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校企合作分析(3篇)范文

高职校企合作分析(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校企合作分析(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校企合作分析(3篇)

第一篇: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瓶颈的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被重视,通过一定形式的合作,可以起到双方优势互补,还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再分配,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共赢,但是在很多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中出现校热企冷的现象,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使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突破校热企冷的现象,值得研究。笔者重点阐述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做法。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瓶颈;研究

所谓的校企合作,简单地说就是学校与企业的一种非经济合作模式。笔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有1200余所,占据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一大部分,这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最为严峻的问题。毕业生找工作难,而企业的用人荒又屡见不止,企业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面对这些尴尬的问题,只有校企合作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校企合作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接触自己未来的工作,以实践指导理论,从而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目前经过多年的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经验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还是面临诸多的困境与瓶颈,以下是笔者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瓶颈的几点研究:

1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1国际上校企合作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仍然处于一种现学现用的初始阶段,而国际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是非常成熟,他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样的,且大多数企业更喜欢招聘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使得国际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德国的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军地位,德国的工业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果,很大程度是其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功劳。双元制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学校、企业的双重指导培训,其中的一元是学校的指导和培训,学校通过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与必要的前期实践教学;另一元指的就是经过学校的培训后,还要经过企业的指导和培训,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要在企业经过专业技能的较正式的培训。这种职教制度就是非常成熟的校企合作制度,可以使得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企业得到充分的发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让企业的高级技工走入课堂。这种模式已经被很多个国家所借鉴,对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起到了很多借鉴作用。还有英国的“工学交替”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都是非常成熟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2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以来才起步,这其中有前文介绍的德国“双元制”,英国的“工学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的功劳与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这其中包括冠名班、企业订单式教学、产教融合等高等教育模式。

2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瓶颈

校企合作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其能够很好地解决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多丰富且实用的成果,但是还有如下等诸多瓶颈急需解决。

2.1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就极其不稳定,这和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有直接的关系,因企业是不需要大量会计专业的学生,而且高等职业院校很难确定几家企业一直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况且会计专业不能出现任何误差,对于从业或实习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导致会计专业和企业的合作很不稳定,也就是说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企业都很难保证长期有效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去企业实习的实习内容不稳定,企业的工作有很强的规律性,有很强的制度性和自觉性。月、季度的报账、保税、结账等工作学生不能很好的执行。同时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的实习,导致学生的感官也都不相同,学校很难找到相同性质的企业相同性质的工作实习岗位,这也为学生的实习一致性问题提出了挑战。其次,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岗位相对不是很稳定。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有固定的财务工作人员,即使接收学生的实习,接受的数量也不会很大,并且财务工作需要的人员相对较少,决定了企业在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上极其有限,从而导致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是要分散进行的,对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人身安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校企合作形式简单

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目的都是为了更够让学生尽快地融入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行业,使得学生更好地转换自身的角色,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前打好基础。但是,会计这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大多都是涉密,也都是较为严谨,所接触的现金和账务对安全性要求也都很高,导致了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不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对于所接受的实习学生也会严加防范,学生甚至不能接受真正的锻炼,职能流于表面,进行简单的会计凭证、记账,不能真正到地学习到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部,这也很难让学生接受到真正的锻炼,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形式过于简单。

2.3校企合作形式多于内容

在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都普遍地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很多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甚至把校企合作当成任务来完成,忽视了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目的。从本质上,真正的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是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参与。但是,目前的现状、瓶颈就是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校企合作,并强行摊牌,缺乏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及指导意见,造成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和瓶颈。

3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瓶颈的建议

3.1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事实上,中小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的数量有限,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者会计事务所,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更为直观和全面的实习机会,并且还要与这些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以便把此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3.2合理设置合作内容在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要提前设置好合作内容,前文提到任何企业的财务都是保密,所以要提前设置好合作内容,事先与企业沟通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斌.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学习月刊,2014,(11).

[2]张夏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5,(03).

