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专业化导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当前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修养和能力,是教师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素养。更进一步说是指教师能够恰当地理解信息,并能准确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的综合素养,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靠自身的信息意识,在大量的信息知识海洋中快速检索、分析所需的知识,并转化到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面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每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意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意识前提作用。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自我信息需求的敏感度,它表明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高校教师对信息需求的选择意愿、表述水平和认知程度,是其信息意识强弱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面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高校教师必须能够主动意识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和掌握自身所需信息,排除不良的干扰信息,并将信息有效运用到专业能力发展中去,同时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专业化发展的困难转化为内在的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价值信息。
信息知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它体现了教师对信息拥有的多少、掌握的程度,同时包括认识、检索、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础知识。教师信息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教师对信息的选择及对信息检索的定位方向。面向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需要对信息充分掌握,迅速发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对自身已有的信息不断补充完善,能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信息共享、交流和讨论。
信息能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教育能力,前者指收集、分析、处理、表达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后者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通过信息工具进行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于教育、教师的发展都有着具大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具备从图书馆、互联网等各个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取到的信息恰当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道德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过程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信息活动中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表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合法使用信息技术,抵制不良信息。信息技术的两面性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运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取信息,正确传播信息,正确运用信息,保证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未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信息意识相对薄弱,信息知识略显不足,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信息知识的教育培训,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等,大部分教师不善将收集到的信息储存起来以备后用,不能对信息跟踪利用,只能对基本教学用的信息化技术掌握,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在掌握难度大的信息技能方面尤为突出。由此可见,为了能够使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制定一系列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措施,改变当前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笔者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从自我提升与优化环境两方面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师应首先从自我提升的目标出发,积极主动根据自身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自学能力,主动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参加信息技术专题讲座,自主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各种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搜集教育教学所需资源,并学会用电脑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组织整理,正确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其次,高校要强化建设教师的信息环境。主要指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建设资源丰富的数字化校园,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建设相应的政策环境,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信息化政策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度。
(二)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培养方案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在职前职后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目标明确、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制定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制度和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逐步培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第一,要为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明确的目标方向。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使接下来培养的模式、内容、策略具有清晰的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进行,在教师的职前阶段就开始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并在职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需要做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培养。
第二,构建科学的培养课程体系,并确保课程的实施。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要充分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目标明确、科学合理地开设计算机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置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第三,要确保教师信息素养职后的持续提高。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知识过时淘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职后的信息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制定对教师的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化的培养方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培养提升需要清楚地认识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必然要求对教师信息素养科学评价。在遵循评价的整体性、多元化和灵活性原则,以学生学习活动的绩效为基础,注重教师的效益和效率,保持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立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基于信息素养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考核,尽早发现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并结合制定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良性健康发展。
作者:王春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