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舆论传播论文:传言舆论的网络传播评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张敬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新渠道
在网络社会之前,谣言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经由人际传播而流传的。人类进入网络社会之后,网络似乎便成了谣言生长的温床。媒介技术使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及交流方式等都有着极大的改变。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互动性、复制性、便捷性更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强的生命力。
本次调查抽取成功访问广州市年满18周岁的市民305位,其中男女比例为47.5:52.5,接近1:1的比例。调查覆盖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各个教育程度的公众,主要集中18-24岁、25-29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访者总数的96.1%。调查中被访者获知印象最深刻的公共事件谣言信息的渠道分析数据显示,网络是最主要的得知渠道,选择此项的人数比例为75.1%,另外通过听身边的人提及而获知谣言的人数也达到52.5%,说明网络和人际交往是人们得知谣言的主要途径。表1统计数据表明,公众对于谣言的获知渠道各不相同,但相同之处在于,网络是各种谣言传播的第一渠道。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的匿名性、复制性等特点,网民的猎奇性、参与性、从众性等特点都为谣言在网络上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网络谣言的传播心理
前面已经提到谣言的模糊性是谣言得以传播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今天网络社会的到来使信息更加繁杂也进而加剧了谣言的模糊性。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传播广泛性等特点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着便利条件。而在对网络谣言的辟谣上,新的辟谣方式如,人肉搜索、谣言粉碎机、微博辟谣等新的方式应运而生。那么受众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来接收并传播这些谣言信息的呢?
此次调查中,44.9%的受众向别人提起过谣言,21.0%的受众好像有提起过。而在提起的原因上,74.5%的受众出于纯粹是与他人交流的话题,28%的受众出于提醒他人,而发泄情绪(不满、愤怒、恐惧)和随大流的分别仅占11.5%和11%。由此也说明谣言传播心理的不确定性,人们往往更相信自己具有分辨谣言的能力,而传播谣言只是为了娱乐或作为谈资。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动物,从众心理也往往会带给人们相信谣言的压力。当周围的人都相信某个谣言时,个人很难不随波逐流,以证明自己与周围人的一致性。而这种从众心理往往亦导致谣言传播的猖狂。
谣言的舆论引导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认为,性格,是指在社会和历史因素或多或少的作用下形成的个人驱动力和满足需要的结构,即个人用来接触世界和他人的一种“套路”。而社会中的个体是借助适应而非创新来对待生活。他将社会性格分为:传统导向型、内在导向型和他人导向型。他认为:“所有他人导向性格的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均把同龄人视为个人导向的来源,这些同龄人无论是自己直接认识的或通过朋友和大众传媒简介认识的。”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个人与外界、与自身的关系都要以大众传播的流通为媒介。我们从传媒获得的信息大大超过直接从人际交往中所得到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尤其是大都市中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都受到传媒的极大影响。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他人导向究其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媒导向。”
当代的舆论引导特征属于他人引导型,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就代表着社会学意义上的“他人”。大众媒体自身具有的权威性的特点,其传播内容是公开的、广泛的,往往同一内容会被多个大众媒体报道,如此便就造成报道内容的雷同以及在时间上的持续。这种多次的提示和强调便很容易被看作主流意见。根据德国舆论学家诺埃勒•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时,如果自己赞同的观点得到广泛支持和欢迎,他们会积极的对意见和观点进行传播和扩散。相反,如果某一观点或意见很少人理会或支持,即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由此,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则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现象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之时。“于是,大众媒介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
但“沉默的螺旋”无形中揭示了媒介控制舆论时发生的公众意见双面性的特点。“即公开多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并不是一回事。”本次调查中,媒体对谣言澄清行为的满意度调查表3显示,近半数被访者(42.5%)表示“不好说”,表示满意的人数比例为28.5%,不满意的被访者比率则为29.0%。说明媒体在事实真相的澄清上成效不高,好评度较低,尚有很大进步空间。
结语
谣言之所以产生并得以流传的原因在于人们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而造成对事件的各种猜疑和误解。因此,大众媒介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给予公众合理的引导,对于谣言的消解是十分重要的。网络信息的冗杂,更增添了谣言信息和辟谣信息的模糊性。这一方面提醒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恶意的信息所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及时提供谣言事件的真相,做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因此,媒体及相关部门在对谣言的澄清问题上,不仅要及时的告知公众事件发展的情况,更要清晰透明地传达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