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提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策略范文

研究提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提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研究提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策略

一、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失误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项投资的投资回收期越长,则风险越大,投资收益率越难以确定。高等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收益滞后的特点,投资者只有在毕业生就业后才能逐渐回收十多年的教育投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学特点,造成这样社会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动态的市场需求、有限的决策信息、突变的环境氛围及功利的思想观念,都会导致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失误。最终会给家庭带来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损失,影响学生的发展,更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因此有必要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动态的市场需求

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就业市场的变幻莫测使得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上已经跟不上“冷”“热”交替的步伐,作为普通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决策者更是无法准确预测入学时选择的专业在四年之后的就业形势,这种“冷”、“热”交替往往会降低专业选择的效率,注定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选择性失误。

(二)有限的决策信息

决策者拥有的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越合理。但在选择专业时,由于作为决策者的家长不能完全掌握相关的信息和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会造成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失误。如专制型家长在对子女进行高等教育投资选择时往往会忽略子女的兴趣爱好或者执意要求子女服从家长的意愿,入学后的子女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绩平平甚至会退学,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国高校的一进校就定专业的制度不无关系;还有部分风险偏好大的家长可能对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回报估计过高而进行盲目投资。大部分家长的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劣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在高考这种单一的选拔制度下,如果不能被大学录取,宁愿选择复读也不愿让孩子进入职业院校,而复读一年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难以估算的。这些决策者的主观因素都会导致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加大。

(三)突变的环境氛围

大学里的自主学习氛围使很多习惯了被老师家长督促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是经历过高中三年的紧张学习,终于跨国高考这座独木桥之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加之父母不在身边,陌生的生活环境里很多新鲜的事物吸引着涉世未深的学生,有的人在面对诱惑时就会迷失自己。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可能会由于自卑心理、攀比心理而无心学习,有的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环境的变化对大学新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处理,最终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伤害,那么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将会血本无归。

(四)功利的思想观念

当下实用主义盛行,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就业,高校培养人才也是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功利的思想观念不断渗透和蔓延。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批判了这种被实用主义所裹胁的大学教育,认为知识的实用化和精神的无操守是大学本性的丧失,也是大学教育的堕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高校想方设法“制造”高就业率,不惜通过扣押学生毕业证、学位证来逼迫其制造假就业证明,造成了秩序的混乱无序。

二、提高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针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失误原因,分别从学生、家长、高校、政府的角度,给出了以下建议:

(一)学生应注重能力提升

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虽然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努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家庭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风险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周期长,市场又是随时变化的,因此,信息可能无法全面获取,透明的、及时的、全面的信息只能是个理想状态。所以要解决专业选择失误造成的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还得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才能不受大学所学专业限制,才能在大学毕业后先就业、再择业。通识教育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此之上的专业教育根据个人所长提高了某一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筹码。因此,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努力成为综合型人才,才能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

(二)家长应努力优化家庭环境

父母的文化背景、家庭经济条件对子女选择读大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加强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子女,培养其端正的学习态度。家长在家庭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还应该努力提高经济水平,消除子女在选择高校时在经济上的顾虑,避免因为经济原因而错失较好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子女的心理负担和将来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高校应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变化,及时疏导心理问题

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高校应当代替其父母承担起引导作用,包括生活和学习两方面。高校辅导员忙于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可能会疏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不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因此就有必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副辅导员作为辅导员的助手,这名副辅导员最好是该专业的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正确引导学弟学妹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也应以组织心理讲座、排练心理剧、组织心理测试等形式来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因无力支付学费而导致优秀学生辍学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农村家庭往往会中断女儿的学业来保证儿子能继续有学上。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一系列助学政策已经有效减少了此类现象,但是要实现全国贫困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还需要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保证贫困家庭子女能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政府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和网络平台帮助家庭及时调整投资取向,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失误降到最低。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能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人才供求做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合理的大学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等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规划,使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模达到协调。政府还应该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尽量杜绝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鉴于部分高校“制造”高就业率的现象,政府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重新审视就业率指标的衡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杜绝高校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人才培养工作。

三、总结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更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的伟大事业。影响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降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还需要个人、家庭、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和更加科学的招生、就业信息平台,创造更加健康的就业环境。

作者:路延莉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