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课程进行精准的定位,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程度。实践表明,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细化,以及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评价,是课程定位的三个关键。其中,信息技术素养是课程定位的主线,而问题驱动、教学评价等行为直接影响着课程定位的效度。
关键词:
高中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定位;问题驱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略显尴尬,理论上的重要与实际教学中的忽视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学生的兴趣需要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也有意无意地受到干扰,说其有意,是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对课程的实施没有信心,有一种感觉被边缘化的情形;说其无意,是教学实施过程当中,由于对课程的定位不准,使得课程的价值无法有效凸显出来。笔者以为,后者对本课程的实施影响更大,需要教师高度重视。
一、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是课程定位的基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在于: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十分宏观的概念,什么是信息技术素养,往往在不同情形下会有不同的回答。就笔者的理解而言,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体现在一种对计算机及网络的直觉性兴趣上,更应当体现在对不同的应用软件有一种究其机理的心态,对利用应用软件进行深度应用的期待。本着这样的理解,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课程定位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认识到这样的几点:其一,认真研究教材的实用性。一般意义上来说,教材由权威部门编写,实用性应当是不需要研究的。但信息技术与一般文化学科不同,其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教材的编写落后于实际的水平是很正常的事情,由于是笔者所在地区的信息技术教材也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其中必修教材中的内容很多时候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高度重叠,同时又落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然也就落后于学生的学习期望,这个时候如果被教材所约束,那课程定位显然会出现问题。其二,认真研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说文化学科的学习基础还可以由前面的教学来确定,那信息技术实际水平的确定,只能通过非常规措施,如让学生借助于软件制作一个作品等方式来进行。且实际情形当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往往相差较大,需要教师在定位课程的时候研究好合适的教学出发点。其三,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期待。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往往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不少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极大,如何基于这一兴趣并进行学习行为的矫正,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很想借助于一些常规的软件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一需要进行教学。总之,信息技术素养只有进行正确的理解,才能为课程定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将信息技术素养细化事关课程定位的准度
如文章前面所说,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实际教学中只有进行细化才能使其落到实处,这涉及课程定位的准度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细化主要参考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以课程标准与我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为目标,对信息技术素养作了这样的理解与教学尝试。首先,从学时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意识。学时一般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作出规定,但实际上学校拥有较大的裁量权,笔者所在学校从高一年级入学开始就设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并且以每周一课时的要求满足七十二个学时的学习,这样的学时分布在高中一二年级的四个学期之内,且特别强调该学时不得挪作他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这种意识对于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来说非常重要。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素养转换成具体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不需要强调素养的概念,只要看到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就行。因此,在给学生传递一些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知识的时候,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利用一些常用软件甚至是利用语言进行程序编写的时候,学生所面对的就不是简单的游戏心理的需要,而是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之下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提升。再次,借助于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很多学生的头脑当中就是游戏,就是上网聊天等,这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显然是不吻合的。而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转变学生的固有认知。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探究的世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小组合作与讨论。
三、实施积极的教学评价影响课程定位的效度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往往有着引领性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评价的作用更大,因为其不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引领作用,而且对学生之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当是积极性的、引领性的,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当中,不断地收获教师的积极评价。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采用的措施就是不断发现学生的亮点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尤其是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会对取得成功的学生予以大力表扬,这样就促进了喜欢逻辑思维的高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从而驱使他们更有效地掌握抽象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从这个角度讲,积极的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完成精准的课程定位的最后一个关口,实际教学中万勿忽视。
作者:张星 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