[3]梁美英.全球化时期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作者:刘颖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析

摘要:深化校企合作是转型期时代对高职院校的新需求,是培养符合时展的优秀人才,持续自身发展的必要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将先进的CDIO教育模式贯穿于校企合作中,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高端人才,真正实现高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高职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长效合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1.1转型期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产业的兴起、经济转型及产业的升级,社会、行业及企业也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由“理论”和“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转变。把握企业需求,深化与企业间合作,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在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的新时期,民办高职的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必将被时代淘汰。民办高职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理论+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按照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实际需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教材,整合企业与学校双方的信息与资源,进行课堂教育与市场教育的有机融合。

2构建新型民办高职校企合作新机制

2.1CDIO教育理念

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缩写,代表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之意。其特征为高职教育以行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及目标需求为导向,提倡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致力于“做中学”及“知行合一”。除了重视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外,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对能力培养、实施过程、结果检验等提出了具体的检验标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动态学习状态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2基于CDIO理念的民办高职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第一,导入CDIO理念构建民办高职校企合作新模式。CDIO理念在诸多发达国家实施的成功经验表明,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项目教学为依托,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应用能力,这与新形式下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民办高职应将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校企合作中,以企业项目需求为导向,在教学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等多个环节都以企业的真正需求为主导,邀请行业及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校合作,实现一体化的专业及课程设计。并通过行业及企业所提供的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掌握企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相应技能与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3+1”教育模式,让学生最后一年的毕业论文集毕业设计在企业的工作现场中完成。

第二,深化校企合作,实现“长效”、“共管”、“双赢”。要建立真正以企业为主导的长效校企合作机制,首先要打破企业只为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场地或实训基地的传统想法,赋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权利并使企业意识到与民办高校进行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获得符合自己真正需求的高端人才,也可免去用人招聘的诸多时间及资金成本,并兼可利用高校的资源为企业的员工提升服务。高校也应让利于企业,使企业自觉自愿地寻求与高校的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之初就共同设计,将先进的CDIO教育模式贯穿于培养过程中,真正构建起人才共育、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第三,搭建政产企学研多方合作平台,多方合作,多元评价。构建民办高职与企业的长效校企合作机制必须助力于政产企学研等多方力量,使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持续运作。政府与行业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在政策制定、财政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相关科研单位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与科研单位构建互助互惠的平台。民办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过程中,应以CDIO教育模式作为良好媒介,使各部门的职责与作用贯穿于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个互联、互助、互补、共赢的政产研企学共同育人的合作平台。

2.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即通过高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同时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高程度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社会发展急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现在比较常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及建立实训基地等。其中,订单式培养即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的,建立教学班,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并由企业制定课程,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培养过程,通过定向培养,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降低了员工流动频率,缩短了新员工对企业的适应期,并降低企业招聘、培训等环节投入的成本。

2.4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执行要点

第一,完善合作机制。想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建立并完善合作机制,确定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分别起到的作用,并明确其地位。其一,政府制定相关策略,鼓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通过校企双赢吸引更多高校与企业参与,确保双方在合作基础上获得益处,督促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其二,高校工作机制。针对各高校内部工作特点,以实现校企合作为目的,结合各职能部门功能与要求,建立并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并落实责任制度,要求人事部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等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完成与企业的合作,将政府相关政策作为依据,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其三,校企密切联系,两者均根据自身要求综合各项因素,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符合双方利益与要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同时,在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时,应明确划分两者需要承担的责任与职责,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第二,优化师资团队。为进一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必须正确看待师资团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我国高校教学现状来看,基本上均是专职教师,采用专业授课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从小学读书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有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再到高校任教,其企业经历和社会经历很少,将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无法保证其实践能力达到社会需求。需要优化现有的师资团队,执行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实践型教师结合的“双师型”培养模式,真正意义上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由企业提供实践型专家进校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并教授最新的专业技能与工艺技术,进而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培养。

第三,深化合作中心。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采用的方法众多,但是均须基于实践基地实习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联合,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密切合作。例如,将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基础,与多方企业达成共同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并优化实践基地培养能力,为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熟练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英.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制约因素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26-27.

[2]胡昌荣.高职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67-74.

[3]宋文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宁夏教育,2017,(17):42-43.

[4]杜佩莲.借鉴国外经验,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31):96-100.

