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信设备保险管失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分析介绍保险管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我司研发、生产和工程实践积累,总结了保险管在通信设备中使用所常见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在此基础上,按照失效分析的基本准则,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研究,阐述了保险管的固有质量、设计选型和制造应用等在产品中的重要性,对改进产品设计和提高产品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保险管;失效分析;固有质量;设计选型;制造应用
1引言
保险管是一种安装在主电路中,保证电路系统安全运行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由于其在电路中具有独特的电气和物理特性优势,如在回路中正常工作时接近理想线路或导线,熔断后接近理想关断,可快速熔断或延迟熔断,结构种类多样且标准化等,所以随着电路系统安全等级的不断提升和细化,其将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电信设备用保险管进行失效分析研究,总结其在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所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促进保险管的可靠生产和使用。
2保险管结构及工作机理
保险管根据安规认证、输入源、响应时间、分断能力等有不同的类型划分,但不管是哪种类型保险管,其结构一般由端帽、熔体、焊锡和支架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一是端帽,一般有两个,是熔体同外部电路间链接的重要部件,它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通常为镀金、银或锡等的铜合金材料;二是熔体,为中间导体部分,是保险管的核心,起到电流的导通和切断作用,一般为镀银、锡等的铜合金材料,或其他多元合金材料;三是支架,用于将端帽、熔体固定,并使三个部分成为刚性的整体,它须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耐热性和阻燃性等,确保在使用中不产生变形断裂、短路、熔化及燃烧等现象,通常为陶瓷、玻纤或玻璃等材料;四是焊锡,用于将端帽和熔体进行可靠电气焊接,同时起到保险管整体的加固作用,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保险管的电气性能。除此外,电力电路及大功率设备所使用的保险管,通常在其支架内部还填充有高绝缘和导热良好的灭弧装置,如石英砂,以确保出现熔体熔断后电路得到有效切断,且无拉弧、漏电、起火或炸裂现象。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随着电流的升高,保险管熔体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在异常电流升高到一定程度和持续一定时间后,熔体上产生的热量超过熔体的热熔值且无法及时散开,此时熔体开始熔融并最终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3保险管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
保险管失效分析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找到保险管为什么失效的过程。通常而言,其失效分析从信息收集开始,到报告输出和结果追踪验证结束,为了使分析结果准确,分析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先外后内、先一般后特殊、先无损后有损、先物理后化学等[1]。通信设备均大量使用各种型号保险管,根据保护层级不同,有些单板甚至使用好几种不同型号规格保险管,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等各阶段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故障,表1为近几年保险管失效情况统计。经综合分析验证,保险管失效不仅跟器件本身设计和制造工艺有关,同时跟研发设计选型、生产制造和外场应用有很大关系。
4失效案例分析
4.1失效案例一
失效背景:某型号定制电源在工程现场使用2-7周陆续出现故障,表现为电源无输出,经排查定位,为保险管开路导致。失效分析:从单板拆解下3只样品进行测试,确认均已开路异常,进一步的外观、端子结合强度和X射线检查(2D)等项目检测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初步排除支架破损、端帽松动和过流烧毁等情况,怀疑断点在器件两端内部焊点,典型X射线如图2所示。由于样品内部焊点较大,X射线(2D)未能拍出内部断点的位置形貌,为了在不破坏故障原始信息的情况下观察其形貌,对样品进行CT拍照,结果显示其内部焊点有一端焊接开路,典型如图3所示。根据其失效位置和形貌判断,应为应力或焊接异常导致。为找到失效根因,分别对2只失效品进行灌封切片和机械拆解分析,切片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熔体没有熔融痕迹,开裂位置熔体端面保持切割时的形貌,且断点周围熔体表面锡镀层缺失,IMC形成不连续,焊点内部无熔体残留,典型如图4所示;开封样品断点处熔体表面镀层也缺失,内部焊点呈凹坑形貌,应发生过轻微打火,但能量并不高,典型如图5所示。