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探究范文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探究

摘要:高校是接受并传播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由于高校学生这一传播主体的特殊性,使高校网络舆论体现出其新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对促进高校网络舆论的和谐稳定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引导机制

1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空间已经变成了人类第二生存空间,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人数已经突破了7.72亿,普及率占了55.8%,而亚洲平均水平是46.7%,全球平均水平是51.7%,可以说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网络作为当今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与舆论信息的放大镜,是现实舆论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互联网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并成为当前网络群体的主要参与力量,是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我们比较熟悉是就有“我爸是李刚”“芙蓉姐姐”等起源于校园网,并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并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大家的舆论。高校网络舆论的话题十分丰富、内容也比较复杂,而且观点个性化、多元化,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了解与准确掌握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论情况,分析网络舆论的当前特征,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引导机制进行研究,从立法方面给予完善,同时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以更加从容面对、科学处理网络舆情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2新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

随着通讯技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普及发展,网络舆论表达的形式及渠道得以不断拓展,而高校是接受并传播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由于高校学生这一传播主体的特殊性,使高校网络舆论体现出其新的特点。

2.1传播速度快

高校学生网民数量庞大,网络技能先进,工具设备及软件应用多,且上网时间充裕,学生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一出现热点焦点,便得以在高校学生中快速传播。当前新媒体广泛传播,高校学生凭借智能手机及各类应用软件,便可快速便捷地关注信息,传播信息,网络的交互性越来越强,使得网络舆论得以快速传播发展。

2.2传播方式多

当前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各种新兴传播媒介不断推陈出新,高校学生可即时关注到各类热点重点,并通过微信、微博、QQ群、贴吧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分享,甚至将诸多校园突发事件作为第一手资料,借由形式多样的传播媒介进行,促进高校网络舆论传播方式的升级。

2.3舆论内容丰富

网络信息本身具有海量性和交互性,而高校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的学科领域,其思维活跃、猎奇心强,对各类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各有侧重,这使得高校网络舆论体现出丰富多元的特点。加之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比较明显,各种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种多样的网络舆论不断涌现,使高校学生的视野及认知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舆论的内容。高校学生是较为特殊的舆论传播主体,介于成熟和不够成熟之间,其三观的形成尚未完善,极易冲动,好奇心和同情心强,但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网络舆论的感情色彩强烈,缺乏理性思考,极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冲击和影响,若是被不良之人进行利用,将威胁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安全,这就需要结合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高校网络舆论的和谐稳定发展。

3新时期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

3.1优化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构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人作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的核心,对各种情况有着最为直接的执行力。因此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方面,可以安排一位领导人员具体分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再安排一位舆情信息员管理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每天或者每一周依照部门对网络舆情给予分类整理。根据每一个部门的状况,给予清楚明了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并向每个职能部门快速反馈。其次是建立高校具体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包括设立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和网络舆情反馈组。领导小组一定要有预见性和合作精神,并且还要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具有远见思想,可以有效对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与应对工作。二是构建全面的协调机制。高校作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方,一定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把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明确清晰,构建全面的组织保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联动与分工协作,并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体系,安排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并配备网络舆情工作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三是优化舆论危机应急机制。高校与相关部门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针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类型和特点,将高校网络舆论分为几个等级,即一般级别、较大级别、重大级别、特大级别,并拟定切实可行的判断标准和分级预警应急机制,使高校保持对舆论事态的第一时间知情权。成立校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为高校对舆论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步骤和程序,对有可能诱发高校网络舆论的信息构建起预警档案,并尽快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应对准备,一旦出现突发重大的舆论事件,需充分调动并整合多方力量,科学应对,有效处理,运用技术手段,遏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和发展。

3.2强化高校网络舆论的长效引导机制

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在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中,通过强化长效引导机制,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舆论氛围,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水平、法律意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走势和方向。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切实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借助网络优势,监督并管理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开展网上宣传、评论等,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并掌握好网络舆论发展动态,维护网络舆论环境的安全和谐,对于不文明的网络行为予以警告、甚至处罚等,同时将优秀文化瑰宝进行整合,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从正面进行宣传和引导,形成良好的高校思想舆论氛围,激发高校学生的正能量,使高校网络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根据网络舆论的自身特点及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普法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媒介素养和网络伦理道德,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明白在网络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内化的视角自觉地对不良的网络信息和行为说不,从而在互联网上浏览转载信息时,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良好的法治和职业操守认识引导网络舆论。

3.3把握引导的艺术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基础上,对政治、政策、法律等进行正确解读,秉承良好的价值、风尚、力量、科学层面,把握好引导的艺术,运用有效的引导技巧,以实现事半功倍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一方面,舆论引导的表达方式应体现公正客观、全面兼顾的原则,规避过于偏颇、激进的方式,以提升舆论引导的成效。可借助新闻评论、报道等传统大众传媒的手段,进行舆论的引导,将引导的观点及方向融汇到事实之中,呈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审时度势,把握舆论引导的有利时机。新时期由于各类信息的井喷式发展,媒体本身易忽略调查基本事实,而去盲目地迎合非理性的网络意见、表达观点,这显然不够理性和客观,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部门需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审时度势,以理性和客观地态度应对媒体,仔细辨别网络材料的真伪,把握舆论引导的有利时机,快速、慎重地予以回应,使高校网络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结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地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其网络道德自律能力,才是高校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内驱动力与长久保障。总而言之,首先要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和形式的认识,踊跃构建起全面的网络舆论热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来分析、辨别和与断不同种类的网络信息。其次强化引导制度。引导制度的构建,可以从说服和设置议程两种构建。说服可以采取以传递信息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改变接收者的态度与行为。议程设置可以先选择若干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参与,这样可以生成网络舆论兴奋点,让网络舆论参与者改变其以往的情况,这样可以向着预期进行。最后是构建网络舆论领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晏齐宏.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5).

[2]陈超.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

[3]吴岳衡,文兰.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管理与引导研究[J].科技视界,2017(4):52,73.

[4]廖中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0):373.

[5]刘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机制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6):100-102.

[6]李伟东.论新媒体背景下的校园网络舆论引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6).

作者:王凌菲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