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员工工资薪金激励体系,在不增加企业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名义工资以及均衡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手段,增加员工的实际收入,激励员工,提高效率,最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
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留住人才,纷纷制定了员工工资薪金激励体系。很多企业在设计自己工资薪金激励体系的时候,忽视了纳税筹划,企业投入了大笔资金,员工的收入增加了,同时员工个人所得税负担也大幅增加,没有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因此做好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应税所得越多,其适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在每一级的边缘地带,收入可能只相差一元,但是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却相差很大。寻求税负最小化是纳税人普遍的需求,也是纳税人的权利。
一、减少员工名义工资的筹划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减少名义工资。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实际给员工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员工缴纳各项保险,既规避了企业用工风险,也为员工谋得了福利,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项规定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减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从而提高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另外企业通过为员工发放幼儿补助费,和按税法规定予以报销的差旅费、误餐补贴,都可以不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可以转移工资的方式来达到减税的目的。
(二)通过提高福利水平来减少名义工资。(1)企业为员工提供交通设施。员工上、下班一般都要花费一定的交通费,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或者将单位的车租给员工使用,再相应地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部分予以调整。(2)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3)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需要。(4)组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项健身及运动项目等。
二、均衡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
(一)均衡各月工资收入水平。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其他行业纳税人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也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例1、某企业为季节性生产企业,其一年只有4个月生产,期间张三每月工资为4,800元,则在生产4个月中,张三每月应纳税额=(4,800-3,500)×3%=39元,4个月应纳税额为156元,也就是说年应纳税额为156元。(暂不考虑保险、公积金的因素)若将张三年工资19,200元(4,800×4)平均分摊到各月,即不生产月份照发工资,每月1,600元(14,800/12),则张三工资收入达不到起征点,年应纳税额为0元。可见,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使分摊到各个纳税期内的收入尽量均衡,从而达到降低计税基数或使适用税率档次降低,最后实现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奖金的发放。利用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来筹划个人所得税,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能采用一次。另外,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包括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例2、方式一: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张三每月工资收入4,9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36,000元,全年收入为94,800元。(暂不考虑保险、公积金的因素);每月应纳税额=(4,900-3,500)×3%=42元;年终奖应纳税额=36,000×10%-105=3495元(税率按36,000/12=3000确定);全年应纳税额=42×12+3495=3999元方式二:张三月工资为4,900元,每月奖金1,5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8,000元,全年收入94,800元。每月应纳税额=(4,900+1,500-3,500)×10%-105=185元;年终奖应纳税额=18,000×3%=540元(税率按18,000/12=1500确定);全年应纳税额=185×12+540=2,760元例2中,方式二比方式一少缴税1,239元,这是因为将部分奖金于每月发放,可以减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从而使年终奖的适用税率降低一个级次,由10%降低至3%,虽然每月税额有所增加,但全年的应纳税额还是降低了。
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存在一定的纳税风险,同时对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工作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在不违反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合理避税,以达到减轻、解除税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立新,尹国强,袁韩青.最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速查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王涛 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