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评论教学的互动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教师与媒体互动:新闻评论教学的前提
一些新闻评论教师虽然能言善辩,与学生能有很好的沟通;但非常遗憾,他没有任何新闻业务的具体实践。他对新闻评论的理解,主要来自与新闻评论教材。这样的教师也可能在新闻评论研究领域取得不小成就,但他恐怕很难教会学生如何去写新闻评论。是的,倘若教师自己不会写评论,没有发表过评论,他怎么可能指导学生具体的评论操作?加强教师与媒体的互动,最直接办法是从业界引进评论员。马少华便是一个例子,他从中国青年报评论员转为教师,至今已有十年。转型之后,马少华不仅学术成果不少,教学成绩同样斐然。他认为,无论是在报道还是在评论中,除了扭曲事实遮蔽事实的表达手法,除了有违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表达内容和违反论证的逻辑规则等属于规范问题之外,其余多数表达方法———评论的语言、结构、修辞,乃至一篇评论中信息的密度应以多大为宜,在标题中对不同的要素的突出与淡化等等方面,都属于效果问题。一些新闻评论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对新闻与评论现状跟踪不紧,往往会导致教学与实际脱离;他们可以讲授评论写作的规范,却很难讲授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或表达效率)。教师与媒体互动,案例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手段。涂光晋教授结合人大新闻学院的经验指出,新闻评论教学要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模拟训练”,要有教学团队的创新:“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互动讨论与模拟训练,这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具体方式;案例教学和实践型教师,则能保证教师与媒体的互动。案例教学很重要,教师能否收集到有价值的案例、能否真正解读好更重要。教师与媒体的互动,除了科研合作与学术研究之外,教师也要关注新闻评论界的具体动向,具体操作的变化等。与新闻采访与写作不同,新闻评论是一项可以只在电脑前就能完成的实践。新闻评论教师也要抽出时间,自己尝试撰写与发表评论,以此掌握新闻评论的最新发展与媒体需求。教师与媒体的互动,当然也可以借助外脑。譬如,可以邀请一线评论员或评论编辑来与学生交流。
(二)学生与媒体互动: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
一些学生对于新闻教育常常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他们新闻业务能力的掌握,几乎全部来自于媒体实习。这样的认识当然是偏颇的。但这也指出了学生媒体实践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新闻学院都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办报纸,在报纸上提供评论版面,甚至指导学生自创广播、电视或网络评论节目。学生自办媒体,是非常必要的。但因为认识到,与社会媒体相比,学生媒体毕竟在编辑理念与编辑水平方面,存在巨大而难以弥合的差距。马少华提出,新闻评论的写作能力符合缄默知识的一些特征———依赖于主体个人体验的“内居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传的“意会性”,以及有明确实践目标的“程序性”、操作性和技术性。“新闻评论的实际写作能力,是可以通过阅读、体验,特别是实际写作的体验获得的。”在我看来,倘若学生不参与实际写作,不能主动通过投稿、发稿与媒体互动,他很难理解与掌握新闻评论教学与写作中的缄默知识。既然面对的是“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那么推动学生与媒体的互动,也就成了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之一。出于这样的初衷,任课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投稿的办法,还应该向新闻学院寻求支持,为学生到媒体评论部实习的机会。经验表明,学生在上课期间未能对新闻评论产生兴趣,并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他很可能就此放弃对新闻评论的学习,其新闻评论员之路也将就此终止。教是为了不教。之所以说“学生与媒体的互动”是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那是因为一旦学生自己能与媒体互动,他便会在这种互动中自我磨练、自我培养,不久之后即便没有教师的指引,他也能自己开辟出自己的评论之路。可以看出,激励学生自己写稿发稿,或到媒体实习锻炼是非常重要的,这甚至是一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捷径:学生即便从教师这儿没有学到实际写作的能力,他一旦实习可能慢慢什么都学会了。因此,新闻学院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媒体的具体实践。新闻评论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写作,积极向媒体投稿,去新闻评论业界中,接受残酷的现实磨练。遗憾的是,因为教师与媒体缺少互动,他既不知道媒体需要什么评论稿件,甚至也不知道怎么向媒体投稿。加上一些新闻学院实习机会很少,这使的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往往成了无源之水。
二、新闻评论教学的教师、学生与媒体三方互动模式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其创建者沃尔特•威廉姆斯确立的“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的教育理念,以及贯彻其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密苏里方法”,百年来在世界新闻教育界享有盛誉。密苏里新闻学院特别强调专业实践,并据此引进大量实践课教师。学院提供这样几个实践平台:课程实践、假期实践、毕业项目实践、专业机构实践。在课程实践中,每一个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基础课的学生都必须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实习。在我看来,新闻评论教学应该遵循“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师傅”要带好“徒弟”,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江湖经验”,并能将自己的经验通过各种手段传递给“徒弟”。“徒弟”要检验与提高自己,必须要到“江湖”中去闯荡;并将自己的经验与“师傅”交流,这不仅会提高自己,也会提高“师傅”的水平。这也就进入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一)教师、学生与媒体三方互动模式的提出