[5]王乐夫,姚洪略.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剖析及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借鉴[J].高教探索,2017,(13):54-57.

作者:徐歆,王兴民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及创新

摘要:在现阶段改革开放的时期,为了全面提高我国教学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何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正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各方共同分担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改革与创新

0引言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一体制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职业教育问题上政府的负担,使得社会各方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进入职业教育这一领域。校企合作即将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资源进行相互交流,通过协调互动来达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目的,对我国的中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教师更能走进现实,将知识与现实需要进一步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料,了解企业所需要的新技术要求,教授出更能够适应职业需要的人才,学生也将对企业市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提前适应企业的运营结构。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动因

1.1缺乏有效的协调约束管理体制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才培养更能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对应,更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但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办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现阶段的管理体制缺乏相对有效的协调约束制度,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多数没有形成一定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取得更多实质性的效果。

1.2机制相关法规仍需加强完善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占据着重要的一个部分,改革所带来的行业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运行,而现阶段正处在一个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原本制定的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法规已经逐渐不适应改革的浪潮,由此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影响到了模式的运营以及企业盈利,导致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由此看来,关于机制相关法规的完善愈发重要。

1.3校企合作机制仍需注入新的生命力

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已经在许多领域达成了共识。随着各院校以及各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要求。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企业对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随机应变,不断为校企合作的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发挥企业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机制下育人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在现阶段处于年轻的状态,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各部门激励不到位,校企合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下在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充分发挥育人的效果。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局限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并没有过多地教授真正能够真抓实干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机制在育人体制建立方面的缺失,校企合作项目存在着较为片面,不够深入,面不全等问题。

2.2校企间相互交流较少

现阶段,由于院校与企业直接相对接触较少,企业文化与院校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校企合作的育人环境仍然需要改进。由于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技能方面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环境的营造存在着问题,所以,院校在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由于基础设施以及地区间的差异问题,使得部分时间上企业与院校之间的交流时间存在冲突,校企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是做好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体制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创新机制运行下的模式十分必要。

2.3体制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较少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情形下,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成为了全面推进改革的重要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愈发成为改革方案的置前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就是一种创新的新形式,体制上的理论创新已经成为校企合作机制下重要的一部分,但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教学实践却没有跟上进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现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存在一定需要革新的部分。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当然也需要实践来提供与时俱进的方法,在下一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相结合,打造更好的办学机制。

3如何对高职校企合作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3.1进一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

由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目的是为了向企业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企业在办学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政府的地位相对较低。由于政府的干预力度过低,使得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下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干预力度,能够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的支持以及理论上的指导及分析,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办学能力,培养出更加能适应企业要求的人才,能够进一步解决我国现阶段日益紧迫的就业问题。此外,政府的干预会使得此制度的运行更加有政策上的坚实保障,提高院校与企业的积极性。

3.2企业与院校共商制定相关课程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出发点在于搭建一座桥梁来连接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端,进一步加强两者的合作来使得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相互对接,由此来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解决日趋严重的就业紧张问题。企业与院校共商建立相关专业课程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能够节省教学资源,在国家制定标准上,加入企业所侧重的技术要求。只有制定这样的课程,才能满足“立足产业,满足企业”的要求。

3.3创新校企间合作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日益发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我们适应与时俱进的变化模式,创新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将以往单一的“一对一”校企合作转变为“一对多”十分必要。以往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较多地看重形式上的合作,实践方面相对较少。校企间的合作不只应该停留在资金以及形式方面,企业可以在奖励方面将基金变成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加高水平的人才来迎合企业的需求。

4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启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实行,创新了我国以往的学校概念,进一步拉近了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距离,使得在人才培养的始端与终端有了直接的联系,适应了我国“就业难”问题的严峻形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在体制运行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创新办学机制的形式,不断发现问题,使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这一体制的运行,不只会提升学生的职业归属感,更能增加幸福感,从而达到个人,院校,企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感。

5结束语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是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发挥出它的优势,在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以及创新创业的浪潮下,我们更应该进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革新,为市场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蓄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在现阶段为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建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罗桂兰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