农村贫困文化之中;另一方面,长期的文化贫困使农村贫困者无法将“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深植于自我价值观中,造成贫困的持续和代际传递。

2.家庭教育薄弱和缺失

教育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与成功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的三大关键性支柱。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关键起点,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农村贫困家庭的家庭教育目前面临三大问题,即家庭教育的缺席、缺位与缺失。子女与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缺乏接触和交流,家长不能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与物质保障,家长缺乏对子女成长的必要关注并且丧失主动承担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想法和意识。家庭教育的失利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尤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薄弱与缺失,扩大了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大了不同家庭出身学生之间的素质落差,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7]

3.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

经过“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政策倾斜,农村教育的环境设施建设备受重视。国家在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农村教育的硬件环境建设,在教学设施和改善硬件环境方面着力改进。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个别地区,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因此,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国家还应该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持续的财政投入。此外,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首先,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师生比更高。师资的匮乏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特别严重。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教师一直是缺乏吸引力的工作,虽有政策扶植,但缺口仍然较大。近几年,政府为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补充优秀师资,实施了“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培养政策,但贫困地区引不来人、留不住人、免费师范生下不去的尴尬局面仍然客观存在。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不强,真正到农村任教的比例也非常低。在对首批万余名师范毕业生调查得出,“任教农村学校的仅占受调查人数的4.1%,在福建、山西、甘肃、贵州、青海、海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广东十省区,无一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站上农村学校的讲台。”[8]

三、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应然之策———治理的对策

1.科学塑造重教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个地区的文化是长期形成的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农村贫困地区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和裹挟不利于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其作用和效力,因此急需采取措施破除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科学塑造重教文化。首先,政府要积极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让贫困农户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坚信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信心。其次,要大力弘扬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帮助贫困农户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人生”的理想信念,破除贫困农户“等、靠、要”的陈腐积习。再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为贫困农户创造增长知识、增加见识、增强意识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激发贫困农户由内而外生发出的对教育的尊重、对学习的渴求以及对知识的占有欲望,并由此激发出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的内驱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

2.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人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个层面的教育合力共同作用才能对贫困家庭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我们要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首先,针对农村贫困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要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科学认识,认识到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其次,贫困地区学校要积极有所作为,对贫困家庭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随时了解和掌握贫困家庭子女的思想情况、学习状况和生活境况,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待贫困学生要发挥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贫困学生好学、乐学和爱学。再次,要打造重视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贫困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面对贫困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全社会还应该给贫困学生提供更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开拓眼界的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勇于挑战和独立思考,树立教育是突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的坚定信念。

3.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要警惕“马太效应”,要开展实地调研、实地走访和实地考察,在有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给予政策上的回应。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钱花在刀刃上,唯有如此才符合“精准扶贫”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诉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真正发挥“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的作用和价值。首先,要让群众了解“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大力宣传上述两项政策的特点和优势。其次,要严把招生关,培养爱岗敬业、立志终身从教的农村教师。再次,要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通过提供编制、提高待遇、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学历层次等政策,让农村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和获得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贫困看似是经济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智慧与知识匮乏的极端表现。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不仅是要对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还要抓住贫困的深层原因,认识并发挥教育的减贫价值,对贫困人口进行“扶志”和“扶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参考文献:

[1]郭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6—12.

[2]王美昌,高云虹.中国城乡贫困变动:2004—2012[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4):49—57.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0.

[4]邹薇,郑浩.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J].经济学动态,2014(6):16—31.

[5]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3):49—63.

[6]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66—71.

[7]杨咏梅.有多少孩子的家庭教育亟待“脱贫”?[N].中国教育报,2015-11-06.

[8]周利.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工作流动状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李海洋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