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传播的美学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领域中这种扭曲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前述利益驱动等因素相关,也与主流媒体未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用广大受众愿意接受进而欣赏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也有很大关系。流毒甚广的新闻八股和一成不变的传播范式导致人们厌烦接受、拒绝接受的情形比比皆是。套话满篇的新闻传播所制造的沉闷气氛使得主体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消减了,新闻效果难免大打折扣。伊格尔顿认为:“如果意识形态想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就必须是快乐的、直觉的、自我认可的。一言以蔽之,它必须是审美的。”这也是为什么新闻传播在当下亟须呼唤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新闻传播表现方式及审美价值取向
新闻传播在表现方式上是可以有很多技巧的,视角的选取,挖掘的深度,标题的设计,修辞的运用……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其叙事方式可以千差万别。虽然新闻以客观公正真实为准则,但由于新闻叙事的主体是人,其主观性色彩就必然有所呈现。新闻叙事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还原,在这个过程中,叙事话语渗入了叙事主体的立场(态度)、视角、认识和情感,这使得“叙述者无法跳出自身语言框架、认知模式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新闻叙事无法避免的“加工”包含着对事件的选择、重组等内容,赵毅衡认为“叙述文本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叙述者加工后的产物”。既是加工,就会存在加工者(传播人与传播机构)的价值观念、认识水平、情感意向和加工工艺(譬如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叙事的影响。一般来说,新闻叙事是否能够体现普世价值的人文关怀,是否能够透过新闻事件发现事物的本质内核,是否具有褒善惩恶的情感意向以及是否能够在叙事文本中体现美感的写作功底,都对新闻叙事能否精彩呈现和发人深思、引发共鸣等新闻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新闻传播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威,所以,新闻传播者肩负的文化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之大。传播者自身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情感诉求和敬业精神等无不通过新闻叙事影响着广大受众。唯有正心诚意地开掘新闻题材,认真思考和善于运用新闻题材,选好角度,抓住要害,才能使新闻叙事富于美感,“加工”出深刻感人的新闻精品。新闻视角其实折射的是传播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灾难性事件的新闻叙事,是以受灾群众为中心,以悲悯情怀展现其不幸遭遇从而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还是以政府救灾工作为中心显示官员的救灾功绩?虽然两者都是新闻焦点,视角不同、侧重不同对受众的心理影响却大不一样。在重大灾难面前,新闻采写应当更多地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受灾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体现强烈的人文关怀,传播主体的情感与新闻叙事对象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悲其所悲,痛其所痛,这样的新闻不仅能够感染人,还增强了新闻在道德层面的厚重感,受众从中可以获得悲悯、同情、崇高这些带有悲剧美学色彩的心理感受。2008年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几乎不间断的跟踪报道就非常成功。对生命的尊重,对苦难的同情,对灾民的关注,对大爱的呼唤,种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叙事,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并给人们上了一堂净化灵魂、迸发爱心、提升生命境界的道德课,这就是新闻的美学力量。
深度挖掘体现的是传播者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这其中也包括对新闻对象的态度和所作的功夫。越是有深度的新闻叙事,越能体现传播的美学力量。美联社记者海伦•奥尼尔那篇著名的人物特写《伊娃的礼物》,描述了一个先天失明的80岁老妪晚年重见光明的新闻事件,为了这篇特写,海伦用了大量时间与伊娃共处,对伊娃重见光明后的心理状态作了细致的观察,把老人晚年的孤寂和乍见光明无所适从的心态用生动的笔触描摹得感人至深,人们如欣赏艺术作品般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新闻传播的美学力量也体现在文本方面,新闻叙事既要清清楚楚真实客观,又要追求“诗意的栖息”,让叙事生动起来。比如标题的设计,修辞的运用,叙述结构的安排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而所有这些都与传播者的叙述功力密切相关。缺乏技巧,好的新闻可能表现得平淡乏味;而滥用技巧,又可能转移人们对事件本体的认识。富于美感的新闻传播可以适当运用技巧,用活泼生动的传播语言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动态的视觉感受,整个传播过程条理清晰,简单明快,爱憎分明,析理深刻,富于音节美、韵律美、色彩美,受众从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审美享受。
三、结语
审美文化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建构多姿多彩的审美文化,新闻传播的“权威话语”作用极其重大,其营造“社会景观”的过程必将担负引导和示范审美教育的重任,是人们建构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进而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比较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我们的时代呼唤美学,新闻传播呼唤美学。
作者:魏静单位:吉林省林业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