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构范文

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构

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科技进步与信息传播,另一方面也选择和制约着信息传播活动。实践中的利益分享或利益驱动机制,往往使经济因素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2009年以来,中国数字图书馆陆续在多个地方公共馆开通使用,但读者必须到馆、必须在该馆局域网内才能使用资源的方式已大大降低了数字资源的传播优势。表面看这是知识产权问题,其深层仍然是经济利益因素在起作用。知识鸿沟理论告诉我们: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社会传送的信息越多,横亘于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大。因而,信息接收者的经济力量影响其信息敏感度,从而影响其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符号通常指携带信息的文字、声音、图像、语言等,是人类社会沟通、交流、传承信息的工具,是信息传播的最基本要素。符号需通过编码和解码才能在信源与信宿之间传递信息,当编码解码不协调一致或不在同一套规则体系内进行、不能使传受双方产生共同的含义时,传播就会出现障碍。传播活动双方只有对这些符号具有足够相同的理解,才能完成信息传播活动。数字图书馆拥有的海量资源,大都是由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符号组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符号和读者用户之间建立最适合的解码程序,向公众传播信息做到有趣、有用、有理,使科学信息由抽象的概念逻辑符号体系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大众语言,是对传播者理解科学的深度与驾驭语言能力的挑战[2]。通道通常以图书、期刊、报纸、会议、网络、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信息传递交流的手段和工具,是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传播活动只有拥有通道,才能达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目的。阻碍信息传播、降低传播效率的通道故障有:通道单一、通道间接、通道狭窄、技术落后等。2008年11月开通的欧洲数字图书馆,当天即因访问量过大而数度瘫痪,即是传播通道狭窄、技术落后的表现。公权与私权是一对矛盾,此二者的冲突一直为法学家、社会政治学家所关注。著作权人网络传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数字图书馆的公权力行使出现了尴尬,在保护了著作权的同时,也减缓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区域数字图书馆各成员馆间通过一定的契约和规章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必须科学地制约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区域数字图书馆的顺利运行必须考量联盟和政府之间、联盟和数字供应商之间、联盟和读者之间、联盟和著作权人之间以及各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3]。利益协调失衡,就会产生传播障碍。信息内容是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传播的目的就是要把特定的内容传递给特定的受众,期望他们的理解和接受,因而传播内容不同,传播效果也将不同。信息传播链中各个位置的人们都拥有着各自的认知范围,在一个相通、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避免传播内容的分歧,才能实现信息分享,否则,信息会传而不通[4]。信息内容的偏向、失真、高度的专业性等,都可能成为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障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活动更多地体现出了互动性。传、受双方的地位越来越平等。接受者会积极地在个人心理、价值观念支配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对信息加以选择利用,只有当信息符合社会需要,即符合人们的心理及价值观念等需要的时候,信息才可能被接纳,被传播。如果传播内容所展示的图画与信息接受者的期望值差异较大,则信息无法被接受,障碍也会由此而生。因此,用户研究工作是区域数字图书馆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计算机网络技术牵引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技术推进”原理在这里体现得非常充分。但相较于传统的文献保管与阅读方式,数字图书馆在信息的储存传播上,多了一个技术层面,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和各类操作平台的应用,在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的同时,又使信息传播多了几分间接性和脆弱性。加之各类数据库往往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平台,技术规范、数据标准不一,各种限制、保护措施众多,技术环境复杂也导致图书馆联盟共享环境复杂,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工作运行成本高,引发人文与技术的对抗。当然,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困难并不完全来自于信息传播障碍,在联盟运作机制、资源建设方案、服务运行方式的模式设计中,来自其他方面的障碍也应该统筹解决。

以“行业主导,行政辅助”之思想设计联盟运作机制

1突出联盟的独立性

区域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较高级形态的图书馆联盟。虽然图书馆联盟多种多样,但这些联盟在资源、服务、政策的统一和紧密程度上有较大差异;定义不清、任务不明、运转低效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还只是名义上的联盟,对共建共享的理解还非常肤浅。我们建议用以下几个标准来确认联盟的有效性:机构独立。应该有统一的目标政策、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财务。资源共建。应该在联盟内用统一的方法步骤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服务统一。应该使用相同的技术,拥有统一的检索平台,所有用户在所有成员馆应该得到同一的资源等等[5]。必须让联盟能够独立自主地运转,把“行业主导”、“专家治馆”放在第一位,要突破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及模式对联盟建设形成的束缚。一个具有良好体制的联盟是减少信息传播障碍的基础。

2建立信息管理委员会

数字图书馆联盟互相连接的纽带应该是业务而不是行政。所以,行政权主导必须让位于行业主导。我国的行政区各区域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其运行体系自成一体,各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的开放性和行政区的封闭性之间产生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区之间的联系,调整管理方式,构建新型府际竟和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6]。通过行政权协调来改变原有的各行业系统间的行政权力分割配置状态,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在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可以考虑将权力让渡给一个独立组织[7],比如建立“信息管理委员会”,将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组织、单位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职能,统一归并到这个委员会[8],然后,以“信息管理委员会”来管理本地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样才可能避免各自为政,联盟松散,自由发展的混乱局面。

3适应联盟生存环境

现有体制下许多“事业单位”的运转弊端很多,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可悲的是往往还没有人因此而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上遭受损失。所以,主动地去创新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工作水平,不是许多干部愿意去做的,因为不做是没有负面评价的。这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制度性障碍,也是联盟生存最根本的障碍。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并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部门、政策层面更关心的是能直接提升经济指标、能快速提高政绩的社会事务。信息支撑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政绩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就如同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一样,很难看到直接的和快速的效益[9]。所以,本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利益,比如是否可提升形象、是否获领导认同等等都构成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生存环境的影响因素。认识并适应联盟的生存环境,认准政府的“服务功能”,紧紧抓住“行业主导,行政辅助”这一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建设原则,才可能促成政府以正确的姿态服务于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区域政策朝着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之思想指导资源建设

