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高铁站的选址、设计、建设与城市区域的科学合理布局、市民出行以及城市的形象建构息息相关。本文对作为城市名片和门户的现代高铁车站进行多角度研究分析,探究其外在视觉形象之下的城市文化传播,对城市的发展及形象建构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城市规划;高铁站;视觉文化;城市形象建构
本文试从视觉文化传播角度分析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站对城市文化及城市规划理念的传播。大众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对视觉所见之物更为敏感。“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现代社会中,观看与被观看的互动行为处处存在,人们处于被视觉文化所包围的巨大空间中。“我们与祖辈不同,是生活在一个人造的世界里。自然已经被文化所取代,这里是指城市及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2]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站不同于传统火车站,后者更注重其实际功用:满足列车接发和旅客乘降。而现代化的新型客运站在满足其实用功能时,也注重车站与当地城市规划的结合,将站房的造型设计融入到城市视觉文化中。火车站这幅“图景”恰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缩影,人们从与车站的一系列互动中领略彰显于车站实体中的城市文化。“当代文化不但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这就是意味着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而深层的‘殖民’。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视像本身,而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3]。所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火车站(高铁站)已不仅是满足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地标和视觉文化缩影。
一、现代化铁路枢纽站建筑外形设计所体现的城市视觉文化
“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主要特征是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汽车等为一体的交通综合体,它特殊的功能性和地标性决定了其和城市各要素息息相通,面对我国铁路运营体系的‘大提速’时代,除了满足铁路枢纽设计本身的复杂功能之外,城市和市民对它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4]现代化的高铁车站在建筑外观视觉设计上已趋向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使车站视觉独具城市个性,诠释地域特色。如西安北站的外观形象融合了汉唐元素,站房外观以西安大明宫含元殿造型为蓝本,颇具古风古韵,符合西安市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其外观造型是对这座城市整体风格浓缩的视觉表达。中国各大现代化交通枢纽站也都在建筑外观上注重对城市的视觉文化表达,如郑州东站的建筑造型融合了后母戊大方鼎和莲鹤方壶等于河南出土的珍贵文物造型,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鼎的外观,被称为“城市之门”。这样的造型同样符合郑州作为一座古都的身份,城市“鼎立中原”的发展宏图也在车站视觉文化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城市规划中的现代化铁路枢纽站布局
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在规划选址上注重与城市整体规划的配合,车站往往选址在城市未来发展新的中心区域,成为未来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物,为未来城市新区的繁荣带来更多客流的集散。在城市日益发展和扩张的语境下,高铁站往往扮演着领头雁的角色。以西安北站为例,西安市的城市发展整体呈向北方向纵深蔓延的格局。城市行政中心北迁,将大型铁路枢纽站建在城市的北部中心,顺应城市发展方向。西安北站的位置处于西安市中轴线最北端的中心位置,这样的建站选址格局凸显出城市铁路枢纽站对城市发展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一般将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我国在城市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中对中轴线尤为强调,在中轴线上布局的建筑往往是一座城市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建筑,例如北京的故宫就处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西安市中轴线贯穿城市南北,在其上有许多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城墙北门、钟楼、城墙南门等。如今,将大型铁路枢纽建在城市最北端的中轴线上,是对古都中轴线功能的时空延伸。西安北站是西安市北端的起点,旅客作为观看者对西安城市文化的凝视将把西安北站作为起始。因此,从城市规划发展角度看,新的大型铁路枢纽的建设担当了城市未来向新的城市区域谋求发展的任务。另一方面,对于大城市而言,新的大型铁路枢纽的建设会分担城市原有区域的压力。交通是左右城市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站在城市新区的拔地而起,会带动该区域的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铁路枢纽站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在其周围会形成商业,住宅,行政等新的功能区域组合。高铁站的修建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将在站点周边形成新的城市人口中心,甚至形成大批新兴的中小城市,促进城市郊区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区域与外界人员、物资交流。
