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审判活动的网络舆论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网络舆论对审判活动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理性的舆论会对审判活动施加场外压力,影响了法官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和严肃性,而且舆论本身存在被恶意煽动的风险。
(一)网络舆论的价值取向是道德而非法律网络舆论的价值核心和取向是社会习惯和内心道德,追求的是借助网络言论的汇聚和表达反映自身所处阶层和群体的价值诉求。这就决定了其关注的热点是与其利益相关的案件,评价标准是道德,具有重实体轻程序、重报道轻证据、重义务轻权利的特征。而法院审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特征,诉讼时效、疑罪从无等规则与社会习惯和道德有较大的差异。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工作会有冲突的根本原因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区别,而道德的标准通常要严于法律。若法院将过多的道德因素导入审判中,可能会从根本上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二)网络舆论本身存在被劫持的可能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具有非理性、不稳定特征的社会存在,既可能自发形成,也可能经人诱导产生。通过操纵网络舆论,可以起到博取同情、制造仇恨、甚至对法官进行道德绑架的作用。只要有专业性较强的策划文案和充足的运作资金,“秦火火”等网络推手可以在社交网络用户群中植入先入为主的理念,从而抢占话语权。相比于坚持证据为王的法庭规则来说,网络舆论的规则无疑要随意的多。在“李某某案”中,双方的律师等通过博客、微博等方式,相互揭露隐私,在庭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2]显然,双方律师都已意识到,控制了网络舆论,就控制了道德的制高点。赢得舆论战甚至比赢得法庭辩论还要简单高效。
(三)审判工作存在迎合网络舆论的可能许身健教授表示,我国法院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舆论对审判结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有时舆论甚至决定了审判结果。[2]从法院的视角来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法院的价值取向,而社会舆论无疑是评价法院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法院不可能不考虑判决作出后的社会影响。“张金柱案”中,有人发出张金柱死在媒体手里的哀叹。[3]“药家鑫案”中,药家鑫的死也被认为与民愤强烈有关。[4]而“许霆案”则比较典型地体现出网络舆论对于审判结果的影响力。在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开的情况下,敏感案件的判决非常容易成为民众讨论的焦点。法官出于避免被热议的避害心理,也会在技术上对判决作一定的技术处理,倾向于作出不那么激进的判决。
二、审判活动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新媒体条件下,审判活动与网络舆论犹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基因链条,审判活动受到网络舆论作用的同时,也深刻地对舆论产生牵引与修正的作用。
(一)审判活动可以引导网络舆论的产生随着媒体传播速度的加快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案件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如李某某案、案、药家鑫案、吴英案、胡斌案、邓玉娇案等,在自媒体中,民众已经不再满足于阅读消化官方宣传的信息,而更愿意自行挖掘案件周边的信息,人肉当事人的相关背景,从而对案件得出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往往庭审刚刚结束,官方的信息尚未,各种微博转发的消息及评论已经铺天盖地而来。相比于以往,舆论已经不再唯报刊、电视的马首是瞻,而是更关心审判活动本身。
(二)审判活动能够修正网络舆论的偏失媒体对舆论的放大功能需要两个环节:一是事实和意见的选择和集中;二是事实和意见的扩散。在放大与扩散中,极有可能产生扭曲或变形,从而偏离正义和良知的轨道。在“胡斌案”中,媒体和网民对公安机关“70码”的说法产生了广泛的质疑,不愿再考虑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也不区分其是故意还是过失,强烈要求严刑重判。[5]2009年7月20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顶住压力,依照交通肇事罪判处胡斌有期徒刑3年。判决公开后,网络受众和媒体对于法官的论述说理渐渐表示接受,舆情得以平息。
(三)审判活动对网络舆论有教育作用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裁判文书是法律最直观的体现,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亲眼看到一个判决胜过参加十场报告。网络现在是民众接受信息最主要最快捷的方式,让审判活动和裁判文书在网上大量公开,无疑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壁垒,让法律的规则和意识迅速传播。“辛普森案”是美国民众对于无罪推定规则最生动的教案,而2013年“案”由济南中院在微博上的直播也得到了广泛的转载,这可以有效提升受众对于法律的理解。
三、建立审判活动与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
审判活动与网络舆论虽有冲突,但在对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上和对法治秩序的构建上有共同的目标,两者不必时刻保持对立,只要适当加以协调和博弈,仍有相互形成良性互动的可能空间。
(一)法院应对网络舆论保持宽容总体上看,网络舆论对于法院工作的关注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资源,而非破坏性的外力。法院应充分借助网络舆论的监督功能,主动接受网络舆论的监督,建立舆情的阅评和研判机制,积极采纳其有益的建议,并用适当的方式让热心的网民参与到案件的庭审过程中来,实现审判过程的更加透明化。当然,对于网络舆论的意见,应当仔细甄别,避免过于情绪化和不合理的意见产生影响。对于网络舆论中的不同声音,法院应当保持足够的宽容,只要不构成违法,不会对案件的正常审理产生直接而迫切影响的,就不必加以限制,避免法制专横。
(二)法院应当继续推进司法公开长期以来,法院在网络舆论中处于弱势和被动的地位,信息的滞后和不充分导致信息壁垒长期存在,进而为虚假信息、错误理解,甚至行政干预留下了想象空间。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法院在舆论中的被动境地,使法院变成一个有效信息的者,通过大量真实信息的消除公众对于法院的神秘感,减少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其对行为后果的可预测性。另外,法院在裁判文书的撰写中,在审判信息公布的同时,都应当加强说理性,注重对处理理由的解释,必要时由专人作出释明,减少公众的疑惑。
(三)网络媒体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我国网络媒体现在仍处于局部监管真空的状态,相关配套的监管措施并不到位,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仍然屡屡发生。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和法律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通过行业自律和自我督查的方法,从制度上避免对于尚未审理终结的案件的预测性评论,营造尊重法律、信赖法院的氛围,减少不实信息的和传播。对于律师或者其他诉讼人,应限制其对于涉案信息的、预测和评论,防止其借助网络舆论干扰审判。立法和行政部门应当加快网络媒体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和规章加强规制,对于故意制造、传播虚假涉诉信息的,及时作出处罚。
(四)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养成大量的公开的正确判决和持续的舆论关注是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高效途径。当前我国网民对于审判工作的关注度和表达愿望都很强,但是受限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其法律意识和意见表达能力尚不够高,往往只能代表特定群体的态度。[6]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网民范围的扩大和知识传播的提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社会法律意识的培育养成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法院应当继续源源不断地作出可信度较高的判决,通过网络予以公开和传播,借助网络舆论对网民进行法制教育,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网络舆论对于法律问题的认识水平和意见表达能力,为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王慧谢禅单位:烟台大学博兴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