1高视点宽视野下的资源规划

资源规划总体上应遵循计划大于市场原则,辅之以市场补充原则。在和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对接后,以区域内类似“信息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为领导,对本区域产学研所需信息支撑作一个系统的规划,做好体系、体例上的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的资源建设规划,统一经费,统一购买或统一组织建设,各联盟成员不参与成品数据库的引进工作,将主要精力用于提出特色库建设的申请和分配给本馆的数字资源的维护。要强化这个机构的专业色彩和服务作用,弱化其行政属性,绝对防止其演化为行政性机构。市场补充原则应用于特色资源建设。“信息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资源规划需求,根据成员馆的专业特色、技术实力,要求并协助成员馆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各成员馆也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建设某一种特色数据库,但应报“信息管理委员会”批准,以避免重复建设或选题不当[10]。还有一种办法是依靠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平台和数据库,由行业协会来建设并运行部分平台和数据库效果好于由政府或单个企业来建设运行。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信息共享来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本行业数据库[11]。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原则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目标缺失,混论无序的状况,实现信息内容与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契合。

2强调资源建设的专业性

以“计划为主”进行资源建设,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前瞻性和大局感;专业性可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资源建设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对学科分野、学科发展的认识,包括对各类资源的甄别分辨,包括对各学科的通识,包括对用户群的深度研究,包括对数字产品的全方位理解等等。现行体制、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工作,几乎已经沦落为“买东西”、“买产品”,实在是资源建设工作的悲哀。资源建设工作应做到“目标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效果专业”,依据计划循序渐进,把建设和使用紧密结合,这样才可能将传播符号的繁复、信息内容庞杂带来的传播障碍减少,使用户受益。

3与数字资源生产商的共生

数字资源供应商和区域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满足纷繁复杂的读者需求而提供有价值的数字资源。供应商应当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了解其用户需求,在产品的特色、多样与高品质上下工夫,致力于开发更优秀的产品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反过来,区域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不能过分倚重数字产品供应商。如果联盟建设越来越好,区域越来越大,供应商的潜在用户就会越来越少,数字资源生产商会实行策略调整,资源供应可能出现衰竭,图书馆会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区域数字图书馆应以资源建设的计划为“脑”,以生产商的技术实力为“手”,按照资源建设计划循序渐进,合作开发适合自己读者群的特色数据库,这样才可避免资源建设处于被动和随意状态。

以“面向大众,关注小众”之思想构建服务运行方式

1以服务的普适性公共性为基础

普适性、公共性就是要实现全社会对信息的平等获取,就是要实现服务的公开、平等、免费。区域数字图书馆具有自己独立的数字门户,可实现一站式检索,它实现了资源和服务的整体性重构[12],几乎所有服务都体现在其平台门户上。但也有一些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规范性不够,没有统一指标,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种类呈现出五花八门、难易杂陈的状态。门户对图书馆工作内容体现的充分程度差异很大,折射出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上的较大差别[13]。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使区域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很多数字图书馆都是受IP地址限制的围墙式封闭馆模式。这并不是技术无法解决,而是数据供应商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限定性条款。但数字资源使用恰恰有随时随地的优势,无疑这种限制不利于资源共享,它降低了数字资源的传播扩散优势。打破这种禁锢,使资源开放,是建设者努力的方向。在更大范围内解除IP限制,在用户认证、并发用户数、IP限制等方面都遵从开放、平等、普适、免费原则,降低门槛,少设限制和壁垒,才可能体现服务的普世性与公共性,才可能削弱经济因素对信息传播造成的障碍,实现人民大众信息公共获取权。

2以提供深层次多样化信息服务为方向

在追求服务大众化的同时,必须注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区域数字图书馆有义务有能力为高端群体提供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深层次服务,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占用户数20%的高端用户,也许会为社会做出80%的贡献。长尾理论对这一点有较好的诠释。区域数字图书馆应该厘清本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服务的现实和潜在对象,明确提出服务的措施和办法,依托各方力量,设计建设各种资源数据库。如果本地的主导产业是化工和服装,那就必须引进或设计建设和化工、服装生产相关的数据库,不主动这样做,就应承受不利的评价。

提供深层次多样化信息服务手段,必须依靠新传媒技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传播领域中的位置已被网络、移动视听等技术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传播链发生了断裂和位移;传播正在演变为“内容产业”的一部分,现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和富有挑战性,这也导致文献信息传播不再是图书馆的专利,所有从事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者都可能成为传播者,受众的话语选择权增大[14]。联机计算机中心2006年全球报告曾指出,有89%的大学生在进行信息检索时会选择商业搜索引擎(如谷歌),而仅有2%的学生会选择图书馆的网站[15]。图书馆对信息需求者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数字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用户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检索终端绕过图书馆员直接与信息生产者及其产品对话,从而使图书馆员被用户依赖的程度进一步降低[16],其它行业信息机构对图书馆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图书馆坐而论道、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式遇到了极大挑战。图书馆应竭力改变“重保存,轻传播”的理念,借鉴并利用新传媒技术,赋予自己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主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图书馆员应当完成从信息管理者向知识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力图创造出高质量的三次文献;图书馆服务也应尽早从传统的封闭、被动、单一、表面,走向开放、主动、多元、深层,完成从知识的“二传手”向知识的“放大器”的角色转换[17]。这样才能更多地克服信息传播障碍带来的桎枯,发挥区域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作用,进而提升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增强图书馆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完成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刘卫利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