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思考范文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层面的衍生产物慕课备受关注。作为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进与深入。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发挥慕课的教学优势,实现高校高信息素养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具有现实必要性。就慕课引发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探讨,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信息素养;实验探讨

 新时期人才培养在关注智力培养的同时也关注信息素养的训练提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才培育的基本技能要求。我国高校不断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多渠道做好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推广实施。但无论是课程形式还是课程内容,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并不理想。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信息资源获取及利用的需求。慕课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为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注入活力,高校应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借助慕课的热潮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输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

一、慕课的含义及特征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又被称为开放性的网络课程体。慕课受众对象更广,在提供开放互动的视频教学资源基础上,实现在线答题和师生互动交流。慕课理念最早由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提出,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慕课备受关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慕课具有三方面特征:其一,具有大规模特征。慕课受众对象广,所有学生都可以互动参与甚至不局限于高校学生,远远超出传统课堂教学所容纳的学生数量。只要网络注册成功就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其二,具有开放的特征。慕课是面向全球开放的网络课程体系,没有选课人数及学生身份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慕课学习与互动中,而整个学习过程几乎是全部免费的。其三,具有灵活性的特征。与传统的静态授课模式不同,慕课具有教学实施的灵活性。授课教师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短小视频的提炼整合与,时间多控制在十几分钟内,学生注册后即可以自由观看,带有碎片化教学倾向,契合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实际。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网络公开课教学模式不同,慕课除上传课程资料之外,还设置课间提问、课后作业、在线测试等环节,让师生互动,这种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更吸引学生关注。正是因为慕课的既定特点决定其在高校信息素养教学中有现实便利性。

二、慕课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

1.带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趋向越来越明显,慕课无疑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和支持。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技术进步带动教学模式的革新,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培养,带动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具备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能力,能浏览网页、下载文件、加强信息检索、准确快捷地获取信息知识,经综合整合与科学分析后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养。由慕课引发的教学改革热潮其开放性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不受时间与年龄、地域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慕课学习互动中,通过网络免费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带动高等教育信息建设深化。每个人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学习更为自主便捷,在学习中真正做到个性化的关怀与关注。慕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高等教育的前沿发展趋势。

2.创新高校信息素养学习方式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来说,学习方式的创新优化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当前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多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及实践实训等渠道,而这些渠道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性十分明显。慕课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获得新的载体支持。不同于以往的面授课程,慕课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具有很强的课堂互动性,在实际的课程讲解中能融合各种趣味性的实操练习,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学到的知识,“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学生探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慕课开放性及大规模化的特征使信息素养的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减缓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压力,让高校学生多渠道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慕课授课的灵活性为自由的模块教学奠定基础。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略有差异,慕课关注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基于学科内容划分模块,满足各个学科门类的需要。慕课可以灵活调整模块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嵌入式组织教学,师生互动更为高效灵活。

3.带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效发挥随着慕课热潮的掀起,慕课时代到来,慕课背景下实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化必须发挥图书馆的积极作用。而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建立在图书馆角色转化的基础之上。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慕课实施的关注,无论是行动还是实践都与慕课热潮相匹配,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熟悉慕课,学会注册与使用慕课,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拓展提供便利。基于慕课的教学大背景,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做好角色的创新转变,带动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革新。把握慕课发展的趋势,加快搜索引擎,信息检索技术的更新,在慕课课程中加大对信息应用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更好地应对信息基层的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发挥慕课的教学优势,为读者提供终身教育学习的平台,帮助读者不断提升信息素养。

三、慕课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举措

1.关注校本特色,创建信息素养慕课高校基于慕课实施的大背景,要做好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贯彻实施,必须有信息素养慕课课程支持。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外,引入具有校本特色的信息素养慕课课程,图书管理员在慕课课程创设中积极发力,熟悉慕课教学流程,为其他教学环节的服务奠定有效基础。信息素养慕课课程创建是长期持久的过程,慕课全球开放的属性意味着只有最优质的课程资源才具备强劲的竞争实力,课程制作必须走共建共享、资源整合之路。建立信息素养慕课教学制作团队,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寻求专业视频制作公司的技术支持,积极挖掘信息素养典型案例,加大知识管理理念的慕课融合,实现知识模块化的处理与并联,让更多的人更加自由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素养课程学习中。

2.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素养指导对于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来说,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指导。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必须在资源整合教学指导方面持续发力。慕课实施以来信息量激增,信息来源渠道广,信息资源形式多样,图书馆员多渠道整合,综合性分析,围绕信息素养培养的大主题进行课程资源的重组与分类标引,为高校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指导。在信息指导下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利用信息,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慕课带有出版模式和信息资源的标签属性,图书馆必须将成熟的慕课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

3.借助社交媒体,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实效对于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来说,社交媒体的优势作用发挥必不可少。新时期做好社交媒体的创新应用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策略。微信、微博、论坛、视频会议等社交媒介让慕课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带来慕课学习分享体验的优化。基于社交媒体的慕课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了交流模式的全方位拓展,基于社交媒体,图书馆员可以多渠道了解读者需求,获取信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展进度做好学生资源利用的帮扶指导。社交媒体的宽泛性意味着很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这需要图书馆员加强不良信息的筛选排查,引导学生坚持用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看待信息,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4.加大数据关注,深入挖掘慕课平台数据基于慕课的大背景,做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必须发挥慕课平台的数据分析作用,做好用户行为需求的分把握。数据的信息反馈功效十分明显,客观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需求,在信息服务中更具针对性。高校图书馆依托慕课的数据平台,加强用户资源使用方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加强对学习者整体学习情况的分析,做好不同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借助更系统、成熟的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基于学生的信息需求,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训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其相关信息技能,研究规律,做好教学方案的优化部署。

四、结束语

慕课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更自由、开放与灵活的教学特点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慕课热潮带动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的深化,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关注,加大对慕课实施的关注研究,通过慕课的教学实施,多渠道带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化与拓展。运用新思想和新技术带动教育途径的创新,真正着眼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高校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好地就业并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郭向飞,邱旭.慕课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7

[2]张文学,张海宏,连世新.大数据和慕课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挑战、机遇和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6

[3]姚晓丹.论“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邵源春 陆峻波 罗晓云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