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思想动态变化下的网络舆情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与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规律的作用影响机制与效果可以从阶段演变、主题演变、主体演变三个维度加以具体分析、揭示。
1.高校网络舆情慢起、快升、突降的阶段性演变推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大起大落在高校网络舆情孕育形成、扩散爆发、冷却消亡等阶段演变中,学生思想动态也随之起落,具体表现为:孕育中兴奋→扩散中疯狂→衰退中平静。一般来说,只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件才会进入学生网络视野;只有学生网络关注度比较集中,发帖、回帖较多,才会形成舆情征兆;随着敏感议题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急速提高,一些不能完全掌握网络信息、是非分辨能力差的学生认知受到冲击,开始出现认知混乱、盲从附和,情绪不断高涨,最终形成舆情向群体极化的形态转变,严重的可能会被别人利用,引发群体性的罢餐、罢课、静坐等高校群体性事件。学校管理层如果能高度关注校园网络舆情的变化与动向,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让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创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方向发展,舆情就会逐渐回落,学生情绪就会逐渐平静。在高校网络舆情三个基本阶段性演变中,有许多利益维护者与意见领袖的参与,他们是高校网络舆情演变的推手。高校网络信息和观点不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传播给大众,而且在大众中比较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促进高校网络议题的进一步发展。在高校网络舆情整合演变过程中,高校网络意见会出现波动并整合,高校网络参与者在网络议题互动中试图以自己的立场及或作为利益关联方发言,努力争取媒介话语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相似观点在交锋中形成意见整合,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主体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能力和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同态度,直接决定其不同的处置措施与网络舆情的趋势与后果。
2.高校网络舆情主题由利益维权向治理主张演变,促使学生思想倾向逐渐政治化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演化是一个由关注自身切身利益逐步向政治治理主题过渡的渐变过程,是大学生网络诉求变化与思想动态变化随着网络舆情主题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变化与网络舆情主题刺激度强弱正相关,刺激度强,学生思想内心震撼越强,形成极端思想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主题的演化通常是一个从具体利益到抽象的治理主张转化的过程。高校网络舆情的往往起源于身边的利害事件,如奖助学金评定、学生住宿条件、食堂卫生情况、考试违纪处分、招生就业问题等,逐渐转向为对学校管理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讨论,学生思想的变化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利益到抽象政治。主题演化不仅是旧主题向新主题的转换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增强舆情主体活力的过程,随着主题讨论的不断深入,网络参与主体的活力会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波动会不断加剧,不满的、负性的情绪开始充盈其中,学生思想标准开始混乱,价值取向趋于模糊。网络主题演化是一个多元化趋向于集中的竞合过程。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时,大学生积极参与焦点话题的讨论,各种思潮、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以及公民道德规范的言论都能在网上自由生成与发展,主题涉及的内容多元复杂,各主题舆情之间互相经过激烈斗争、优胜劣汰,就会相互渗透与整合。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对高校舆情主题演变的预测监控,并充分利用“两面理”(包括正、反两方面的道理)的态度,让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在冲击中成长、在辩证中成熟。
3.高校网络舆情由多元分散主体向少数领袖聚焦引起学生思想观点极端情绪化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被影响对象,根据其在网络舆情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可将其划分为发起者、推动者、意见领袖等三个主要舆情主体。(1)网络舆情发起者———问题式讨论随着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现代大学生在遇到不公平事情时,会通过网络自由表达思想情感或寻求帮助、发泄不满,当有同感的一些人挤进来一起讨论、分享、传播某些负面议题时,就可能由此引发网络话题,导致舆情初现。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维权者的不平心理,鼓动其将事态扩大化,实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2)网络舆情推动者———放大式引导网络搬运工从首发媒体上获得的资料、评论、新闻把它转载、转帖或者扩散,促使网络点击率骤然提升,学生的思想情绪被刺激,舆情初步形成。而其中的网络推手则通过信息加工,故意单边放大或炒作事件,混淆大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思想偏激,加速议题蔓延[6]。(3)网络意见领袖———主宰式引导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对广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发主题帖,以“宣言”式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学生意见领袖积极扮演鼓动者的角色,凭借个人魅力,用犀利的语言博取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群体情绪不断受到感染和冲击,形成“压倒一方”的舆情声势,促使部分学生心中的负能量不断积累和放大,有可能暴发侵犯性行为。在高校网络论坛主体关系中,大部分参与主体既非意见领袖,也非特定目标的推动者,只是整个网络群体讨论中的被动盲从者,但他们往往在意见领袖感召下通过盲目跟帖、转帖、置顶等行为,客观推动整个网络舆情的扩大化。而网络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大多以少数思想活跃、组织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为主,容易形成校园网络舆情制造的核心主体。因此,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引导,具有特别重要的网络治理价值。
二、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的教育引导机制
