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普通高中网络技术教学质量提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目前,现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点。为此,笔者以实验为突破口,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网络技术理论知识,顺利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一、科学设计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1.实验项目的设计。(1)实验1为硬件结构与板卡拔插。(2)实验2为双机互连(一)———网线制作(直通线的制作)。(3)实验3为双机互连(二)———网络协议设置。(4)实验4为多机互连。(5)实验5为不同网络间的互访及DNS设置。2.实验时间的安排。笔者将网络技术基础内容设计为13个学时,其中的理论课为6.5节,实验课为5.5节,单元测试为1节。
二、创设合适的实验环境
1.改造多媒体机房。将56台计算机分为8组,每组7台,即可容纳56人以下的班级进行网络实验;在靠墙的地面上安装了可关闭电源的插座(带有保护装置)。2.准备实验器材。结合校情以节约为原则,购置了压线钳(10把)、网线(一箱)、水晶头若干(按每人两个计算)、线标、实验器材栏(7个)等材料;选择已报废的机器让学生认识硬件和练习拔插;选择已淘汰的机器供学生安装硬件及软件。3.每组提供两台计算机,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进行网络配置,并将硬盘保护卡设置为“手动还原”模式。
三、精讲实验项目
1.实验1(硬件结构与板卡拔插)。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掌握基本的硬件组装技巧。利用实物投影仪帮助学生识别硬件(如网卡、声卡、显卡),演示板卡的安装方法;利用录像或文字阅读材料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组装“电脑”的技巧;指导学生分组拔插硬件。2.实验2、实验3(双机互连)。将两项实验组合起来以完成双机互连实验,该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硬件连接,也要进行软件配置。网线制作可由学生抽签决定(直通线或交叉线)。当网线制好后,利用网线实现双机互连并进行相关操作。该实验增加了实验的探究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对于软件配置,笔者建议学生参考教材进行设置。这一模式允许学生质疑,并借助IP地址理论课解决其实验中的疑问。3.实验4(多机互连)。实验目的是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如同质设备用交叉线相连,异质设备用直通线相连;IP地址的概念及特征等。同时,以此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协调的能力。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IP地址,了解IP地址的分类,可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增大实验难度,体验B类及C类地址的设置方法,并体验工作组名对于网络设置的意义。4.实验5(不同网络间的互访与DNS设置)。用动画演示的形式将网关概念引入课堂,讲解其工作原理,让学生体验网络间的互访;尝试访问对方网络,获取上网“锦囊”,再直接设置DNS连接因特网。接入因特网的方式笔者只介绍了局域网接入,若有时间,还可引导学生采用模拟接入方式,即增加实验6(虚拟软件模拟家庭组建局域网并接入因特网)。
四、教学反思
在前三项实验做完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写出每次实验的注意事项,能熟练掌握知识点。学生认为,尽管网络技术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但由于加入了动手操作内容,就使得课堂有趣、新颖、实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此外,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提供更多的实验时间,以保证每个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这样就能进一步凸显实验的探究性。笔者认为,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兴趣;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实验为突破口,能够提高普通高中网络技术教学质量,符合新课标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余晓珺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