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范文

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却是各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整体来说,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较多。本文从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方面特别是教师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本校及同类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职教能力;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受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重视。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部门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政策和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大力推进信息化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大量存在,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足与较多困难。

一、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表现出的基本现象:多数教师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设备的投入等,没有从更深层次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改革、教育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意义。因此出现一种现象是往往是校级层面领导大力推进,普通教师却无动于衷。信息化教学大赛等项目往往也变成了少数教师参与,更多教师涉身事外。

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周期长的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特别是得不到当地政府财政有效支持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的环境难以形成,而且硬件损耗快、报废周期短,在保障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情况下,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工不足,从而影响整体信息化建设进度。

3、信息化建设师资能力不足

目前,多数教师把信息化技术作为传统教学手段与方式的补充,满足于会用PPT或多媒体及一部分资源平台进行教学,认为这就是教学信息化。实际上,作为信息化建设与使用的主体,很多教师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表现为个人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薄弱、应用水平较低。在专业建设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收集、整理与能力不够,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难于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4、信息化建设资源缺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上总量大,但可用好用的少;同一类资源(如课程建设)重复建设的多,学生应用的少。从微观层面上看,某一个院校内信息化资源满足教学层面的可视化多,与专业、行业深度融合的少。其原因是信息化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各院校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建设项目,导致同类项目重复建设,结果是不少项目为了验收、检查,质量不高,建而不用。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开发,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涉及到信息化建设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1、统筹规划,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网络平台搭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紧扣“实用、好用”的原则,以网络平台建设为核心,创设教学管理新平台;以基础设施投入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辅助手段。

(1)网络平台建设要创新举措,重实用。学校网络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信息化平台既包括硬件资源,也包括软件资源和制度建设。网络平台既可由学校相关部门研发,也可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共建,其内容可包括校园网、各类教学资源的集合。它集政务公告、管理办公、资源建设与共享、自主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使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求实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充足经费投入作为保障。学校经费的投入一般来源于三个渠道,即政府投入、是项目争取、学校自筹。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提高资金利用效果,讲求实效。要避免“重硬件,轻软件”投入现象。很多职业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是大部分资金还是集中在采购硬件设备上,在虚拟化与云计算软件、教学管理及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窘境,虽然采购了大批设备,但是设备利用率很低,没有将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最新技术运用到教育信息化中。

2、明确重点,逐步提升、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教育信息化使用对象是教师,服务对象是学生。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使之有效地辅助于教学,是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策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与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团队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观念、应用能力是否能跟上信息化技术更新的步伐,是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注重硬件更新的同时,必须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提升教师的操作水平和创新意识,使其达到善变观念、善用工具、善用资源、善用教法、善于科研、善于沟通、善于入群。要通过各种途径,力促教师信息化理念养成、信息化方法提高,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落实。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院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要到位,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响应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性,并加紧宣传和落实。全体教师员工要不断地分阶段地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让大家能真正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实践性、技术性,增强大家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

(2)以科研促进教师善于思考,实现观念现代化。教师教学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只有在陈旧中更新,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教研,在教研中反哺,才能转化为前进的推力和发展的动力。为了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切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依托教研、课题、项目多个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善于思考的习惯养成。通过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讨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教研成果,结合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专人执笔,形成电子文稿进行正式发表。通过课题申报,紧扣信息化选题,每个课题组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学习和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信息化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的搜索、PPT的制作、电子文稿的上传下载、课题资源的共享等工作的完成,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申报和立项,既可解决部分建设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全程参与,对信息化应用的理解更加深入。

(3)以培训促进教师善用工具,实现方法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不仅强调的是光、影、音等媒体形式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强调要集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学习为一体,强调的是多种教学途径的有效联通,融合教学规律,要变单一的“听中学”为“疑中学”“做中学”,变灌输型的讲授课为合作探究型的授导课、探究课。培训方式主要是校本培训与校外专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达到提高理论与操作水平,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校本培训主要是通过校内专家和专业教师讲解信息化建设、应用等方面理论知识,讲解一些软件的应用及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校外专家培训主要讲解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对教师提出的疑问时行解答等,既可以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也能从应用角度学习相应的知识。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与学习,教师在课件制作、视频处理、资源平台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取得较大的提高。

(4)以竞赛检验教师应用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并不等于教育技术,将思考转化为行为,将技术转化为教学力,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所在。职业院校要以省、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契机,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学校应选派专人负责、团队参与,指定专人培训,对报名参赛的项目要全程辅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竞赛形式,可锻炼一个团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全校树立了典型。教师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更新,技术的提升,势必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会转化为学校办学内涵的丰厚,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师资培训和资源建设(开发)等三方面。这三方面应该是齐头并进,只是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初级阶段注重对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的投入;第二阶段重点放在师资培训上;第三阶段更强调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可以说资源库建设应该属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直接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做到信息资源结构性要统一,数量多更要质量高,使用简便操作性强等,达到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三、结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它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学形态。这场革命将职业教育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境界,积极参与其中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自觉。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克难求进、全力以赴,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已任,倾力打造一个装备信息化、管理人文化、思想现代化的新校园。

参考文献:

[1]纪宏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4(7).

[2]司平:浅谈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作者:袁咏平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