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微”媒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微”媒体的发展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结合“微”媒体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微”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功能、多方融合功能、双向反馈功能、渗透柔化功能,以及“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建立健全“微”机制,完善“微”平台,打造“微”队伍,推进软环境建设等措施,提出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一、“微”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微”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微”媒体所传送的内容涵盖广泛,文字、图片、视频等都能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以多种形式,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传播。“微”媒体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其个性化和娱乐化的氛围,吸引和感染着广大受众,能够让其迅速地围观,形成共振效应和人群参与感。因此,必然可以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内容与渠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微”沟通的交互性在“微”媒体环境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成为信息制造者、者,也可以是信息接受者。高校师生更是“微”媒体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朋友圈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甚至是社会热点、国家大事中,点赞、讨论、收藏、推荐,或再次传播。“微”媒体没有姓名、年龄、性别、职务的限制,这种隐匿性使参与者都有自己传播信息的“自留地”,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的渠道。
(三)“微”传播的即时性“微”媒的信息传播几乎摆脱了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束缚,信息的制作与可以即时完成,随后参与者通过各种“微”媒体,随时随地分享着身边的人与事。“微”媒体的这种即时性无疑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研究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相关事件、评论带来的震撼与冲击,从而在思想上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微”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阐述
(一)思想导向功能《辞海》中解释“导向”一词为:“事物朝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发挥的作用。”在本文中的思想导向功能,则指通过“微”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实现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有效的引领,使之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微”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依赖,高校师生更是主要的使用者。通过有效地运用“微”媒体,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使研究生拥有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并提升这一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圆满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二)多方融合功能从本质上讲,“微”媒体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方融合功能,即是实现将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媒介聚集在一个维度的媒体平台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把既有共同点,又具有各自优势的“微”媒体整合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在一个平台互补,另一方面也可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方式,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效果共融”的效果。
(三)双向反馈功能“微”媒体是感染力非常强的信息传播平台,它的参与者具有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能够与外界自由沟通交流,即时互动、反馈信息,以此改变了传统单向信息沟通的方式。即时双向反馈的信息沟通方式也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方式。把偏重于“填鸭”灌输的方式升级为主动“输入”的方式,能够调动起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有趣而生动。同时,“微”媒体提供的个性化反馈信息,能够让教育者更直观地了解受众的思想现状、心理需求,也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合理调整提供最有利的依据。
(四)渗透柔化功能直接说教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越来越脱离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政治生活。针对如今“微”媒体的发展趋势及人们对其依赖程度的特点,原有的单一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图文编辑传递思想政治内容,使其开展得和谐且自然渗透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师生通过“微”媒体发表言论,能够放下思想负担,敞开心扉,柔化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基本原则
“微”媒体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以下四项基本准则和要求:
(一)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即是“微”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二)统筹性原则统筹性原则即是要将各个“微”媒体平台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使官方微信、微博等重要媒体各方形成整体,统一布局、和谐共建。
(三)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即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深刻掌握“微”媒体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创新二者相结合后的内容和形式。
(四)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即是在推进“微”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两者结合实践的变化发展特点,适时地做出调整,从而实现两者结合的最佳效果。
四、提升“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径
“微”媒体的逐渐兴起,成为当今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正视这一现实、把握未来趋势,自然要充分利用“微”媒体的力量,开辟出崭新的路径。
(一)完善“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新机制教育机制的有利保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基础。同样,其对“微”媒体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的意义。要完善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设,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媒体中来,主动探讨、相互交流,培养“意见领袖”,树立榜样的力量;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最大限度地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反应,积极处理;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舆论的掌控,树立“疏堵结合,及时沟通”的原则,全面把控“微”媒体平台的信息内容。
(二)搭建“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新平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时代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传播工具。以此为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作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搭建起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媒介的全方位网络平台,必须贴近“微”时代,不留“空椅子”,不要“失语”。研究生思政教育队伍要主动占领“微”媒体领地,正确引领师生使用“微”媒体,以引导式、渗透式、互动式等方法来开展工作。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有了变化,教育工作者为适应这种要求,必然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打造自身,深化“微”媒体理论和运用技能的素养,提升“微”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同时,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一支即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专家型队伍,还要组建一支“意见领袖”队伍,将“把关人”“媒体人”“引路人”都容纳进来,积极发挥正能量作用。
(四)推进高校“微”媒体的软环境建设“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研究生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托,也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起到渗透作用,还起到引导作用。在“微”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硬件的投入固然重要,但软环境的建设亦同样重要。一是要加强“一训三风”的建设,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充分展现了一所高校的时代风尚及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二是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协同教育,完善全员育人的机制,全方位整合“微”媒体的力量,成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期不断巩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综上所述,“微”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样带来了机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迎难而上,通过高校顶层设计的创新思路,建立健全“微”机制,完善“微”平台,打造“微”队伍,推进软环境的措施,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攀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屈晓婷.新媒体时空解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刘珊珊 肖于波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