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双创”升级版。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校创新创业取得阶段性进展,随之也涌现出实践方式单一、成果转化率低、市场供求脱节、转化模式陈旧等突出问题,因此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从制度、模式、体系、平台四个方面总结经验并给出建议,试图探索成果孵化新路径。
1引言
自总理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以来,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蔚然成风,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然而创新创业成果难以落地孵化却成为了创新创业进程中的一大痛点,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大摇篮,需要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对策。
2高校创新创业实施现状
2.1创新创业课程在政府和高校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从分散化到规模化的转变,从零散化到体系化的突破。据统计,在对472所高校参与的抽样调查中,2014-2015学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和创业教育指导相关课程的数量已达5446个。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学校采取课程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分年级开展针对性教育,以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常识教育为低年级培养着力点,在高年级中开展创业实操训练,辅导创业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2创新创业实践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类人才的培养的首要阵地,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竞赛路演、自主创业等方式展示创意想法、落地创业项目。以受众度较高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挑战杯”已从最开始三百多人参与的小舞台发展到两百多万大学生比拼的赛场,第三届“互联网+”大赛参赛项目数更是超过二十万,参赛人数超过八十万,由此不难发现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视程度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西南石油大学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双创实践基地,分阶段有目标地承办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创新创业比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立了“未来企业家俱乐部”以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3项目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多数高校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并辅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载体,但对有创业实践想法的学生来说仍需更多针对性指导,加之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商业思维逻辑,未深入企业进行深度调研,项目创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实践方式亟需突破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提升项目的商业市场价值。
3.2缺乏健全的双创文化和落地保障措施高校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及学分管理手段。这使得很多学生为了学分而学,单纯为了获得综合测评加分、荣誉证书奖励等即时奖励,并未使项目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创业实践类项目由于存在启动资金匮乏、创业管理不足、风险因素过多等问题,难以迅速投入实体创业。
3.3无法满足多样化项目孵化要求高校大学生在选定项目时往往依据的是个人兴趣、专业、特长等,因而完成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在成果孵化阶段需要的帮助不尽相同。不同创业者、不同创业项目、项目的不同阶段,皆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和阶段性的问题,高校仅依靠经验摸索式的项目成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
3.4企业对接度较低企业是创新项目的主要需求方,也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孵化的重要主体。但由于高校自身职能和特点,难以与企业实现高度的对接;大型企业自身具备研发能力和研究资金,对大学生不成体系、层次较浅的研究成果需求较小,而小微企业又缺乏资金扶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高校创新成果展示会的时间也很少。
4西南石油大学孵化对策
4.1转变观念,提升孵化意识西南石油大学不停留于从理论上让学生认识创业,积极组织学生走进大学科技园、走进初创企业,实地感受创业企业的氛围和开展状况,激发创业兴趣,以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创业知识。同时构建创新培养体系,不断拓展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推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孵化,积极创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6年,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与成都市锦门景区合作共建锦门大学生文创园基地,学院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创办涉及贸易、文化、教育类等共计十家公司。
4.2创新模式,激发创业活力西南石油大学以“普及教育”、“重点教育”、“精英教育”及“实践教育”的四维层次分别面向全校学生、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有创业目标的学生及创业实践学生。变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股份制联合研发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降低不可控因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活力。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众创空间———V咖”,以股份制经营模式进行日常运营,将企业宣讲带给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为学生创业交流、项目路演的平台,以创新模式整合创业信息、提供创业机会。
4.3搭建平台,提供多元信息缺乏市场渠道通路,资源信息不对称,是典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夭折”的原因。西南石油大学于2016年12月引进了“CooVenture创业云”平台,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创业活动,整合已成形的创业项目和待孵化的创意想法,将投资企业和创业学生连接起来,助力创业的顺利进行。通过平台构建项目对接支撑体系,完善项目扶持计划,对内为创业项目提供课程培训、实践基地、法律援助,解决起步阶段性困难,对外交流联络、寻找企业资源,达成“供需”双方对接。
4.4多方参与,设立创业基金资金匮乏是创新创业转化困难需要攻克的另一瓶颈。西南石油大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基金,年资助额逾两百万,用于支持企业的孵化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在校企合作方面,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盛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此项赛事由区政府引资入驻企业,学院利用自身特长与盛特石油公司合作,企业根据需求赛题并提供项目资助,赛题紧扣生产实际,努力实现赛为所用,孵化高新技术项目,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转化。
5总结
推动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虽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创业落地孵化率低等问题,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高校双创力度的加大,将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项目孵化落地,圆梦双创。
参考文献
[1]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20-28+73.
[2]西南石油大学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3):33.
作者:梁牧云;马天文;李凯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