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摘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注入互联网思维。澎湃社论发挥互联网特点,在评论独家、内容深广、版面设计和受众互动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

【关键词】

新闻评论;澎湃新闻;媒介融合

一、“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产品:《澎湃新闻》

“互联网+”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是一场全方位的突围,多层次的革新。媒介融合是传媒行业、电信行业、IT行业,从内容生产到网络渠道再到终端服务的融合。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推进现有传播媒介的深化改革,塑造新型传媒业态。喻国明说:“新时期媒体融合转型最重要的是要应用‘互联网思维’”。2014年8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首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澎湃新闻正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ThePaper)作为上海报业集团一个重要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其依托《东方早报》的采编队伍,“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搭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澎湃新闻由纸媒全面转型为线上媒体,在立足文字、图片报道的基础上,增加视频、音频、动画、互动媒体技术等报道手段,实现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融合。上线仅一年多,澎湃新闻已迅速成长为中国现象级的新媒体产品。

澎湃新闻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新闻与思想的最大原创平台,下设“时事”、“财经”、“生活”、“思想”四个栏目,并分设共四十七个子专栏。其中,“思想”栏目下设“社论”专栏,专栏简介为“19:30,告诉你我们最想说的话”。从2014年8月10日的《五论新常态:开放也需新思路》开始,以平均每天一篇的频率延续至今。澎湃社论代表《澎湃新闻》的立场,是澎湃编辑部就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是传统媒体最为看重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代表整个媒体发声,代表整个社会发声,甚至代表整个政党国家发声。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认为:“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澎湃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较为成功的例子,澎湃社论也代表整个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特点

二、《澎湃新闻》社论的数据分析

(一)《澎湃新闻》社论《澎湃新闻》社论代表澎湃立场,“19:30,告诉你们我最想说的话”,自2014年8月10日社论栏目上线以来,一直是《澎湃新闻》的重要栏目,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澎湃新闻》脱胎于《东方早报》,有着优秀的社论写作队伍。社论会在网页、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更新与传播,全媒体联动的传播策略让社论最大限度的抵达受众。特别是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之后,这种高质量的符合移动阅读模式的社论将会更受用户欢迎。

(二)社论样本界定《澎湃新闻》从2014年8月10日开设社论专栏,到2015年6月1日社论平均每天一篇,稳定而不间断。本文选取了2015年6月1日

至2015年12月31日《澎湃新闻》所刊登的208篇社论作为样本分析。从时间和样本信息量考虑,7个月208个样本应该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其社论的特点。(三)社论议题归属地对社论议题的归属地分析,结果如表1。社论主要选取国内议题,根据国内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大节日等为素材发表社论。11%的国外议题基本上都是就国外重大新闻发表社论,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政治事件。

(四)社论题材对社论题材的选择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澎湃新闻》选题范围广,其中以社会民生题材为主,体现了澎湃对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高度重视。社会民生、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三方面是最主要的评论题材,三方面都是国民最关切,最能体现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另外,很多媒体评论比较看重的政治题材,在澎湃社论中只占一小部分,对国家政策,国家政治事件,国家外事活动等关注较少,阐释得也不多。最后,文体娱乐、环境医疗、交通法律三种题材的数量差不多,不是澎湃社论关注的重点。

(五)社论价值取向社论的价值取向往往就是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所以社论的价值取向总是媒体最为看重的。分析《澎湃新闻》社论的价值取向,结果如图2。阐释类社论占据了社论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建议类,批判类、歌颂类、纪念类只占很小一部分。可以看出澎湃社论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评论国家和社会事件,重在阐释社会现象,政策法规,然后提出建议,引导大家解决问题。

(六)社论评论数量分析对《澎湃新闻》网页中每篇社论的互动评论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大部分社论的评论量都在100条以下,受众的评论较少,活跃度不高。

