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纸媒灾害信息传播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竞争格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亟须寻求自身发展路径,以应对越发激烈的媒介竞争。融媒时代的到来,纸媒的发展前景看似明朗,但是至今尚未找到一条具有操作性的成功之路,陷入了“不融必死,早融早死”的两难境地。也有专家对纸媒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只要传统媒体指引方向的功能其他媒体替代不了,就有存在的理由”①。无论如何,在媒介竞争中走特色之路,是纸质媒介的必然选择。
媒介竞争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介质、技术、内容、营销、整合乃至受众等。但是,“内容为王”的竞争理念已深入人心②,媒介正是依靠其所提供的优质信息获得受众的认可,从而扩大影响力,实现媒介的“二次售卖”,在媒介竞争中获胜。决定内容竞争的关键因素有二:一是信息获取渠道,一是信息加工能力。新媒体时代信息总量大幅增加,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信息的呈现方式也趋于多元,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因素的耦合使得社会公众走进了“浅阅读”时代③。在常见的大众媒介形态中,传统电子媒介对受众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新媒体则满足了受众对信息自我选择的需求和对“异见”“真相”自我表达的需求,并通过信息接收终端的不断革新,制造出了“新媒体依赖症”。和电子媒体、新媒体进行比较,纸质媒体无论是在信息传播时效性、信息的内容含量,还是在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等方面,都不占优势,面对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纸媒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重重。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垄断,自媒体信息的门槛较低且信息扩散功能强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选择的价值取向。对灾害事件的全方位报道就是这一变革的重要体现。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变化,符合新闻价值中的显著性要求。加之灾害事件与区域内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抗灾救灾过程也常常伴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高频度活动,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新闻媒体近年来对灾害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灾害事件正在成为各类媒体的“必争之地”。面对灾害事件,纸媒也结合自身定位和媒介特点进行了大量报道。从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至今,纸媒不断摸索灾害事件报道的角度和模式。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各地的都市报晚报,不但在头版发表大幅事故照片,还加大加粗新闻标题的字体字号,除此之外,在版面形式上也凸显灾害报道特点,几乎所有报纸都把报头字体颜色改为灰黑色,以表示对事故遇难同胞的哀悼,给读者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作为北京市委机关报的《北京日报》,对此进行了连续的报道。④这些报道分主题进行内容整合,大大方便了受众对事件的深入了解。
二、纸媒灾害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
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和外部世界变动的信息需求,受众对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依赖性强、敏感性强。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对于各种媒体来说都是重要的新闻资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媒体定位的限制,在灾害信息报道中,各种媒介形态都各有侧重。纸媒的灾害报道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依赖:纸媒的传播范围受限物质依赖性是指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外界物质条件依赖的特性。物质依赖性是衡量一种媒介抗灾害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纸媒的物质依赖性强,主要表现为对电力和交通的高度依赖。纸媒的印刷离不开水电,纸媒的发行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报纸、杂志和书籍作为新闻载体,纸张的易损性也直接影响了灾害事件中的纸媒作为。⑤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部分地区停水停电、交通拥堵;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导致震中地区长时间停水停电、通讯中断、交通中断,此后国内发生的多次自然灾害事件对部分区域的电力、交通、通讯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在当时严重制约了纸媒在灾区开展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正是由于较强的物质依赖性,部分大众媒介在灾区无法发挥作用,这就导致灾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现信息真空,导致灾区民众强烈的信息需求与传播媒介较弱的传播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纸质媒介对受众的要求较高,纸媒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纸质媒体的固定受众群常常在区域内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纸媒信息传播受阻也将直接导致灾区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量和准确度。物质依赖性导致的传播范围缩小,对于灾区地方纸媒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直接导致地市级党报的短期停刊,基于地方视角的灾情、灾害救助更新、灾区舆情引导,都显得乏力。
(二)定期出版:纸媒的传播时效不强纸媒都是定期出版的,出版周期最短的是日报,每天一期。信息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不断追求时效性和便捷性的过程,无论何种传媒技术的更新,都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广电媒体和新媒体都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和画面的形式开通直播,即时传递信息,可以说,电子媒体大大缩短了新闻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甚至通过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可以将时间差缩短为零。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新闻事件常常不需要借助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将传统的“公众—媒体—公众”传播流程直接缩短为“公众—公众”,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新闻机构(人员)对新闻选择的垄断,“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交锋逐渐形成。灾害事件因为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信息传播又关系着灾害救助能否顺利开展。灾害事件对信息传播的要求很高:其一,要求快速传递信息;其二,要求准确传递信息;其三,要求科学传递信息。纸媒无疑可以满足灾害事件中准确、科学传递信息的要求,但是对于快速这一时效性的要求,纸媒本身很难做到。
(三)被动阅读:纸媒的反馈渠道受阻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要求实现及时有效的反馈。良好的信息反馈要求具有便捷的信息反馈渠道,同时还要求信息反馈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最小。用这个标准衡量,纸媒与其他传统大众媒介一样,信息反馈能力较差。尽管纸媒也在不断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借助网络平台吸引受众进行信息反馈,但是纸媒受众与新媒体受众之间的交叉范围比较小,他们分属不同的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网络平台的信息反馈渠道发挥作用有限。信息反馈能力的欠缺导致了传受双方的信息传播隔阂。灾害事件中的纸媒信息传播,常常是专业的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判断信息的价值,由于反馈渠道受阻,传播效果无法短时间得以验证。正是传受双方的隔阂,导致受众的信息需求无法直接快速到达媒体,媒体也无法及时调整报道思路以迎合市场,这就导致受众常常处于一种被动阅读状态。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新闻报道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恢复常态报道,关于灾害报道的信息反馈也就无从谈起了。此外,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也是纸媒传播信息反馈受阻的重要原因,可供受众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受众在纸媒上获取不了的信息,可以尝试从电子媒介上获取。
