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文本英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范文

旅游文本英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旅游文本英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旅游文本英译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强。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旅游景区的翻译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质量的旅游景区翻译,不仅能够提升景点的观赏价值,激发外国游客的游览兴趣,更能加深其对我国文化的理解,进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苏州园林为例,笔者通过对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等九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进行实地考察,重点研究景区内的公示文本英译,同时也对部分景区的官方网站英文版及其宣传册进行分析。在长达6个月的实地调研中,笔者先后共计走访76处园林景点,搜集语料近20000字。

一、苏州园林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苏州园林是苏州旅游的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承载,不仅担负着向海外游客介绍园林的责任与义务,更要向来访者传达中国古典建筑、园艺、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与内涵。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旅游文本翻译总体尚算贴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汉混杂使用,逻辑混乱,缺乏连贯性某些景点名称的翻译采用意译法,但正文对其内涵的介绍说明却源于音译。由于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过渡,容易使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无法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例如,网师园中有“燕誉堂”。例1:燕誉堂燕:古称玄鸟,象征吉祥,富贵;燕通宴,意为安闲。誉:名声。“誉”通豫,意为欢乐。译文:HallofJoyousFeasts燕(Swallow):calledthebirdofmysteryinancienttime,symbolizingauspiciousnessandwealthandrank.Italsomeans“feast”,implyingpeaceandleisure.誉(Reputation):IntheChinesecharacter“誉”isinterchangeablewiththecharacter“豫”meaning“joy”.这里,译者将燕誉堂意译为“HallofJoyousFeasts”,但在正文介绍中却单独出现两个段落介绍“swallow”和“reputation”的含义。对于国人,从汉字即可明白这是在介绍景点名称“燕誉堂”中“燕誉”二字的含义。但对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来说,很难从字面将“swallow”和“reputation”两个词与“HallofJoyousFeasts”联系起来。例2:立雪堂“立雪”一词源出禅宗慧可雪地断臂立志参拜达摩为师的故事。宋代又有儒家“程门立雪”之说,游酢、杨时拜见先生程颐。程正午睡,游、杨两人站在一尺深的雪中直到程醒来。译文:HallofStandingintheSnowThephrase“Lixue”(standinginthesnow)originatesdeterminedtomakeaformalvisittoDamosoastoaskthelattertobehisteacher.AndintheSongDynastytherewasalegendintheConfucianschoolof“ChengmenLixue”(StandinginthesnowatthedoorwayofCheng’sfamily),i.e.YouandYangstoodintheonechi(1/3meter)deepsnowuntilChengwokeup.例2中,译者在正文中介绍立雪堂这一景点时,英汉混杂使用,对其中“立雪”这一文化内涵的解释结构松散,缺乏连贯性,外国游客读起来如坠云雾中,无法真正体会其所蕴含的求学精神。而旅游翻译最根本的功能与目的就是“让外国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获取相关的文化风貌知识”[1]。

(二)望文生义,生硬直译,文化内涵缺失苏州园林内涵丰富,但由于译者缺乏对这些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重视,望文生义,生硬直译,导致一些园林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出现严重的文化缺失。例3:玲珑馆馆内是有“玉壶冰”横额,取南朝宋鲍照诗“清如玉壶冰”,指环境静洁。ThehallishungwithalongtabletwhichreadsinChinese“JadePotIce”,meaningserenity.TheideacomesfromapoembythefifthcenturypoetBaoZhao,saying,“Itisassereneasjadepotice.”此处的“玉壶冰”实际象征一种高洁的道德品质,指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操。但译者缺乏自己的考察,按中文介绍中“静洁”的意思直译为“serenity”,从而导致诗中的深刻内涵消失殆尽。例4:问梅阁古景点之一。“问梅”一词源出马祖问梅禅宗典故,赞扬大梅山法常弘扬禅宗佛法的故事……Itisoneoftheancientscenicspots,“Wenmei”(AskingthePlumBlossom)originatesfromtheZenBuddhistallusionofMaZuaskingtheZenBuddhistMeiquestions,astorypraisingFachangofDameishanMountainPromotingZenBuddhism……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不需要过多解释,国人便能理解,但外国游客并不熟悉。因此,译者有责任在译文中对其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帮助外国游客理解其中的典故,传达内涵。例4中,景点“问梅阁”背后蕴含着丰富有趣的佛教文化,但译者按照中文生硬直译,且译文中对“问梅”的解释前后不一致,先译为“askingtheplumblossom”,后又说成“ZenBuddihistMei”,导致“问的对象”出现歧义。