三、《澎湃新闻》社论的特点

(一)发声频繁,选题多元,关注社会民生社论是媒体针对社会中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表明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立场态度,在传统媒体时代,意义重大的社论使用并不频繁。但是,《澎湃新闻》的社论专栏却有着很高的发表频率。本文选取的7个月时间跨度内,《澎湃新闻》共发表了208篇社论,基本上平均每天一篇。《澎湃新闻》四个板块之下只有“社论”一个评论专栏,所以高密度的社论发表频率,似乎和一般的评论一样,让其重要性减弱。在高频率发表社论的同时,《澎湃新闻》社论的选题也十分多元。本文所选208篇样本中政治17篇、经济48篇、社会民生76篇、科技教育31篇、环境医疗11篇、交通法律11篇、文体娱乐14篇。其中选题最多的是社会民生方面,占到了36.53%。传统媒体社论关注较多的国家政治,《澎湃新闻》社论却关注得较少。澎湃社论发声频繁,选题多元,高密度多层次的社论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体现《澎湃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使社论不受版面限制,每天发声,继承传统媒体长处使社论的写作更深入更广阔。

(二)评论严谨,态度温和,阐释建议为主评论的价值取向,态度风格关乎一个媒体的精神气质,评论的立场往往就是媒体的立场,是媒体立于社会的核心所在。过去传统媒体评论的理性思维强于新媒体的碎片化表达,在写作上更体现思维的深刻,论证的严密,逻辑的合理,在引发受众思考的同时往往表现出主流意识的权威性。媒体的价值观、风格、立场,是在一次次的新闻评论中累积形成,最后被受众慢慢认可的。社论是社会改革和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澎湃新闻》社论的价值取向从统计的208篇社论来看,阐释性社论125篇,占60.10%,建议性社论50篇,占24.04%。评论风格严谨,态度语气温和,以阐释和建议为主是澎湃社论的最大特点。如2015年12月28日的社论《作弊入罪遭遇挑战》,以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事件为素材,阐述作弊入罪的法律条文,最后提出建议应该重视维系社会公平的法律。社论文字严谨,态度温和,动情的阐释,坚定的呼吁基本可以代表澎湃社论的特点。

(三)语言亲民,排版简洁,具有媒介融合特点《澎湃新闻》社论的篇幅都不长,标题言简意赅,正文先简述事件由头,然后发表论述。社论大多从社会责任、社会意识等正面价值观去解读社会问题,并且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澎湃新闻所能把持的新闻阵地上,进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社论用平民化的写作方式,不讲大道理,不用说教式的评论方式,体现了亲民风格。例如,2015年10月18日的《吐痰》就“上海地铁吐痰事件”提出如何做一个社会文明人,文明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培养社会的文明习惯。澎湃社论的媒介融合特点,一方面体现在交互式评论,另一方面体现在版面编排。交流互动评论是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传统媒体评论不具备的优势。澎湃社论下设有“评论”和“追问”两个板块供受众互动交流,发表意见。“追问”板块受众的部分问题会得到一些受众或客户端的回复。打开“社论”专栏,页面简洁,蓝色格子稿纸上手写体的社论摘要,摘要下方是标题。一方面保持传统媒体社论写作特点,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社论编排,使社论严肃厚重,又活泼简洁。在网页和客户端布局上,社论和其它栏目一样,采用卡片式布局,网页版用图片+题目+摘要的形式,客户端用图片+标题的形式,使得界面具有视觉冲击力,清晰简洁,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四、结语

澎湃社论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生产出题材多元,态度温和,,语言亲民,以阐释和建议为主的评论。频繁发声,重视社会民生,塑造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介形象。互联网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标准逐步提高,社会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积极性也明显上升。这一趋势,决定新时期的网络新闻评论必须帮助受众获得更多信息,解读媒体播发的新闻、分析现象之下的本质、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提供观点与服务大众等等。另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较之传统的新闻评论已经有所变化。和澎湃社论一样,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注意从不同角度呈现受众关心的政策和信息,然后进行阐释和适当建议,最后经过受众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就使新闻评论的功能由舆论引导转向了言论表达,从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过渡到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受众,需要的不再只是媒体的观点态度、对错判断,而是把各种观点吸收整理后呈给受众,至于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才是对的,受众会依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白鹏飞.浅析澎湃新闻社论标题的语言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3)

[2]刘艳民、刘培.从澎湃新闻实践看中国媒介融合——写在澎湃新闻上线一周年之际[J].东南传播,2015(7).

[3]闫瑞兴“.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分析——以“凤凰论”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2)

[4]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潘俊文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