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主体混乱由于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所以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关于网络舆情工作管理的专门领导机构,没有一套成熟、系统的管理办法。在高校中,一般会认为高校网络舆论事件是由大学生产生发展而来的,理应由学生处来管理和解决;然而学生处却以其涉及网络专业知识与技术为由,将其推脱给学校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但网络管理部门却有另一番说词,他们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威胁到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应该是校园安保部门的责任。正是由于这三个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权责模糊、互相推诿责任,错过了控制和解决舆情问题的最佳时期,给散布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人以可趁之机,导致舆情进一步的恶化,严重危及了全校师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才匮乏所谓的管理人才,就是指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能在一个部门或组织中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其工作绩效对整个部门和组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高校在运用管理人才方面出现了问题,许多高校按着管理模式来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即利用其他领域出色的人才管理方法来管理和指导专业人员工作,既没能利用好专业人员优势,也让管理工作变得繁杂。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领导主要是校级优秀管理干部,他们或许是相关专业的佼佼者,也有可能是纯粹的管理者,而网络舆情往往具有迅速传播性,他们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难以想出利用网络专业知识有效地控制舆情负面效应的扩大,最终导致错失舆情控制的最佳时机。
(三)管理方式的落后管理方式是解决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手段、通过哪些程序来进行管理活动的问题,正确合理的管理方式不仅减轻了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负担,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大部分高校仍然在利用传统模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督管控。最普遍的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监督调查管理,做到在舆情恶化前的预防工作和舆情发生后的一对一控制,这样做有利于细致地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得到舆情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现在大学生通常在互联网这个没有“围墙”的虚拟空间发表言论、分享思想动态,传统模式的解决办法无法赶上互联网传播的速度。而落后的方式为了达到掌握和控制舆情,也必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落后的传统管理模式也将走向它的终点站。
(四)管理理念的偏差许多高校在面对负面舆情信息时采用的仍是“堵”和“禁”政策,当出现舆情事件时,校方会在第一时间将负面信息删除或者部分删除,缺少及时、有效地正面引导。然而,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加开放自由的个性,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可能会暂时地阻断舆情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却留下一个更加深远的影响———激化学生与校方之间的矛盾,加速矛盾的升级。因此,这种落后的传统模式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只有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真相,弄清信息的真伪,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
(五)舆论环境建设不全面近年来,网络已经在高校日渐普及,而与网络相配备的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却仍处于滞后阶段。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学校内部的网站,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工作与招生考试,以及一些校园论坛等,其目的是为了引导校园的思想流向,把控舆情方向。然而,由于缺乏既有网络专业知识、又懂得网络传播和高校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网站建设人才,校园网站信息大多比较死板和严肃,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关注,更难以激发他们的讨论热情,这也是为什么校园网频频受冷落的原因。既然引不起学生的关注,自然也就失去了引领舆情发展方向的作用了。
(六)高校网络舆情道德和法制教育存在缺陷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由于他们涉世未深,他们思想心理极不稳定,所以对于舆情信息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高校教育重视网络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我国尚未建立一套成熟、完整的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我国网络道德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对道德法律的无知,许多大学生在发表或传播一些不良信息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我国的道德法律的底线。
二、解决高校舆情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为生活在互联网盛行背景下的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观察网络舆情出现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最佳解决对策,以建立长期完备的网络舆情管理规范体制,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明确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包括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学生工作的处理以及校园安保的维护。因此,针对网络舆情问题的处理,网络技术部门、学生处以及校园安保部门都有其部门管辖范围内的职责。任何一个独立的部门都无法全面、到位地解决网络舆情危机,所以将这三个部门灵活地联系起来,建立统一的联动机制,明晰各自部门的权责范围,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政策,保证三个部门协调运行,联合应对网络舆情问题。另外,为了将三个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必须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既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及内容,又拥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及时调度、分配相关工作,发挥各自部门的特长优势,三管齐下,严格把控负面的网络舆情,实现舆情工作的专门领导制度,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二)建立完善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系统规范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直接决定了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套全面成熟的管理系统应该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系统、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系统、网络舆情的引导系统、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反应系统这四个系统,下面就从这四方面来阐述如何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1.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收集整理系统。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是对高校网络信息管控的第一步,也是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基础。所谓收集整理就是学校组织专业的人员,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将网络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的工作。由于网络舆情具有海量性、突发性、随机性等特性,给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及时地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把控,提高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效率,应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统计工具,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数据库将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归类整理,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为接下来的信息分析做好铺垫工作。2.建立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系统。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系统主要包括舆情信息的分析工作和研判工作,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只有经过严密细致的分析环节,才能对舆情信息作出准确的研判。信息分析工作主要是对舆情信息的来源可靠程度的分析和对信息内容真伪的分析。首先,信息的来源可以通过校园论坛、网络投票、问卷调查等方面来调查;其次,对校园内流传的热点事件信息的真伪展开调查,若有虚假信息的传播,应及时向学生澄清并解决师生的疑问,做到可靠地事前控制。通过以上对信息的分析工作,为研判舆情信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组建一支具有敏锐洞察力和高度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研判团队,采用科学合理的研判方法,通过对校园舆情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并对负面舆情信息做出适当的处理,有效地遏制不良舆情的发生和传播。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系统。在网上往往会有一部分活跃的人,他们发表独到的见解,传播热点新闻事件,他们代表着一部分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观点,能够影响和左右舆情事件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所谓的“舆论领袖”。高校应根据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相应的“舆论团队”,既能活跃校园网络,又能有效地引领舆论潮流。充分利用这些“舆论领袖”的引导力,将校园舆论有意识地引向积极向上、全面创新的主流道路上来,在负面舆情形成初期,利用“舆论领袖”传递积极的“正能量”,抑制消极舆情的发展势头,形成正确的舆论倾向和价值观,使得高校网络舆论就像火车一样在固定的轨道上稳固前行。4.建立全面的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反应系统。当校园突发网络事件时,应该紧急、高效地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尽量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学校应该就舆情问题成立专门的应急处理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应该由网络技术部、学生处以及校园保安部门的核心人员组成,互相配合解决危机处理的方法和流程,高效快速地展开“网上网下”配合工作,以便尽快实施危情化解工作。此外,在舆情问题解决以后,还应严肃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积累处理经验,以便以后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法制教育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却极度缺乏,而高校作为先进的思想文化阵地,更应该加强建设精神文明世界,加强对网络道德法制的普及和宣扬。学校可以开设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课程,并纳入考试范畴,引起师生的广泛重视,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法制观念,从主观上拒绝不良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让青年学生将网络规范的他律与自身的自律相结合,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创造出更加纯净美好的网络信息世界。
作者:邵晶单位: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