根据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以及它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各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舆情管控机制,分阶段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科学预判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重点关注舆论领袖的教育引导,保证大学生在安全稳定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与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多重规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网络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努力避免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促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分阶段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在舆情孕育形成期,所有的信息员必须时刻关注BBS论坛、QQ群、网络社区中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与焦点,迅速获取舆情中一些带偏向性的问题和思想,详细分类汇集,定期仔细地进行分析与预测,挖掘出舆情中的潜在突变性因素,采取得当措施,努力把舆情消灭在孕育期。在舆情扩散爆发期,学校舆情信息收集监测机制全天候运行,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排查校内论坛、微博、高校贴吧、门户网站等媒介,筛选、甄别、梳理舆情信息,综合考虑舆情信息的数量维度、集中维度、显著维度等各方指标,捕捉一些迹象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迅速追查舆情的源头及其真实性,果断采取处置措施,有效分化跟风学生,阻止舆情上升扩大,引导舆情良性回归。在舆情冷却消亡期,校方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舆情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各方观点,形成自我判断,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信念。同时,对可能进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实施有效监控,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上的变化;采取开辟网络留言板,发帖审核等制度,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尽可能过滤掉消极言论,对敏感信息及重点人员的言论进行密切观察,以免舆情复发或朝新的方向蔓延。总之,在网络舆情演变各阶段,高校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扩大、畅通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校长信箱、网上信访之窗、校长接待日制度和社团组织等途径,合理地表达他们利益诉求,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一些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要事先做好解释工作,努力赢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的不良情绪有“出气口”。
2.科学预判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演化预警是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密切相关,网络舆情主题的演化实质上就是大学生相关生活、学习、就业诉求的不同层次的反应。高校舆情监控专家及思政工作人员要对所收集到的各类舆情信息及其主题进行敏感度评估,采用外在趋势判断法与内在因素判断法相结合的方式,分议题类型、情绪强烈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分级分层挖掘主题变化与大学生思想变化之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律,预测其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从各种混杂的信息中捕获学生的真正需求,适时准确把握主题演化的脉络,从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动态疏导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舆情处理结束后,学校管理者还应对舆情进行深度研判,对高校网络舆情运行的规律性与控制引导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以后的舆情预警工作中借鉴。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往往是矛盾的,但时效性是第一位的,准确性是第二位的。准确的预警在于占有大量有用信息,而信息的占用、甄别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要牺牲掉时效性。因此,必须在确保预警时效性的要求下努力提高其准确性。
3.重点关注意见领袖的教育引导高校网络舆情主体演变规律表明学生“意见领袖”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起着决定性主导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网络舆情引导功能,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和思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努力及时发现网络学生意见领袖、迅速培养有能力的潜在学生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有效引导发起者、推动者和旁观者的思想动态,推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朝着正面方向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使用,敏锐洞察、挖掘学生网络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态,及时解释疑惑、传播高尚道德;利用网络工具跟学生交流,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为学生提供良好服务和权威信息,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重视对意见领袖的培养,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承担跟踪监测、报告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与网络舆情演变趋势及其异化信息的任务,以此正面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从而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其次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强化学生“意见领袖”的教育管理与思想引导,牢牢把握主流舆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教育,创办大学生喜爱的参与度高的BBS论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培育正面心态,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为此,必须努力强化学生“意见领袖”的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政策法律水平与道德修养,观察跟踪他们在网络中的言论以及与其他网络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促使他们在网络中积极主动地向广大学生传播正能量,实现高校对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使“意见领袖”的工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总之,在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甚至破坏力。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高度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及其对高校稳定的影响,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不断提高科学监控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协调处理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预先防范或积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确保大学生在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健康成长。
作者:吴彩虹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信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