新闻评论教学应该遵循教师、学生与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如图一所示)。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媒体的互动,寻找灵感进行学术研究,分析评论现象以加深认识,通过为媒体写稿,来保持或加强评论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将这些所思所想所悟,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则要将课堂所学,与在于媒体的互动之中不断进行检验;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经验,也传递给教师。通过这三方互动,教师与学生便能在“教与学”中共同提高。在这三方之中,媒体处于中立位置,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是学生与媒体互动关系的撮合者。三者互动的形成,处决于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学生和媒体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为媒体撰写新闻评论,也可以邀请媒体为学生提供发稿平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赵振宇教授就曾多次与媒体合作,在长江日报、长江商报等媒体开辟专版,发表学生的新闻评论习作。这样的热情之举,无疑会让学生感动。另外,赵振宇教授也倡议发起了“新闻评论高层论坛”,至今已举办5届。他借助自己长达二十年的新闻评论从业经验,与嘉兴日报共同推动了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广受业界好评。教师与媒体的频繁互动,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促使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更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谓是多赢之举。在教师、学生与媒体的互动中,三方会形成一个交集(如图二黑色区域所示)。这个交集可看成是教师、学生与媒体三方对于新闻评论的共识。这个“三方共识”是有意义的,它体现的是三方互动产生的效果:对教师而言,这体现的是他对媒体和学生互动的参与程度;对学生而言,这体现的是他对教师和媒体互动的吸收程度。“三方共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与媒体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意愿与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学生:取决于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媒体互动的意愿与能力。
(二)教师、学生与媒体三方互动模式的具体操作
在新闻评论教学中,笔者曾尝试在将前一日甚至当日发表的评论作品拿来与学生交流,学生的反响还是不错的。同样是案例教学,“汶川地震”的评论作品与“雅安地震”的评论作品无疑是不同的。5年之后,不仅学生对“汶川地震”的记忆已经模糊,社会现状与社会心态也已发生变迁,评论的关注点与兴奋点也已改变。“汶川地震”的评论作品虽然也可拿来作为案例,但相较而言“雅安地震”的评论作品更能引发共鸣、更能给学生以启发。笔者也曾尝试与学生一起找新闻、一起探讨,然后分别写评论、分别投稿,最后对评论发表情况,集中点评分析的教学方法。这种即时互动、甚至同题竞争的教学方式,其效果还是不错的: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评论写作的一些具体规范,也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评论写作的情绪。当然,这只是教师、学生和媒体互动的粗浅层次,如何促使三方进一步深度互动,是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要加强教师与媒体的互动,新闻评论教师除了自己坚持写稿之外,也可以到媒体去考察学习,甚至可以去挂职锻炼。这些年,一些新闻学院在招聘海归博士之外,也向业界精英伸出了“橄榄枝”,这无疑是很好的尝试。是的,博士水平虽高,但却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如果要上新闻评论课,就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新闻评论的业务能力。要提高教师的新闻业务能力,新闻学院既要重视引进有实际媒体经验的教师,也要为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提供支持。
为了加强学生与媒体的互动,有学者提出聘请媒体评论员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在我看来,这样做的成本较高,还不如将学生送去媒体实习来得实在。有新闻学院直接聘请媒体评论员来为学生讲课:如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就聘请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为学生讲授新闻评论课程。请评论员来与学生交流或讲座当然是必要的,倘若新闻评论课都由评论员来讲,却会将新闻评论专职教师置于可有可无只境地。更何况,所聘媒体评论员或编辑毕竟还有本职工作要做,他有没有精力或能力上好整门课程,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另外,教师推荐学生发表评论虽可偶尔为之,但绝非长久之计,毕竟媒体版面有着自身严格的要求。更何况,以今天评论版面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在学生到教师再到媒体的“一收一转中”,学生的评论作品往往已经没有了发表的竞争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对学生更长效的指导,是教会他如何写稿、投稿、提高发稿几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评论写作经验,也要激发学生写作评论的激情。一旦学生有了写作评论的能力、激情与冲动,他自然会积极参与到评论投稿的竞争之中去。应该看到,教师与媒体的互动、学生与媒体的互动,这两者有很大的空间并不重合。一旦学生进入了状态,他与媒体的互动自然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只要他能长期坚持,或许很快就能超过教师的评论写作水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的评论写作水平能超过任课教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作者:刘义昆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