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影响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效能,是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所产生价值的考察。具体包括两个角度的含义:一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学习,二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及自身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能够在有效率、有效益和有效果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信息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科教学中,即教师可以加大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并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学中注重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化、研究性、合作性学习,并将这些活动的成绩纳入到大学生课程的评价当中,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多以课堂教学为对象,有的从教师角度出发,重点探讨教师的个人因素和教学行为;有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联系教师的课堂组织行为,从学生的信息技术接受和参与情况入手,着重对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等因素进行研究;有的还从政府政策、学校支持甚至教师的人际关系等角度考察,意在对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因素进行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揭示。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效能的因素:即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效能是以上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实证研究
2.1研究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影响机制作—归纳,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我们将对这三个方面因素导致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因变量)进行研究,探索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调查问卷作为本研究收集数据的最主要途径,问卷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因此问卷的设计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具体来讲,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主要分五个步骤完成:(1)确定被调查对象;(2)初步设计问卷;(3)访谈专家并对问卷进行修改;(4)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数据调整问卷内容,使之具有更强的信度;(5)形成正式问卷。而后按照计划发放问卷实施调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高校授课教师,为了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本研究从九所高校中选取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教授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数据处理本研究利用SPSS16.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从问卷信度、效度、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2.2.1相关性分析我们选用SPSS中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双侧检验)法来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由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学生因素四个变量与学生知识和能力变量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个人特征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2.2.2回归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影响因素中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的因素有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准备行为特征、教学实施行为特征、教学反思行为特征以及学生因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个人特征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在0.05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环境因素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没有相关关系。把除环境因素外其他五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16.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方程满足F检验和T检验的要求,即Sig.F<0.05,Sig.t<0.05,表示所检验的自变量能够描述因变量,满足建立回归方程的要求,并且F统计值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01,因此可以看出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是显著的。另外,Durbin-Watson值为1.949,可以认为残差与自变量相互独立,回归模型是有效的。(2)五个预测变量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三个,即学生因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施行为和教学准备行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个人特征和教学反思行为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也就是说,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个人特征和教学反思行为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变量仅有相关关系,没有因果关系。(3)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为0.649,即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4.9%,同时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625>0.05,表示常数项与0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常数项不需要出现在回归方程之中。(4)根据标准化系数Beta,得到回归方程:学生信息素养培养=0.487*学生因素+0.457*教学实施行为特征+0.287*教学准备行为特征结果说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学生因素,其次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学实施行为特征和教学准备行为特征。
3结束语
我国目前更多的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更多体现在辅助教师的讲授,对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多,即学生的自主权相对较弱,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学生因素没有成为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能的主要因素。从研究结果来看,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对信息化教学接受程度以及学生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引入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参与教学素材和课件的准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交流,举办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应用比赛,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办法。当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型自主性学习必然会越来越多,而学生因素在未来必然会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刘然孙远辉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训练部模拟演练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