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跨文化传播与侗戏传承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侗戏,是侗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南部侗族方言地区,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较为盛行,对于文化交流以及跨文化传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重点以侗戏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侗戏的传承发展历程,然后又分析了当前侗戏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探讨了如何促进侗戏跨文化传承发展,希望对于未来侗戏发展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侗戏;传承;跨文化传播
一、引言
侗戏作为侗族戏剧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侗族人民喜爱,在侗族传承发展中表现出了多方面的作用价值,不仅仅可以增进侗族人民团结,还可以在文化交流以及教育方面得到有效应用。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侗戏作为比较重要的一类文化,如何促使其适应时展形势,得到较为理想的传承发展,成为当前侗戏研究的重点所在。在侗戏的传承发展研究中,跨文化传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立足点和研究方向,应该促使侗戏可以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得到有效践行,进而实现侗戏的传承和发展。
二、侗戏传承发展历程概述
侗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朝,在1830年左右由贵州黎平县茅贡乡腊洞寨的侗族人创造,当前比较受认可的侗戏创始人为吴文彩。随着侗戏的产生和流传,侗族地区的文化得到了理想发展,在侗族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侗戏的发展和传承中,其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同样也受到了花灯、采调以及桂剧的影响,早期就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跨文化发展和交叉影响。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侗戏其实就是来源于汉戏,是汉戏跨文化传播的结果。在侗戏的传承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在1910年前侗戏的传播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传播和开展方式为改编汉族传奇故事,比如当时比较受欢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金汉烈美》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早期侗戏改编作品,为侗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从20世纪10年代到60年代间,侗戏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品同样也越来越多,并且已经逐步转入侗族内部自身作品的编制,不再单纯改编汉族传奇故事,比如《珠郎娘美》就是侗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艺术性更强,对于侗族文化发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特殊时期,侗戏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了影响,在徘徊曲折中缓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侗戏的发展进入到了崭新的时期,创作以及演出都得到了较好发展,传承以及传播效果比较理想,出现的经典作品同样也越来越多。发展至今,侗戏自身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代表作品越来越多,演出也越来越成熟,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比如当前侗戏尚没有专业的戏班,绝大部分戏班都是由爱好者自行组建,如此也就难以形成较为理想的传承和发展效果,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侗戏依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侗戏的跨文化传播是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向,应该作为未来侗戏发展的重要研究目标,为侗戏传承提供新的途径。
三、侗戏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
侗戏虽然在当前我国现阶段发展中遇到了较为理想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想要实现较为理想的跨文化传播,同样也面临着较多的制约因素,这种制约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侗戏自身层面,同样也和外界各相关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应该予以全方位分析。
(一)侗戏自身制约因素对于未来侗戏跨文化传播发展而言,侗戏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影响了侗戏的发展,首先侗戏的戏班子都由民间爱好者自由组织,没有专业的团队;戏班子的资金都有民间群众捐款支付;侗戏的表演服装都是民间服饰为主;侗戏的表演较为简单,身段少;过于冗长和单调,重复内容比较多;舞台的物美简单朴素;乐队的乐器单一;唱腔均由民间唱腔为主,只有戏腔和哭腔两种等等,这都成了侗戏的发展的障碍,导致侗戏受众人群少的原因之一。从当前侗戏演出人员方面来看,因为喜爱侗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侗戏演出又缺乏专业的组织和引导,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侗戏在演出方面缺乏足够的人员支持,仅仅依靠自由参与的各个老年人,很难为侗戏的传承发展以及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二)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侗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侗族习俗也被改变,如此也就必然导致侗戏的受众出现了明显变化。比如对于侗族最为传统的“为也”习俗而言,当前越来越少出现,如此也就无法为侗戏的演出提供相应平台,导致侗戏不具备理想的演出条件。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侗族的开放性越来越高,进而也就促使更多的侗族人走出山区,外出打工的人口比较多,如此也就导致很多侗族村寨成了“空心村”,无法为侗戏的传承发展提供较为理想的条件,仅仅依靠村寨中留守的老年人,难以在该方面取得理想成效。当然,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侗戏的认可程度较低,意识不到侗戏的宝贵价值,受到更多新型文娱活动的吸引,导致侗戏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必然也就很可能导致侗戏的传承发展以及跨文化传播受到影响和制约。
四、侗戏跨文化传播的措施
在未来侗戏传承发展中,为了更好实现跨文化传播,必然需要重点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促使侗戏能够获得更多的传承发展机会,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侗戏的跨文化传播,形成较为理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一)充分利用乡村体验旅游侗戏的跨文化传播必然和侗族文化存在密切联系,在传承发展中也需要密切结合侗族地区发展,尤其是针对侗族特有的乡村体验旅游活动,可以为侗戏的跨文化传播提供较为理想的平台。侗族乡村体验旅游可以较好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安排一些侗戏演出环节,进而也就可以促使这些外来游客对于侗戏有所了解和认知,达到较为理想的侗戏传播效果。这也就必然需要针对侗戏的合理设置进行详细分析,促使侗戏能够有效融入旅游活动中去,避免引入过于生硬,同样还需要促使侗戏能够体现较强吸引力,避免引起游客的反感,创设理想的演出环境。
(二)增加侗戏和其他戏曲的融合在未来侗戏的跨文化传播发展中,为了促使侗戏可以更好引起更多人的喜爱,必然还需要针对侗戏自身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解决当前侗戏在演出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丰富侗戏形式和题材,促使其可以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比如针对以往侗戏过于冗杂和单一的问题,应该在未来侗戏发展中广泛吸取其他戏曲的优势,丰富侗戏的表现形式,针对原有重复过多,或者是显得比较冗杂的内容进行删减替换,如此也就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传承发展效果。当然,在将侗戏和其他戏曲进行融合发展时,必然需要重点保留侗戏自身的独有特色,避免在融合发展中失去自身特点,尤其是对于侗戏中蕴含的侗族特有文化以及习俗,需要进行保护和保留,促使其通过更为吸引人的方式予以呈现。
(三)民族文化进课堂侗戏的跨文化传播发展还可以依托于教育渠道,借助于恰当的课堂教学手段,促使侗戏能够被更多人认识和认可。比如在中小学教育中,当地教育局就可以鼓励学校引入侗戏这一教学素材,将侗戏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课程,让感兴趣的中小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了解和学习侗戏的基础上,必然也就可以为侗戏的传承发展以及跨文化传播打造理想的条件,这也是确保侗戏能够持续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作为教育素材走进课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侗戏作为侗族比较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当前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传承发展形势,如何推动侗戏的跨文化传播成为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到重要问题。未来侗戏的创新发展需要首先着眼于自身进行丰富和优化,实现多戏曲的有效融合发展,另外还需要借助于教育途径以及旅游活动推广侗戏,促使侗戏得到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福佳.关于安顺地戏传承发展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5):115-117.
[2]杨和平.口述史视野中的通道侗戏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36(4):58-63.
[3]张春艳,罗永常.跨文化传播与侗戏传承发展研究[J].管理观察,2018(19):101-103.
[4]向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侗戏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7.
[5]陈诚.侗戏的传承与保护之我见[J].戏剧之家,2018(14):46.
[6]黄守斌.小角色与侗戏的当代传承——基于侗族戏师口述的调查与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1):1-5.
作者:杨春念 单位:贵州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