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广播时政新闻传播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现场典型音响是重要的制胜法宝
在文字新闻稿中,引语是新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多变的引语既能增加报道的人性化色彩,也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感,增加信息量和趣味性等。而对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广播来说,现场音响可以说是广播新闻的“直接引语”,特别是广播时政新闻,如果能恰当运用现场音响,则能很好地提升新闻可听性。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央要求党政负责同志要在民生领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多倾听、多走访。由此,时政报道中的典型现场音响也随之增多,而这些都是广播时政报道很好的素材。比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就城乡接合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农民转居安置等民生问题多次实地调研。调研中,郭金龙与百姓交谈的亲切话语,责令有关部门负责人时坚定的语气,以及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现场表态等,都是广播时政新闻可以运用的典型音响。如果这些信息仅仅是通过播音员叙述,显然达不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同时也不能准确传递出时政新闻中蕴含的真实信息。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从7月21日当晚,市领导紧急出动指挥救灾到7月28日市领导在房山受灾最严重的河道向遇难者致哀,以及现场督促救灾安置房加紧建设的连续报道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大量运用了现场音响和领导讲话录音,广播现场音响的运用反映了现场气氛、当事人的语气,拉近了时政新闻与听众的距离,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
时政新闻可能会给人一种刻板、生硬的感觉,若要淡化这种感觉,除了适当运用现场音响之外,还可以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性的报道,例如对调研类事件做后续跟进、对政策类事件做解释性报道等。时政报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报道中的新闻主体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言语中能映射出一些隐含的信息或延伸性的新闻。比如:2012年5月3日上午,北京市政府领导来到正在施工中的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建设者。调研中透露,今后北京轨道交通要与纽约、伦敦等世界著名地铁城市比肩。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一信息,记者随即进行提炼并做了延伸性采访,一篇《今后北京轨道交通将与纽约等世界城市比肩》的时政报道应运而生,丰富了时政新闻的信息量。要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性报道,记者需要提前做功课。时政新闻大多是预发性事件,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事先要有所了解,记者采访之前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记者在拿到领导活动行程时,需要了解基本事实、搜集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捕捉到可以追踪或者深度挖掘的新闻点,从而丰富广播时政新闻报道内容。
三、多用体验式叙述和细节描写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多元,人们更喜欢接受个性化、轻松化的新闻语言风格。虽然时政新闻的定位决定了其严肃的基调,但是这种严肃也可以巧妙地进行“软化”处理。例如,可以多运用记者自我体验式的叙述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细节描述等方式,增强广播时政新闻的可听性,从而使新闻更加立体化、个性化,使领导人形象更加鲜活、富有人情味。2012年底,新华社记者采制的一篇时政新闻《冒雪再访老朋友》中,有一段叙述很好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时隔近五年,再次来到恩施龙凤镇龚延强家。他与龚家人围坐在火塘边,问收入多少、口粮够不够、儿子打工能寄多少钱回来。他还到卧房和灶间察看,他说,收拾得比五年前干净,年货也开始备了。“来,咱们以茶代酒,祝你们生活越过越好。”①在新媒体语境时代,这种简短、生动、信息量大的细节描写远比平铺直叙更吸引人,更具有感染力。时政新闻中使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不但使报道变得生动,领导人的形象也变得立体、鲜活。
四、积极运用新媒体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38亿,3G用户总数达到4.19亿户。②据预测,移动新媒体用户数量还将继续扩大,内容的移动化阅读和多终端化阅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广播媒体和移动终端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为传统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为“移动”的人们提供信息奠定了基础。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比如:社交媒体用户在信息的时候是生产者,接收所关注用户信息时是接受者,将接收到的信息再转发或分享给其他用户时是传播者。在这样的舆论场中,广播媒体首先可以在新媒体上积极与受众互动,更多地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不断地让时政报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其次,可以对广播中播出的时政新闻音频进行碎片化加工,突出有效信息、突出鲜活生动的现场音响,让时政新闻离受众更近一些。第三,利用社交媒体针对重要时政新闻事件一些背景式内容,以此让每一条时政新闻变得更立体、信息量更丰富,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作者:郭攀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