(四)受众惯性:纸媒的传播效果欠佳传媒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在惨烈的媒介竞争中,传统媒体的应对显得捉襟见肘,其中纸媒尤甚。近年来,关于纸媒“生存还是毁灭”的争论甚嚣尘上,纸媒只能不断寻求自我革命,以期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受众是灾害信息传播的根本旨归。传播效果评价是基于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到达受众后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受众数量的多少对于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竞争本质上就是争夺受众。在这种媒介生态之下,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纸媒的固定受众正在逐渐老去,这是不争的事实。新媒体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这种强烈的吸引力使得诸如纸媒和传统电子媒介的受众群在逐渐缩小,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变化正在制约着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发展。受众的信息接收惯性与纸媒的传播效果具有密切关系。纸媒的受众数量越大,纸媒的发行量就越大,其经济效益就越好,纸媒的信息生产力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亦然。
三、纸媒灾害信息传播的突围策略
无论学界和业界对纸媒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还是乐观态度,争论者仍然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纸媒必须勇敢面对当前的媒介竞争,进一步完善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⑥灾害事件在短期内就能聚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作为当前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来源,正在成为各类媒介新闻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灾害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要求的范围广、层次多、深度大,这为不同类型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灾害事件正在成为纸媒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隘口。媒介竞争背景下的纸媒灾害报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信息整合:弥合受众碎片化阅读障碍传播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印刷媒介到电视媒介再到互联网络媒介,受众对媒介的迎合不仅推动了传媒生态的变革,甚至对整个世界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信息传播时效性的大大提升,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讯息表述简要但缺少语境,这就会影响到讯息的确定性。碎片化阅读正在成为受众进行新闻消费的重要方式,但是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正在日益显现,一方面,碎片化传播冲击了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碎片化传播解构了受众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知。由此,一些习惯于接触传统媒体的受众正在遭遇碎片化阅读障碍。弥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障碍,纸媒大有可为。前文述及,受到定期出版的制约,纸媒在突发事件尤其是灾害信息传播中的时效性相对较差,辩证地看,牺牲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可以换来充足的时间来裁汰虚假新闻和深度整合信息。灾害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会爆炸性出现,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中的都是对灾害事件的个体感受,短时间内真假难辨。但是微博具有“自净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虚假信息会被“识破”,这就大大降低了纸媒灾害信息传播中出现虚假信息的风险。此外,充分利用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时间差,全方位整合信息,为受众呈现出全面、深刻的专题报道,能够大大降低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障碍,这将成为纸媒应对竞争的必由之路。
(二)差异报道:突出纸媒灾害信息传播价值的唯一性灾害事件发生后,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更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一些有实力的媒体都会向灾区派出报道团队,纸媒也不例外。灾区受众和外围受众对信息的诉求也有所不同,在信息需求上有理性和感性之异,在信息内容上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在接受态度上有信任和怀疑之别。最主要的是灾区受众亲历过灾难,强烈的无助感和恐惧感深深影响着他们对灾害信息传播的需求。不同媒介的灾害报道各有侧重点,新媒体重互动、电视媒体重画面、广播媒体重时效,它们和纸媒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关注动态还是挖掘深度。灾害事件中,纸媒的差异化报道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深度挖掘。灾害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典型人物的深度挖掘。2008年汶川地震中,新华社记者朱玉的作品《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对于纸媒的灾害报道具有重要启示,另辟蹊径,访人之未访、报人之未报,深度挖掘可以成就“独家新闻”。第二,灾害成因的深度挖掘。如果说其他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那么纸媒与之竞争的关键点应该放在“为什么发生”上。汶川地震之后,《南方周末》记者马昌博就发表了《长时间“强震缺失”的后果?——地震专家眼中的汶川大地震》,借地震专家之口解释了地震发生的原因。这些报道及时有力,扬纸媒之长、避纸媒之短,信息传播效果明显。第三,社会关切的深度挖掘。灾害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公众都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媒体相关信息,马昌博的另外一篇报道《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将地震预报这一敏感话题摆在了明面,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可见,深度挖掘就是纸媒灾害事件差异报道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借此可以突出纸媒灾害信息传播价值的唯一性。
(三)重视评论:正确引导灾时社会舆论新闻评论是纸媒的一大优势,也应该成为其灾害事件中媒介竞争的一大利器。在我国,舆论引导是执政党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媒体社会效益实现的前提。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广电媒体和新媒体也正在引进这种新闻体裁。2008年5月,央视《新闻联播》改版,配发“本台短评”。⑦在此之前,央视《新闻联播》的评论只有一种形式,即播发纸媒的重要评论文章来表达观点。新媒体评论指向两个舆论场,指向官方舆论场的评论是时评家风格,指向民间舆论场的评论是网民风格。灾害事件中,新闻评论在表达观点、引导舆论方面更加直接,也更适应灾害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因灾害事件造成的社会心理恐慌,急需权威媒体发表声音,为受众解疑答惑,予以正面引导。纸媒发表评论要紧密结合灾害发生时的受众信息需求,大量的灾害信息令受众应接不暇,信息的筛选甄别难度较大,纸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新闻评论高屋建瓴地引导社会公众的信息消费。灾害事件中纸媒的新闻评论,要遵循自然灾害发生变化的规律,也要遵循灾害信息传播的规律,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评论。比如在灾害发生之初,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纸媒的评论应该引导社会舆论关注救灾;当黄金救援时间过去,灾害救援转为灾后重建之后,纸媒的评论也要及时跟上,将社会舆论及时转移到重建上来,为防灾减灾造势。
作者:徐占品 朱宏 刘聪伟 单位:防灾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