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微媒体发展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

微媒体发展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媒体发展下新闻传播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微媒体发展下新闻传播论文

一、微媒体对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影响

首先,微媒体改变了基本的新闻传播逻辑。一直以来,新闻传播主要的形式是单向的广播,新闻制造者和新闻消费者的分工定位比较明确。新闻制造者是特定的人群和机构,具有明显的行业和职业特征。而微媒体下,任何人和组织都有制造新闻的能力,在制造新闻的同时又是新闻的消费者,两者的分工定位变的模糊,如自由媒体人或公众人物,与专业媒体人的区分,说明了媒体人本身开始分化。如果每一个个体制造的新闻也被纳入新闻传播的范畴,那么媒体人和消费者的区别也就变得模糊了。因此,微媒体对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的首要影响是对新闻传播的定义的全新认识。只有在清晰认识新定义后,才能准确定位自己,明确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其次,微媒体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法和技术。尽管广告,影视等传统媒体在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主流地位,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与新媒体紧密结合,在表现形式下迸发出新的生机。而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微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路径和影响都无法按照传统媒体的模式来分析。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术时必须基于网络社会的技术和逻辑指导采编,加工和作品。特别是在新闻出去后的影响评估上需要更加谨慎。新闻发出后受众范围的不可控及再造,都使得新闻效果可能严重偏离预设的轨道。最后,微媒体改变了新闻传播对象。新闻传播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记录的是当代人的行为记录或人知。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实体化,各行各业,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巨变,因此媒体人必须快速学习和理解时代的最新变化。

二、微教学体系的定义与内涵

微教学体系是基于微媒体进行设计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微教学体系不是将微媒体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而是彻底改变教学体系架构,将网络作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起点。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如社会组织形态,心理学,个人新闻消费行为等,因此对新闻传播的人知必须是建立在以网络社会为基础的现实社会上。因此,微教学体系下对新闻传播的定义,传播方法以及相关课程都是基于网络微媒体的运作模式设计的。微教学体系的内涵不仅包括新闻传播的全新定义,还包括媒体人全新的自我识别和定位,新闻内容及形式审视,及新闻影响力全新的评估方法。

媒体人的自我识别及定位是指在微媒体下,媒体人需要以怎样的形式去表征其专业性,起怎样的作用。微媒体下人人都是新闻生产者,但只有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并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引导能力的个体才能进入媒体人的范畴。而即使在准专业和专业的范畴内,媒体人的身份特征也是多样和模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在开始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之前,必须对自己的身份标志和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即自身以怎样的身份存在与浩瀚的网络中,专注与哪一个领域。例如是否进入媒体企业或平台,或是自由媒体人,专注于新兴人类还是社会骨干人群等只有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身份有清晰识别,才能知道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审视,是指作为微教学的载体,课程或资料都来源与微媒体,对其解读和剖析也是依据网络社会的各种规律。教学不是以局外人的姿态在观察,而是教师,学生及素材都处于微媒体的背景下,以网络人的心态去解读才能透彻理解微媒体中的万象。

微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新闻传播的随机性和影响的不可控。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的出口和质量都有严格的把控,受众范微也是可以预估的。而在微媒体下,新闻的产生,传播路径及范围是媒体人无法预估的。一个新闻点最终会在多大的范围内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可而知,这就对媒体从业者在生产传播新闻时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评估新闻的传播影响,是微教学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微媒体下,无论是题材的选择,内容的编辑,还是传播平台的选择等,都需要充分考虑网络带来的成熟效应和偏离。

三、微教学体系的模式及内容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挖掘的方式。作为网络的细胞,学生可以从新闻消费者的角度,聚焦特定的新闻线索,去分析新闻如何产生,传播,变异并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学生以纯粹的受众视角去体验微媒体中新闻消费带来的体验。课堂教学以案例分享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掘案例中共性和本质的内容,并将其上升到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高度。

微教学的内容不拘泥与新闻热点或公众时间,而应进可能地包络万象。因为在微媒体时代,没有绝对的新闻点,只有绝对的关注度。一个很好的新闻点如果缺乏关注或被其他关注度高但意义不大的事件所干扰,那它也很难成为热点。因此,微教学的内容也应来自学生和网络,如个人状态,街拍,爆料等等,任何一个能够找到公众共同兴趣点的实物,加以网络化运作,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热点,并成为教学的内容。当然,微教学内容还必须将网络社会和现社会的融合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脱离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作者:陈八零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