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 要:融媒体时代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渠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样如此。融媒体时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很多新途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积极影响、面临的困境和创新途径等方面对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融媒体;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策略
一、引言
融媒体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要想获得创新发展,要积极更新文化信息的传播理念,并合理借助融媒体平台,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
融媒体并非一个具体的实体媒体,其是一种能够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进行整合,促使媒体功能和价值获得进一步提升的新模式。而传统文化是在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中,逐渐汇集而成的可以反映出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文化,其能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内涵。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则可以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扩大了受众群体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拓宽了人们的交流途径,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融媒体平台上,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融媒体出现之前,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止步于高中教育阶段,但随着融媒体的出现,这一困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更多青年群体愿意在媒体平台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如,在目前很火的抖音平台上,就有很多古风博主,他们通过优美的古装造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服装文化。[1]再比如,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借助了融媒体时代的优势,用全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着传统文化,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传播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到了充分融合,这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并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目前动画、短视频、影视节目等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社会普遍性。另外,随着传统文化在多元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他们借助融媒体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并通过更加新颖、快速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目前国漫崛起,在国漫中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传统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随着国漫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阅读碎片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热门的阅读方式,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找资料,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脑筋。[2]另外,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更加追求阅读效率,而传统文化通常是以古文形式呈现的,与目前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使得很多人在阅读时不会优先考虑传统文化的类型。但这种碎片化阅读对于读者而言只能是一时的“充饥”,并不利于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了解,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误读扭曲传统文化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得信息资讯的途径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与此同时,“消费主义”文化倾向也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人们在浏览信息资讯时,会自然而言的关注其中热度最高的。并且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一个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价者,而有些用心不良的人,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往往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和扭曲。在现在的社交平台上,就有一些自由媒体人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对传统文化或习俗进行恶搞,拿自己的“无知”当成“有趣”,这一行为给传统文化的严肃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网络管制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下,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由于针对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的更新周期时间过长,导致现阶段新媒体信息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在新媒体时代下,每天都会有海量信息发布,而在这些信息中伴随着大量的负面和虚假信息,给大众的思想行为带来误导[3]。融媒体环境的复杂,再加上网络信息管制不足,给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同时也影响到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另外,还有部分不法分子,还会在采取不正当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恶意传播,导致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恐惧心理,进而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四、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
(一)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
在融媒体时代下,涌现出了各种新媒体平台,并且这些平台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优势,通过微信、微博和网站等多元化平台,提升传播范围和速度,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促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有着更好的传承。[4]首先,在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之前,相关人员应对当前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并将传统文化与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精炼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众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可,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其次,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比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文化部门可以组织线上美文征集评选的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项和奖励,促进新生代群众与传统文化的交流;最后,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价值。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做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和传播工作,充分凸显传统文化的世人的教育价值。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在新时期下,传统文化已经无法对社会大众产生吸引力,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借助融媒体平台和媒体工具,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中,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促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接轨。比如,在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虚拟仿真技术、动画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其中,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如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等,进而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队伍中。[5]另外,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也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的优秀电视节目,打造精品传统文化传播类节目,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再创造和加工,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这样可以便于大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进而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借助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首先需要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将传统文化科学的植入到社会系统中,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激发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首先,相关部门可以与学校合作,并通过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在路牌、车厢、公交站、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和海报,让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后,相关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并借助融媒体技术,研发和设计出更多具备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并投入到市场中,进而为传统文化带来更加广阔传播效应。
(四)构建传统文化传播产业链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除了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外,还需要积极构建和完善传统文化传播产业链。[6]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明确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向,并通过对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传统文化消费、传统文化节目输出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为了保证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和分析大众对于现阶段传统文化的需求,并通过电视节目、微信推文、微博宣传等方式,向大众精准推送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在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拓宽大众与传统文化交流互动的途径,提升传统文化的讨论热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下,涌现出了多种形式的媒体,并诞生很多新的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种类。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针对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具体分析,并充分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优势,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为其赋予时代特征,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作者:王译莹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