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内学术界对私募股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抵达更深的领域,大多数都只是局限于私募股权的功能、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法律政策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在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很少涉及实践方面,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而随着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急需大量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和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关键词】私募股权;组织结构
一、国外研究现
AlfredMarshal(1890)在他的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即“剩余收益”。是由爱德华兹和贝尔最新提出的,当时的学术界并不认可此概念,直到AlfredMarshal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估价模型中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也就是企业要想获得正的收益,只有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净利润才能实现,而当企业仅仅获得正常的收益,说明只是获得相当于股票要求的报酬和利润。Steven和Per(2000)于2000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0家创业投资机构,并对其投资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创业型投资结构在进行投资时都会考虑一些因素,最常见的有投资机遇风险企业的目标市场、产品或服务、技术、战略、竞争能力、管理团队、投资条款和投融资环境,从而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投资准则Cumming(2004)由于法律政策的变化引起私募股权市场的动荡,故Cumming主要开始研究法律体系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结构之间蕴含着怎样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关性,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的基础制度,其中对法律制度建设的依赖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律体系的完善度与市场融资能力与项目筛选效率曾正相关性。Sayed和Saman(2007)主要针对韩日地区创业投资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有效分析发现,其实亚洲的创业投资实际操作过程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更接近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范围。而下一年,GuoJE和YanWJ(2008)认为投资项目可以根据其发展的进程划分不同时期,如种子期、创业期、扩张期与成熟期。指出了投资机构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当期阶段作价值评估,而需要融合企业融资历程和后阶段的继续投资,投资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而非单一过程。Doraszelski(2010)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分析,会得到不同的决策结果,主要通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评估方法,分别是实物期权估值法和净现值法,比较这两种方法产生的投资决策的投资预期回收时限,通过对比它们两者之间的时限,发现运用实物期权准则决策比运用净现值准则决策有更长的资本运作时间。从而得出实物期权准则作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更具有优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私募股权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较短,但我国学者还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在一些领域做出了理论成果,为我国私募股权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私募股权投资策略方面:吕浩(2016)主要研究了关于私募股权在募资、投资、投后管理和项目投资上是如何进行控制的以及根据这四个环节应制定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分别从私募股权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等角度做了详细的阐述。东明、陈浪南(2009)以委托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分阶段投资与一次性投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私募股权投资阶段分阶段投资行为的内在合理性。窦晓彤(2018)在投资策略一文中分析投资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投资理念、投资领域、投后管理、退出机制方面分别存在着缺乏创新性、多元性、系统性以及发展性的问题。在私募股权投资项目评估方面:齐岳、金剑、张天媛(2018)年在2018年,论证了企业价值评估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操作的一环具有局限性,也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阶段、发展预期、自身拥有的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并给出了我国应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建议。滕颖、何雪霜、倪得兵(2017)提出了通过层次分析法考察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权重系统和用模糊综合评价考察具体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相结合对私募股权项目进行分险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性,为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方法论。在投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方面:尹淑(1999)在Tyozon和Abertu所建立的投资项目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此评估模型进行了合理的修改,融合了逻辑思维,加入了数学领域所涉及的权重和概率量化了评估标准从而获得可操作性较强的风险投资评估模型。刘金林(2006)在2006年将投资项目进行了的细分,指出投资项目分险评估要综合考虑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管理能力、市场风险构成、行业背景、产品因素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欧琳(2011)通过将资产实物价值评估法和实物期权法两种方法有机的组合评估模型,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新企业价值评估,发现运用这两种模型结合进行价值评估更具有实践意义,更接近现实情况。在投资项目未来估值方法方面:田志龙(1997)和李玉清(1997)是国内首批将剩余价值理论模型引入项目评估领域,并与当时较为流行的经济增加值模型进行对比,指出了经济增价值模型存在的不足以及剩余收益模型的精准性,更接近现实的企业价值,证明了该模型更具有优越性。袁明哲(2005)发现当前存在的收益法无法精准企业评估的时间区间,变量都是离散型的,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于是考虑了成本、收益、净资产,构建以此为自变量的连续函数,并在剩余收益基本模型分析上述构建的函数评估企业价值并通过检验而且发现此方法使评估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但存在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精准的连续函数,此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难题。
三、文献总结
综上,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私募股权研究目前仍然较多的停留在理论阶段,脱离实际,相对于私募股权在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理论方面的成果不能及时的应用于现实,对于企业或个人如何有效的评估投资项目的价值的研究更是处于初创阶段,本文主要集中在利用企业价值估值方法分析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项目适用于何种估值方法,并举出具体案例中的项目正处于某一行业的某一阶段采用这种估值方法进行投资价值分析与企业目前所创造的价值是相当的,从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正因为模型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意在探究企业价值估值方法在评估实务中的适用性问题,对股权投资中涉及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
作者:王俊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