三、现代化铁路枢纽站建筑内外设施的视觉文化传播
(一)车站外部设施的视觉文化表达。
现代化的大型铁路枢纽建设遵从人文主义理念,车站的建设符合人性化要求。从视觉文化角度可以窥见城市现代化铁路枢纽站不同于传统车站建设的观念转向。我国目前的大型铁路枢纽站实行机场化建设多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模式,车站站房前建有高架桥,乘客乘坐车辆可以直达车站的候车大厅门前。候车大厅门前上方往往有较大遮阳棚覆盖,形似机场候机大厅门口。站房外部是宽阔的车站广场,广场上有较多绿化植物,起到了美观的装饰作用。广场相较传统车站扩大使得乘客目光所及不再是拥挤的人群。绿化植物和设置更多垃圾箱使旅客所处的环境更为整洁。无疑,体现于现代化铁路车站的词汇总是“大”、“阔”、“空”、“敞”等,使我们不难窥见新型铁路车站相较于传统火车站在整体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转变。
(二)车站内部设施的视觉文化传播。
现代化大型铁路车站不同于传统车站候车大厅的设计。传统候车大厅往往分隔有许多不同的候车室,候车厅显得密闭甚至混乱。而现代化的车站候车大厅呈现出一片开敞的巨大候车空间,大空间候车区域会使旅客感受到更强的开放性和人性化,空间大使空气流通性更好,视野更为开阔。在这个大空间中排列有大量供旅客休息的座椅,多采用皮质软座,使旅客在候车的过程中更为舒适。候车区域上方的大厅屋顶较大区域都采用玻璃材质,使空间有更好的采光性,同时可以节省更多电能,体现出现代环保节约理念。车站候车大厅依据站台数目设置多个进站通道,进站口依次分立两侧,不同于传统车站候车进站口,可以避免进站拥挤。进站口的电子指示牌显示每个进站口对应的车次信息。现代化高铁车站与传统铁路车站的很大一点不同还在于变“等候式”为“通过式”,即高铁实行公交式运营模式,旅客不必提前很多时间前来候车,多样的人性化设计使得旅客在最大程度实现公交式候车,随到随走,更加便捷。候车大厅的进站口也采用了机器检票,避免了传统车站人工检票的低效率及不必要的麻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和人性化进站。以上进站模式的设置强化了乘客的主体性,无需像传统车站那样,乘客等待检票员的指挥通过数目较少的指定检票口,而可以根据车次信息到对应进站口通过机器进行自主检票。高铁武汉站从候车大厅的设计上更能瞥见公交化候车的高铁模式。进入武汉站候车大厅,便能从前方的空间看到下层的站台,看到列车进出站,这样极具视觉化的设计体现出高铁车站不同于传统车站的诸多理念的转变:站台和候车区域更为一体化,乘客在候车厅便能看到站台的状况。武汉站候车厅的站台层上方还修建了两座观光天桥,旅客可以站在天桥上俯瞰脚下进出的列车,这样的设计使传统的车站候车厅和站台区域的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彰显了旅客在车站中的主动性,也是视觉文化语境中观看者权力的体现。武汉站候车大厅的开敞设计使观看者权力蔓延,不同于传统车站候车厅的设计:乘客在看不到站台及列车的情况下等待检票的时刻。而在武汉站独特候车厅的设计中,观看者的权力得以在开敞的空间中加大,乘客不必在枯燥的候车过程中等待检票,而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感官愉悦。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站的文字视觉表达值得研究。无论是候车厅、站台层还是出站层的指示牌都较传统车站有较大转变。这些区域的电子指示牌多用绿色,从视觉上给人醒目而又亲切的感觉。同时文字采用中英双语标识,方便境外旅客接受信息。候车厅、站台层和出站层的指示牌数目众多,广泛分布,除了因为车站体量大,更是基于人性化理念为旅客及时并清晰地标示信息。车站站台层的设计是一大亮点,不同于传统车站。传统车站采用“有站台柱雨棚”的设计方式,即支撑雨棚的立柱直接立于站台之上,而现代化的高铁车站多采用“无站台柱雨棚”的设计方式,站台柱不占用站台空间,立于铁轨与铁轨之间的空地上,使站台的面积可以更多的用于旅客行走。现代化高铁车站站台为大型岛式站台,地级市及以上高铁车站大都采用12米宽的站台设计,宽度较传统车站站台大很多,加上“无站台柱雨棚”的设计方式,使站台从视觉角度呈现出更为宽阔开敞的状态,站台雨棚面积较大,列车进站如同开进了一个大屋子之中,站台上候车的乘客也无需忍受风吹雨淋。岛式站台的设计方式不同于传统车站:传统车站的一个站台的标识为某号站台,包括两侧的两股道;现代化的一座大型岛式站台则标识为两个站台,每一侧股道即为一个站台。这样的设计可以更清晰的标识站台序号,使乘客乘车的站台信息更为清晰明了。同时,站台高度较传统车站高出许多,使站台与高铁车厢底部等高,乘客进入车厢只需轻轻迈步,无需使用车厢铁梯。现代化大型铁路枢纽多与地铁连接,所以车站在设计上更多利用了纵深空间资源,采用多层设计,包括地面之上的站台层、高架候车层和地面之下的地铁换乘层和地铁乘车层。使乘客无需出站便可轻松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同时,各个空间之间的连接处也都分布有电子指示牌清晰地指示前往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A].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
[2]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9.
[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金京.由长沙高铁站设计解读我国城市发展——“城市大提速”武汉高峰论坛侧记[J].华中建筑,2010(11).
作者:葛恒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