能谱分析凹坑及周围表面未发现有熔体合金成分,进一步的切片分析结果同直接切片样品一致,熔体端面保持切割时的原始形貌,说明熔体本身未受到损伤。综合2只样品的分析,发现断裂侧熔体浸入焊锡的深度很浅,而良好侧熔体浸入焊锡深度很深,接触到端帽,初步判定断裂为焊点焊接不可靠导致使用疲劳开裂。将故障样品返还厂家分析,明确失效根因:熔体裁剪设备卡顿异常,该批次熔体出现尺寸偏短情况,不良比例为600ppm左右,不良熔体比良品短1mm左右,导致上部端帽焊接时接触长度不足,焊接强度下降,使用过程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结论:由于熔体裁线设备异常,熔体裁剪尺寸偏短,焊接时顶部焊点熔体和焊锡焊接长度不足,导致焊接强度下降,在外场使用时疲劳开裂。图2故障品典型X射线图(2D)改进措施:1)供方对原有裁线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熔体尺寸100%测量并在发现不良时可实时告警;2)供方每批成品均抽样进行CT和切片检测,确保焊接良好;3)供方对每批成品进行加载高低温循环实验,确保产品可靠性满足使用要求。
4.2失效案例二
失效背景:某智能风扇控制板在整机测试时故障率较高,特别是在上电过程中。经对单板进行分析,发现故障均为保险管开路引起,X射线检查显示其熔体在中间部位烧毁,典型如图6所示。从烧毁形貌和位置看,符合过载烧毁特征。为找到失效根因,进一步排查单板其他器件、供电条件和风扇负载等,均未发现有明显异常,那么可能原因有:一是保险管选型降额不足,正常负载条件下烧毁;二是负载非纯阻性,上电瞬间脉冲电流烧毁。根据原因推测,在测试现场用示波器探头直接监测保险管上电瞬间和稳态电流,第一次上电结果显示上电瞬态脉冲电流峰值pk达85.5A,脉冲维持时间为2ms左右,如图7所示(电流计档位设置为10mV/A,即10mV表示1A);稳态电流在3A左右,未超出保险管5A规格,且满足降额要求,典型如图8所示。从脉冲波形可知,上电瞬间脉冲能量可近似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反查此代码物料规格书,此保险管为快熔型,共有3个品牌拆分,A品牌在<10ms时,标称熔断I2t=5.6,B品牌为5.0,C品牌6.8,而故障保险管正是B品牌,为临界值。分析结论:研发设计选型存在问题,未对不同品牌保险管进行充分验证,由于品牌差异较大,导致系统上电瞬间保险管烧毁。改进措施:1)同代码下不同品牌拆分,热熔要求一致,且要求全部进行验证通过才可以转批量;2)对有风扇、电机或容性负载系统,由于启动瞬间脉冲电流较大,要求使用慢熔型保险管。
4.3失效案例三
失效背景:某电源在工程现场使用2年左右出现大量返还,故障表现为电源无输出,经定位,确认故障为保险管开路导致。进一步反查返修和发货数据记录,发现返还的电源模块均来自某两省份的某些区域,而该模块电源为老产品,同批次物料也已大量使用于不同的项目,使用地域分布范围非常广,其他区域使用并未有相同故障返修记录。失效分析:故障发生在工程现场阶段,且属于非早期失效,根据经验可以排除如设计选型不当,或材料来料批次质量缺陷等问题,推测为应用环境问题,如机房环境温度过热、环境因素导致的保险丝老化、输入电源波动、雷击和负载短路等异常。首先,对返回模块电源进行外观检查,未发现有单板有变形,器件烧毁,三防缺失,或灰尘附着等异常;然后对其进行导通测试,显示开路异常,但在板对保险管进行X射线检查,由于PCB板较厚加上板上背部器件影响,未检测到有明显异常;进一步将器件拆解,导通测试故障依旧,X射线检查发现靠近端子附近有熔体断裂并错位,典型如图9所示,根据经验判断,此位置断裂一般为非熔断。拆开器件端子和支架,发现内部熔体已经整体氧化发黑,且在X射线检查发现异常处出现断裂,断口为自然腐蚀断裂形貌,典型如图10-11所示,进一步的EDS分析显示,器件熔体已经硫化腐蚀,典型结果如图12所示。根据器件失效机理,反查故障发生地的空气质量情况,公开资料显示,此区域均为产煤矿的重工业基地,PM2.5数据一直都很差,尤其是冬天,属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由于器件支架为非密封陶瓷结构,如图13所示,大气中腐蚀性含硫气体、湿气和离子等进入其内部,导致其硫化腐蚀。熔体的两端用粘接胶同支架粘接固定,由于粘接胶具有更强的吸附性,其周围熔体腐蚀更快且最先断裂。分析结论:1)保险管研发选型存在问题,保险管同代码下有两种不同支架结构,即密闭和非密闭,且未进行充分的应用可靠性验证,导致非密闭器件外场腐蚀开路失效;2)项目工勘存在问题,未准确完整地提供站点环境信息,导致风险评估覆盖不全,拟定的产品可靠性测试项目无针对性。改进措施:1)使用支架密封器件,如图14所示,尽量选用熔体镀锡或其他耐腐蚀镀层器件,确保同代码下不同拆分物料可靠性等级一致;2)器件和产品增加混合气体腐蚀实验,均通过才可以转产;3)项目工勘需提供当地土壤、大气、水及工业情况等详细信息,以评估外场风险,制定针对性可靠性测试项目。
5结束语
保险管由于其结构原理、承担功能和活性材质等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些固有特征,生产和应用中出现失效不可避免,对其进行失效分析,就器件本身而言,提出工艺和可靠性改进措施,可提高保险管的固有质量;就其应用而言,从分析出的失效机理出发,采取切实的改进措施、更严谨的设计验证方法和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守金.连接器失效分析方法与应用[J].机电元件,2011,31(5):35-38.
作者:韦祥杨 林金炳 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