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肩负着为首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卓越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可能原因,并试图从发挥各校强势学科带动优势,校内外导师联动,打造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口。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新闻传播学;卓越人才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新形势下,作为时代“瞭望哨”的新闻传播行业,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便成了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项目以试点培养的高校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从我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专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
一、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动态发展中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育人和育才的长期工程,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过程中存在着几大难题。
(一)文科生多于理科生,课程改革推行难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多是文理科兼收,但其中文科比例远大于理科。为了适应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需要,很多高校要求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数学课、统计学等课程。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学习较为吃力,容易出现厌学、畏难的情绪。本学院从2015年就具有了招生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但一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文科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高。2018年开始转向招收新闻传播类硕士,不再考核数学成绩,才迎来招生的重大转机。
(二)专业技能和学业成绩难取舍大多数人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要性格外放、善于沟通,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学习勤奋踏实,学业成绩也好,但不太爱表现自己,很容易在选拔中被忽视;有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好的同学,学业成绩有可能较低。要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并非易事,需要考验教师“识英才”的眼力,这为制定标准的人才选拔方案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三)学生重实践轻理论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壁垒,新的媒介生态系统重新建构,这是摆在新闻传播教育面前较为严峻的问题。传播学卓越班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与实践对接,与行业对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实习机会比普通班学生更多,学生乐于学习各种技能,但普遍认为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过时,在实践中用不上。
(四)频繁的人员流动,学生归属感弱卓越人才是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比拼后,从每个普通班中选拔优秀的传播人才,并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若表现不佳,便重新回到普通班,反之,普通班表现好的学生也可以升到卓越班。由于这种流动的机制,班级成员归属感弱。其次,由于全校全院的大力支持,卓越班有着大量的实习机会和利好条件,但有些投入却事倍功半。卓越班级的学生往往会有着莫名的优越感,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二、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一)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校教师大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的博士生,业界经验较少,擅长讲授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一些新开设的课程,高校教师由于经验欠缺、时间有限,一般很难轻松驾驭,这也是导致高校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13级传播学卓越班的一门课程《传播学概论》为例,这门课是由几位老师共同承担,庞大的专业师资队伍能够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也是一种较为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授课方式也有弊端。例如,几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轮流上课导致学生需要频繁地适应各种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时候会出现拖慢教学进度的情况,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院副院长陆彦明认为,目前来看,现在“双导师制”面临的困境是缺乏抓手。到底如何将“双导师制”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还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卓越人才的试点班级,需要大量聘请业界人士或知名人士来担任新开发的课程。这些外聘教师一般都比较忙,完成主业之余,才能挤出时间给学生集中上课。这与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相悖,导致出现的问题是,业界老师的正常工作状态被打乱,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本学院有一门课请的是外聘老师,课程时间都已安排好,但那位老师一直没时间,只能挤出周末坐飞机从上海赶过来给学生上课,老师很辛苦,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很一般,抱怨还很多。
(二)学科专业性不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欠缺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说:“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它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属于交叉类学科,尤其是传播学专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够专。大多数学校开设传播学的专业课,和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造成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第二,学科知识散乱。传播学专业没有独立的学科边界,借鉴的是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传播学研究的是一切社会传播问题,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此广阔的视野,挑战非常大。学生若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听课时就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认识。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毕业后转而攻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或改行,造成传媒类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新闻传播类教育如何面对挑战
去年,我校迎来了第一届卓越班的毕业生。这5年多来,从中发现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一)发挥校级平台优势,打造多元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作为财经类高校,我们发挥财经类资源优势。2015年4月10日,我校与经济日报社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双方一致围绕培养经济新闻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媒合作,适应当前全媒体时展需要,不断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按照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同组织有经验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编辑记者与学校教师编写新闻传播案例教材和大学特色教材、共建精品课程和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同时,依托基地共建新型研究平台和国家级研究智库,充分挖掘和利用经济日报传媒资源,创办以各类新型终端为平台的舆情研究产品。[1]2015年7月,我院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等四所高校就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16年,与三里屯SO-HO北京尚诚同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17年9月,与经济日报、首都之窗、蜻蜓FM、灵思云途、尚诚同力等多家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2018年1月,与北京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协议。(1)综合各高校的培养模式,不难发现,设立在文学院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更多的是追求“厚基础”,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学习多学科综合知识,力求将传播学和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网路传播专业则更具体,学校强调“文工交叉、应用领先”,将目标更直接地放在大中型网站设计、策划和运营上。(2)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采用竞争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5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集体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需要转换思维,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首先,充分利用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等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自己办报、全程策划和推广各种活动,如宣传学校的食堂美食、“最美女神”、各种晚会节目等,创建有特色的校园公众号,以及参加各种专业比赛。这些成绩与评优评模奖学金、“2+2”国外交流学习等机会直接挂钩。每年学院会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他们的社会实践成果,同时也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2.校内外师生联动,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业界有着丰富的案例资源优势,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专业优势,和业界教师多开展成果交流活动,两者形成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授课方法,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以及章节特点的需要有选择地选取探索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既能避免理论的枯燥,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有不同的听课体验。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业界人士来校讲座,拓宽师生们的专业视野。2017年3月,资深IP策划人、乐视影业制片人宫明月老师为卓越班做一场题为《IP经营让你的IDEA价值百万》的专题讲座。2017年5月,“中国MP4第一人”张亚玲女士走进2014级传播学卓越班分享法国文化及礼仪,为提升传播学卓越班说服与传播运作的素质、能力,言传身教,提供帮助。2017年10月,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围绕“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技术逻辑与价值准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三)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5后”大学生,“上网”已是生活的常态,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于网络,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将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般网民的媒介素养,同时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新闻还是无知之见。”[3]凯丽•巴札尔盖特将媒介素养教育划分出三个不同的目标层面,一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如策划、录制和编辑录音,录像作品;二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如媒介内容的鉴赏,对其中的“偏好”和“固定模式”的辨别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媒介作为社会机构,其结构、经营和运作层面的知识。大多数专业学生能达到第一个层面的要求,其实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适当降低“免疫”的调子,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学生解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孩子们不应再继续被保护与隔离,而要试图鼓励年轻人按照其自身特点作为文化生产者批判地参加媒介活动。[4]第一个层面是了解和掌握技术应用层面。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不仅是要了解互联网的各种知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合理运用各种网络应用,能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其次,互联网是一个人们重新“部落化”的公共空间,不同小团体,参加着各种虚拟的集体性活动,发出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作为新闻传播专业人士,我们需要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尤其是辨别一些不可信的网址以及虚假信息的能力,尽量减少其他网民在网络世界遭遇谎言和欺骗的机率,增加他们对网络的信任感。再次,提高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传递信息并非“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后天选择和加工。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都带有其倾向性,我们在解读信息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最后,与一般大众不同,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创造有意义的信息,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本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张佳宁,李伟.首经贸与经济日报社共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基地[EB/OL].
[2]余红.我国985、211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东南传播,2014,(01):12-16.
[3]丁静.博客新闻挑战传统传媒[J].传媒观察,2008,(05):16-17.
作者:刘吉冬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