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信息化监督模式的优势
近期《财富》杂志公布了2013年度世界500强,中国建筑比2012年的100位前进了20个位次,实现了从“1159”到“1859”的跨越。从2006年入围世界500强到跻身前百强,中国建筑只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营业收入翻了5倍,利润翻了12.6倍,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中国建筑发展规模迅速增长,管理链条、管理层级和管理跨度越来越大,面临的监督难度也随之上升。此时,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监督模式依靠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很好地突破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面临的瓶颈,对于提升企业管控能力,提高企业的监督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总结起来,信息化监督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解决监督及时性的问题。信息化的监督模式摒弃了传统的监督模式的逐级上报的报表、信访举报发现管理风险的被动做法,它能够以其及时、真实、客观的数据反馈开展针对性的监督,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事后监督的被动局面,注重于预防性监督,能够主动及时性地介入各个监督环节。
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解决监督全面性的问题。信息化的监督模式利用技术手段把企业管理的各个业务板块纳入其中,能够对所有业务流程、项目、管理环节、业务系统进行全面的监督,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监督的盲点,解决了传统的监督模式通过对部分业务的审核、专项检查、效能监察(监督)、审计等手段的信息沟通不足问题。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解决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随着区域分布越来越广、管理跨度越来越大,纪检监察人员数量有限,中国建筑作为大型的现代化管理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配备过多的纪检监察人员,因此对远离总部的分支机构的关键业务环节的实时监控就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信息化监督模式的介入能够实现信息远程控制、交流、共享,能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监督效率。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解决监督动态性的问题。应该说,在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业务管理活动都存在着动态的管理风险。仅仅依靠传统监督模式的抽查、检查、旁站等方式进行过程监督,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监督效果,而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实时、随时监控,也避免了人情因素干扰的监控风险。信息化监督模式能够解决监督真实性的问题。在传统的监督模式运作过程中,廉洁风险预警信息一般是通过各级检查、调研以及信访举报等方式收集、整理上报至公司纪委。三局从几年来上报预警信息管理办法的试运行结果发现,预警信息更多是依靠纪检监察员的能力、责任心来完成,存在瞒报、延报甚至不报的现象,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信息化监督模式把信息数据固定化、标准化,排除了干扰预警信息的主观性因素,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问题。
二、信息系统设置推进监督工作科学化
监督信息化离不开软件的支撑,软件利用其特有的信息提醒、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尽可能减少监督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监督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全面性和高效性。中国建筑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把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效融入到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之中。例如中国建筑三局创新设计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初步打造了自己的纪检监察信息系统,逐步使制度在信息系统中固化,让业务流程在信息系统中透明,让权力在“笼子”里行使,有效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及时、全面、高效,推进了中国建筑监督体系的科学化。具体来说,中国建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以下几个科学的监督功能设计:通过信息系统设置的刚性约束,对关键管理活动实现系统自我控制。具体来说:第一,以资金支付为约束条件,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受控。信息系统中对资金支付进行刚性约束,任何一个管理步骤没有完成就没法进入下一个步骤,最终的结果是导致资金无法支付。通过资金支付的刚性约束来保证管理活动的及时、真实和有效,有效地降低了支付中的风险。例如分包的管理,不在系统里招标就无法签合同,没有合同就无法办理结算,不办理结算就不能做资金计划,没有资金计划就不能付款。通过这样一个刚性的约束,确保过程中的每个管理活动都得到及时开展。第二,以项目兑现为约束条件,确保项目运营过程受控。从投标成本测算开始,中标后确定责任成本、过程中进行成本分析、完工后成本锁定直到竣工结算。最终以审计兑现作为刚性约束条件,其中任何一个管理步骤没有完成就没法进入下一个步骤,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无法兑现。
通过这样一个刚性的约束,确保过程中的每个管理活动都得到及时开展。第三,以关键目标值的设置作为约束条件,确保一些容易产生廉洁风险的关键环节受控。通过刚性的设置,将传统手段下需要靠个人经验和责任心都很难监督到位的、繁琐的工作,通过系统自动实现,减少人为操作因素,减少漏洞。如分包管理,信息系统在后台自动设置分包的结算数不能大于合同约定数,付款数不能大于结算数等,一旦超出,系统自动无法保存,并予以提醒。再比如项目最终结算前,需要进行成本锁定,一旦此项动作完成,信息系统就不能再办理任何结算。通过信息系统设置的监控功能,实现对关键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系统设置监控权限,权限范围内的纪检监察员可以随时监督审查授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包括从管理活动发起的源头到任何一个环节的所有审批意见和背景材料,对业务活动的监控实时、透明,彻底解决传统手段下大跨度监督难的问题。通过信息系统设置的风险预警功能,实现对关键活动的及时响应。在信息系统设置中设置预警功能,通过后台分析计算,将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自动对比,实现自动预警,通过预警响应功能,及时对相关问题在过程中进行处理。解决传统手段下,隐瞒问题或者反映不及时的问题。例如,在业务流程中,设置了廉洁风险点,在廉洁风险点的基础上,在业务流程管理活动中提取预警所需数据,在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下开辟“纪检预警”专项模块,目前已经实现了12个预警数据的自动提取,并按分公司纪检监察员、分公司纪委书记、公司纪检监察室、公司纪委书记四个层级进行了预警权限的设置。为后续预警信息的处置提供了基础。通过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动态反映监控范围内的各项基础信息。改变传统手段的逐级上报方式为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从业务活动中自动获取,提高决策支持的效率。比如对分包结算价格的统计分析。传统手段下,以一个公司这么大的规模,要在公司总部动态掌控所有项目的分包结算价格情况,光在数据统计上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别说保证其及时性和准确性。但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后,从分包招标、合同签订到过程结算、最终结算,由系统自动统计数据处理。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功能,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三、信息化技术推进监督工作公开透明
一是搭建集中采购网络平台,实现过程监督。比如,在2012年,中建二局搭建了集中采购交易平台,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基本实现了网上交易。纪检监察工作与集中采购管理紧密结合,通过对交易范围、交易行为和交易环节的过程监督,针对异常状况开展调查分析,打造业务公开、程序透明、过程可控、结果可溯的阳光采购工程,实现了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和过程监察,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从而有效预防腐败。二是采用视频监控的方式,提升监督能力。中建二局项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纪检监察工作有效介入,关注重点项目材料进、出场及验收等关键环节,通过对视频实时记录进行随机抽查,有效地提升了监督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实现了业务监督透明化。三是建立OA办公管理平台,提升监督效能。OA即办公自动化,是指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中建六局以电子网络商务平台为基础实现电子办公,利用前台的OA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连接功能强大的中间件,配合后台的大型数据库,使得整个企业的知识链和业务链真正处于高度可开发、可利用、可控制、可循环的状态,并且能够所有的信息,使企业咨询的流通性和可利用性大大提高,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此外,在2011年,中建六局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组织编写了合同范本34个,并在OA平台启动实施,有效避免了因经验不足及专业偏差问题而导致的商务合约风险。
四、结语
21世纪是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建设也将是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促进国企党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正如所说:信息化可以“如虎添翼”。中国建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纪检监察工作思路,在实现标准化、流程化建设工程之后,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它以信息化的手段,充分把握信息化监督模式的优势,来解决传统监督模式存在的不足,以此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能够始终当好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守护神”。
作者:赵艳华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