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1]:“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教育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进而影响了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而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有助于残障人群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特殊教育信息化就是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教育的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康复水平,加快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已经对在特殊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大力推行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已出版了特殊教育需要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相关教程和报告。我国政府也已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早在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3]:“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以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的现代化”。
1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以其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特点,在特殊教育领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残障学习者的特殊教育需要,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或弱化认知、情感以及身体和感官障碍带来的困难,更加自主地学习、交流与生活。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能涵盖一系列适用于特殊教育学习需要的问题,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教育作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拓展了教育的新领域,其灵活的呈现方式、多种形态的网络资源以及内容展示的随意性,都以学习者的愿望为依据,对他们的教育进行归类和具体分析,学生可预测自己的水平,确定学习的深度;选择学习的速度,调节最佳的学习进度;及时得到激励,保持稳定良好的学习状态,推动教育方法的转变。利用缺陷补偿原则,针对各种类型的残障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个别化辅导教学,既可以做到公平,又可以照顾每个特殊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例如:对于聋哑或重听人群,Audisee交流辅助系统能够通过耳机、麦克风、微型摄像头和无线发射器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读懂教师的唇语。对于视障学生,将所有文本文字转换为语音,通过语音给予的实时引导、反馈和简单的键盘快捷键操作,学生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在网上进行学习互动和考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有不同教育需要的残障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新的教学策略和评估策略。
1.2沟通作用特殊儿童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方面也面临较多困难。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搜索引擎、及时聊天工具等进行交流与学习,使他们与别人的交往成为可能。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虚拟的教师、专家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讨论学习,建立网上特殊群体社区,不但可以加强与外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传递信息、互相帮助,还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不必担心因自身的缺陷产生心理压抑、缺乏自信、内心孤独、自我封闭的情况。因此,信息技术能够改善残障学习者与他人交往中的各种功能限制,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帮助的同伴、专家、教师,辅助设备和软件能够满足那些具有交往困难的学习者的需要。
1.3心理治疗作用由于残障儿童自身的身体缺陷,心理容易产生自卑感、缺失感,信息技术利用其特有的优势能够对残障儿童的这一心理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够促进残障儿童个体的心理发展。在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地位公平、环境平等、学习权利平,等。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自身需要,不必担心太多外部环境的影响,发掘自己的优势进而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学习效率,寻找自信与自我归属感;他们可以自由、轻松的学习、交流,大家互相帮助、尊重,找到心理的平衡与安全感,克服自卑与孤独感,得到一样的尊重和鼓励,保持愉悦的身心,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获得快乐和有色彩的生活,找到尊重和发展,以此来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将会开启一扇新的巨大窗口来缩小学习者间的差别,也将成为发展特殊教育有价值的来源。
2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大规模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改善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07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的通知[4],首次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分三阶段到2020年建设完成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西部地区各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以保障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学校建设问题重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在不断地改扩建校或是新建校,建筑区域划分明确,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所,此外注重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在这种形式下仍存在束缚特殊教育发展的“硬”伤:第一,新建校选址相对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城镇,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偏远地区的残疾学生仍旧难以上学。此外,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分散居住于山间,他们的聚居点距离特殊教育学校所在地有一段距离,这可能会造成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残疾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困难。第二,改扩建校或是新建校区大多趋向于把学校迁到城市边缘或城外,学校远离社区,学生与社会交往脱节。学校难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学,以至不能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区,也不利于社区更好地接纳残疾学生,从行为和心理上进一步加深了残障学生与正常人的交流鸿沟。第三,改扩建校或是新建校区具有“重盖楼、轻配置”倾向。尤其是新建校有很多教室徒有四壁,连基本的课桌椅都未配置,学校相关负责人更急于申请经费盖楼,但对于配置哪些教学康复设备、什么时候配齐,没有明确的规划[5]。
2.2特殊教育信息化资源匮乏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分布不均、资源匮乏。根据相关调研发现,从设备的拥有率上看,排在前三位的是计算机、录音机、投影仪。计算机的拥有率达到了100%,从学校拥有的计算机数量上看,各个学校的发展不均衡;省级示范学校拥有的数量比较多,机型也相对先进;发展相对落后的学校数量少、配置也落后。但与之配套的其他设备明显有差距,在录像电视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上很难形成体系。并且从设备的技术含量看,普通机器比最新的数字化设备要多,数码产品占同类产品的34.12%[6]。在使用频率上计算机每天都在使用,其他教学设备(如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等)使用率不高,仅在有教研活动的时候使用。无论是常规的电子设备还是新教学设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闲置浪费情况。在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有很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不断更新。调研还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使用的计算机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淘汰下来的旧机器,包括社会捐赠的,机型太陈旧,无法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只能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等基本操作。信息化资源库内容不足、课件陈旧、功能不全、共享性差,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虽然我国已有40个特殊教育网络站点,但是纵观特殊网络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分布不均。网站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绝大多数网站是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建设的,中西部地区的有关机构或学校还很少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
