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务报告范文

财务报告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务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我们在研究财务报告目标时,一般都不区分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告的目标。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那么,严格地区分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系统所提供的报告的目标,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财务会计作为一个整合的系统,财务报告主要就是对外的“接口”。这样,财务报告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以至重叠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会影响财务会计对其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财务会计的目标也会在财务报告中得到体现。因此,本文在讨论到财务报告目标时,并不区分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告的目标,而是将它们作为同一含义使用。

人们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财务报告目标应体现使用者主观要求,但是一定时期的财务报告目标的形成和发展又不是主观随意的,必须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并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财务报告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就长期而言则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财务报告目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1966年美国AAA为纪念自身成立50周年而专门发表了《论基本会计理论》的报告,人们才重视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与探讨。从国外来看,在20世纪70、80年代,会计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目标已经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

一、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己经存在,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制度的发展休戚相关。在公司制下,由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这样就形成了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现象。委托者还可以就委托的资源向受托者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果受托者不能按既定目标有效地管理受托资源,委托者可以更换并寻找新的受托者。公司制下受托经管责任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反映和报告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十分关注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只需通过财务报告上所反映的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即可达到此目的。受托责任观立足于过去。多数会计学家和学者认为,在资本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为符合实际,它可以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经济行为相一致。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则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就是为了向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历史的、未来的和不确定的信息,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成果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反映现时的信息,并面向未来,即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委托、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由于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委托方变得模糊,资源的所有者对委托资源的控制淡化。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体现为委托方的市场投资者,关注的不是具体某一企业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是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及其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因此,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资源的所有者一般不是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并购入投资者认为有效的“产权”,从而将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从有效地管理委托资源转向最大限度地向资本市场树立“良好”形象,均衡报酬与风险。



二、国际会计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阐述

国际会计界的以下几个权威机构对财务报表目标的阐述,体现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个主流观点的相结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SAB)于1989年7月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广大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与财务变动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他们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表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履行资源受托责任的情况,以便使用者持有或出售对该企业的投资、或延聘、更换管理者等经济决策”。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9年的会计原则公告第1章《财务报表的目的》提到:“为广泛的使用者提供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他们评价该主体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并做出经济决策”。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则侧重于决策有用观,并认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

综上所述,财务报告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如果脱离具体的经济环境去争论孰优孰劣,是无法达成一致结论的。正如FASB在1978年的《财务会计概念》第1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所述,“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受到财务报告所产生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济环境中,受托责任观较为切合实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发育成熟、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有全面影响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更为恰当。



三、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

在我国,财务报告目标问题一直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领域几乎没有出现过“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等术语。葛家澍教授1988年主编的《会计学导论》,较系统地介绍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我国较早研究会计目标的教科书。我国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最早出现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的第11条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不难看出,这种表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但它与决策有用观突出强调会计信息必须首先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这一规定有一段距离,魏明海、龚凯颂教授等认为该规定过于笼统,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因此不能将其作为我国财务报告目标。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财务报告目标应当定位于决策有用观,理由如下:

1.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实质基本相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均要根据财务报告进行决策,只是决策目的不同:前者主要对是否更换受托人进行决策,后者主要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或转让投资进行决策。笔者认为,决策有用观其实包容了受托责任观,将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观,并不否认需要提供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受托责任履行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有者是否继续聘用现在的经营管理人员,而这本身也是决策。所以选择决策有用观为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本身就包含了受托责任观的观点在内,二者并不矛盾。

2.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春节前,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378家(A、B股),我国证券市场市值为37055.57亿元,流通市值为11688.64亿元,总股本为7149.43亿股,投资者开户数7211.43万户。由于证券市场的大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企业提供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相关性强的信息,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

3.有利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会计目标逐渐成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决策有用观是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同的会计目标。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也很重视。目前,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修订基本会计准则,制订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时机已经成熟。2005年4月16至17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准则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专题研讨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就如何构建我国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2005年6月2日财政部了作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会便[2005]12号),该准则(征求意见稿)第十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我国财务报告目标侧重于决策有用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同的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的协调。尽管该准则是征求意见稿,还不能说明我国已正式将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目标,但它预示着我国未来正式出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以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4.避免经常修改财务报告目标,节约研究制订成本。财务报告目标是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的“接口”,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和核心,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明显的作用是指导各项具体会计准的制订与应用,保证它们之间逻辑一贯,避免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如果财务报告目标经常进行修改,将引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修订,进而引起会计准则修订,将引起研究制订成本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将逐步完善和不断壮大。在定位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时,既要借鉴国际,又要立足国情,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将其定位于层次较高的决策有用观,可以节约会计准则的研制成本。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将逐步代替“反映受托责任”,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发展方向。因此,笔者认为应将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任何活动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目的。财务报告也不例外。财务报告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财务报告的目标对整个财务报告起指引作用,因此研究财务报告,必须明确财务报告的目标。即为什么要编提供财务报告,向谁提供、提供哪些报告内容、以什么形式提供。明确财务报告目标是产生财务报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