(三)建筑特征描写错误或解释不足苏州古典园林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笔者发现,对描写景点建筑特征的翻译常出现解释不足的情况,阻碍了中国独特建筑文化的传播。例5:小山丛桂轩译文:TheSmallHillandOsmanthusFragransPavilion这里,“小山”实际指假山,与译文中“hill”的含义相差甚远,致使外国读者产生错误的理解。例6:耳室译文:Fourauxiliaryroomsatfourcorners耳室一般位于正屋两侧,恰如两耳在人脸的两侧,因而得名。但译文将其直接译为“位于四角的四间辅房”,缺少了中文名称的形象感和趣味性,致使建筑特征不明显。例7:真趣亭,清代建筑,系卷棚歇山结构,具“鸳鸯、四面、纱帽”诸厅特征,雕刻精细,装饰有皇家风格。译文:TheZhenquPavilionwasbuiltduringtheQingdynastyandemploysaChineseroundridgeandhipandgablestructure.ItincorporatesfeaturesoftheYuanyang(MandarinDucks),Simian(FourFace),andShamao(GauzeHats)pavilions.鸳鸯、纱帽等为中国特有的事物,用于描述为建筑形式时,译者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解释说明。鸳鸯成对,故鸳鸯厅为南北两厅;纱帽厅,因其形如中国古代官员的乌纱帽,故名。然而,原文纱帽英译直接取字面意思译为“纱做的帽子”,无形中抹去了中国园林建造的独特风格,不利于外国游客了解园林建造的独特之初,也势必会影响中国建筑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旅游文本英译的具体策略

(一)意译与音译相结合,建立逻辑关联,实现意义连贯“在翻译中,语篇连贯无论是在理解还是在表达,无论是对内容确立还是形式识别,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苏州园林某些景点的名称内涵丰富,仅凭意译不仅难以清晰解释其中深刻的寓意,还使译文内容显得松散,缺乏连贯性;而一味音译又让外国游客觉得晦涩难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对源于汉语拼音的典故保留音译,同时辅以意译进行解释说明,使译文更清晰,以便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使用音译不仅有利于发挥景区内公示牌的指示作用,还能让外国游客从汉语的音韵上体会中国古典园林在命名方面的精妙之处。例如,“真趣亭”这一景点的牌告上就运用了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ZhenquTing(PavilionofTrueCharm)”。这里,将“真趣亭”意译为“PavilionofTrueCharm”,能让外国游客理解景点名称的含义,同时又保留音译,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神韵。此外,使后文对景名源自清乾隆帝所赐“真趣”匾这一历史典故的介绍也显得自然流畅。

(二)灵活变通,补足文化缺失内容苏州古典园林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装饰及花木叠石等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们的信仰、思想、志趣、心态等,“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准确传达出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如果原文理解或表达有误,译者有责任对译文中的错误进行改正,向目标读者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以弥补文化缺失的内容。例如,将玲珑馆中“玉壶冰”的含义改译为“virtuousness”。“翻译中经常被忽视的是对原语的历史文化分析。[3](P100)”王佐良先生曾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对于旅游资料中涉及的人名、朝代、诗词歌赋和典故,可通过增译补全信息来帮助外国游客理解,并唤起他们的游览兴趣。例如,上文“问梅阁”的典故翻译,若能增加适当解释说明,补充文化缺失的内容,目标读者势必能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建筑特征明晰化旅游景点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与其建筑特征及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旅游文本翻译时,译者应对建筑特征进行巧妙处理,准确、生动地传达景观的文化内涵。例如,假山作为园林的灵魂,不仅施法于自然,而且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译者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的译文,积极引导外国游客关注东方特有的造园艺术,而非如“小山丛桂轩”译文一般,将“山”随意译为“hill”,既与事实相悖,又模糊了假山的特征。“意义的转换必须包括语言文化信息所包含的尽可能完整的特色与内容。否则,意义的语际转换必然是不完全的。”上文例6中,“耳室”的翻译仅仅点明了其作用,却未充分体现其建筑造型的独特,因此,建议改译为:Four“ershi”(“earrooms”)atfourcorners(Fourauxiliaryroomsareplacedonfourcornersaroundthisbuilding,whicharesimilartopeople’searsontheirheads)。除注意翻译方式外,还要注意行文规范——斜体、标点、拼写和语法。一方面,译者对翻译工作态度严谨,责任心强;另一方面,景区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对公示牌制作人员的监督,重视校对工作,避免因校对、书写、印刷过程中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翻译错误。

三、结语

旅游文本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文化传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准确合适的翻译才能保证文化信息的有效输出。翻译中,译者要牢记责任与使命,在译本中充分体现景点的特色,展现中国文化魅力,让外国游客从译文中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认知与文化体验,这对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优 陈灿 王薇 吴燕 单位: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