2.3特殊教育人才缺乏,师资队伍信息素养低2010年西部地区平均每省(市)有特殊教育教职工772人,专职教师635人,从每所特殊教育学校拥有的专职教师平均数来看,西部地区均值为19人,低于全国均值;特殊教育学校女教师占教职工人数比例西部均值67.49%;代课教师在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大,均值25%,教育学校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以小学高级和小学一级为主,中学高级职称人数极少,整体结构极不均衡[7]。如广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7.3%,占主导地位的是专科毕业生(为60.7%),已超过一半以上,中专高中及以下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2%。西部地区众多高校中只有西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培养特殊教育人才,致使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人才严重匮乏,而陕西师范大学的隔年招生使这一问题更是雪上加霜。特殊教育人才学历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自身信息能力低。此外,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也是造成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
2.4政策落实不力,资源管理措施不完善党的十八大把特殊教育事业列为改善民生、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和各省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如甘肃省出台的《甘肃省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等以保障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对国家和本省省级一些特殊教育政策延滞落实,特殊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9]:特殊教育教师编制落实难、生均公用经费不达标、特殊教育的经费无保障,等。资源管理措施不完善也是影响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障碍。通过分析若干特殊教育网中的资源和数据,可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安全性差。网络因其开放安全意识淡薄,其界面进入没有身份验证,没有基于账户和口令的分级控制和访问控制,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保护性,势必造成特殊教育资源的混乱和错误,缺乏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访问者需要获取资源时,需要下载才可观看,没有资源概况,浪费下载时间,使访问者产生反感心理,尤其是残障儿童格外不方便。最后,网络服务中断,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途径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指出: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针对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和资源来满足残障学习者“使用机会”和“对能力的扩展”需求。在特殊教育信息化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夯实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相对于一般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而言,特殊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涉及了一个更为广泛而特殊的范围,其中应包括为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特别设计的设施。学校应当努力配齐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硬件资源,耐心并仔细地教学生使用各类资源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残障学生在某一方面缺失,使得他们不能和正常学生一样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残障学生和计算机直接交互的人机界面就直接制约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便利。为了弥补残障学生的缺陷,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开发制造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硬件资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具备可用性、无障碍性、灵活性、可负担性、经济性等特点。特殊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更加复杂、多样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果想要发挥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效力,就需要加大对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建设符合残障学习者特殊教育需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特殊教育信息化中可以充分使用远程技术突破传统校园围墙的限制,使师资条件差或是边远地区的残障学生同样享有优质的特教资源和教育机会。
3.2加大对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是抓手特殊教育信息化与普校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差距虽在缩小,但仍缺乏国家、地方的政策与“扶持项目”的支持。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已出台很多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但政府与教育部门很少直接出台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规定。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政策或文件中仅一笔带过,无具体操作办法等实质性内容,以致于特殊教育学校在资源建设中无政策可遵循,在设备获得、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捉襟见肘,仅能依靠自身的财力进行资源建设,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各级学校要发挥地方优势,拓宽辅助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增加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长期、持续、稳定、专款专用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资源资金投入,以保障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开展。
3.3提高特殊教育人才信息素质是动力教师同样在特殊教育中也起着实质性的核心作用,如若仅有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资源和设备,教师不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真正发展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特殊教育当中,使其真正地提高知识与技能,才能使特殊教育获得创新与发展。基于当前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人才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最直接而且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师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地区从教师、设备和资源的实际出发,遵守因地制宜、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殊师生就业体制。首先,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培训,包括在职培训和职前培训。例如特殊教育培训中心根据特教人员的不同需求形成有层次、有特色的培训内容与模块,以适应特教人员的不同需要。其次,在国家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国培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特殊教师人员培训倾斜力度。再次,在西部师范高等院校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有利于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普通师范生顺利转型到特殊教师行业。最后,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的同时增加他们的体验与实践机会,提升信息素养。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培训,培训过程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①确定特殊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培训的要求和质量标准;②开发特殊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培训的课程;③改善培训方式和创设合适的环境来实施培训课程;④通过管理和评估更新培训策略。
3.4提升政策落实和资源管理力度是保障政策的有力落实和资源库的有效管理是保障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大特殊教育政策执行力度,从各级部门及学校领导层面上重视国家及本省省级有关特殊教育政策方针的真正落实,建立特殊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从氛围上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政策环境。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势必要求有一个健全的、涵盖特殊教育方面信息量极大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这个运行在互联网的数据库系统,我们可以收集来自国际与国内的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历史文献、研究性课题、优质课程资源、有关重要会议内容以及特殊教育方面的各种新闻。这就需要一个功能强大,安全级别高的信息管理系统做保障。
作者:张榕玲 张建武 徐丹 赵国庆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