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范文

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

一、涉军网络舆情呈现的特点

互联网上的涉军舆情信息来源多、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受众互动性强,产生的负面效应难以把握,总体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涉军舆情信息源分散,舆情爆发预警不易。部队地域分散,涉军信息多元,互联网上的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以几何级速度传播扩散,再加上微博、社区论坛、贴吧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导致涉军网络舆情的信息源更加分散,难以把控。新媒体具有爆炸性、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一条信息一经,就会像病毒一样传播。涉军网络舆情一旦出现,通过这些大众传播平台高速扩散,一夜之间就能成为网络热点,让人始料不及。二是涉军舆情负面信息趋多,网民“罗宾汉情结”聚集。近年来涉军网络舆情负面信息日渐增多,微博成为涉军负面信息主要传播源头“。罗宾汉情结”在今日中国反映一种社会心态,一些人仇官仇富仇军情绪严重,只要涉及军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往往不辨是非曲直,盲目发帖、跟帖,进行围观、起哄、扔“砖头”。三是涉军舆情国内外串通,凸显隐秘性复杂性。

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一贯利用其制网优势窥探我国家和军队秘密,妖魔化中国军队。有的境外敌对势力还定期为国内网民提供“翻墙”“、破网”软件,并雇用反华“网络推手”,扩散其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攻击的舆情信息。国内反动分子也通过互联网与西方敌对势力勾结,宣传涉军反动信息,诋毁我军形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更加小型化多样化,信息来源愈发分散,新媒体对原本零乱、分散的观点起到了聚合、放大和传导作用,加大了舆论传播的离散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涉军舆情的隐秘性也日渐增强,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加倍警惕,通过网络舆情监控和处置,抢占舆论制高点,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二、如何研判应对涉军网络舆情

积极主动地开展涉军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干部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是关键。一要强化政治意识。领导干部应充分认清加强涉军网络舆情应对的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涉军网络舆论斗争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之一,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各级领导的重要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阵地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综合分析研判能力。要强化引导力也是战斗力的意识,把新兴媒体使用作为军事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切实掌握网上舆论斗争的主动权和涉军话语权。二要掌握思想武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面对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观念和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领导干部应时刻不忘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熟悉上级关于应对网络舆情的政策规定,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分析把握各种社会现象,及时弄清涉军网络舆情的核心和本质,研判其产生的原因、影响的范围、发展的趋势和相互联系,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有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要坚持从党和军队工作的大局出发,紧跟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配合部队各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及时准确地加强学习研究,为党委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三要提高应对本领。要坚持围绕中心、关注大事、把握大势,密切关注网民对军内外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关注互联网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动向、新问题,研究掌握网络舆论斗争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的科学方法。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网络舆情工作形势,及时发现部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完善措施,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堵塞工作漏洞。要加强请示报告和上下沟通联系工作,及时通报有关情况,防止报喜藏忧,迟报、错报、漏报重要情况等现象发生,提高机关部队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李峰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