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通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通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通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通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通信行业在21世纪飞速发展,尤其3G时代的来临使通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快速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成为产业“短板”,这使高校纷纷将通信工程视为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通信工程也成为莘莘学子追捧的主流热门专业之一。近年来,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似乎人力资源状况得到优化。但事实上,企业与高校却出现了“双难”矛盾———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说明当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要求,人才培养上存在与市场应用脱节的问题。这其中重要原因不能排除高校工程实践条件有限,具备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短缺等[1],对培养行业紧缺的高素质应用型通信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工程师等专门人才造成较大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需要多方面的改善和努力,但无论如何其核心部分都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一重要思路。所以,通过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善,建立科学的发展的校企合作体系,就成为化解“双难”矛盾的必然选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建于198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是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重点培养通信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使我们培养的通信人才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以及邀请校内外专家论证,逐步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工作思路[2]。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紧密合作的模式与方法———即通过建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开展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就业有优势、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1校企紧密合作的理念与模式

1·1高等教育中校企紧密合作的理念

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它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可以引导企业正确传导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必要的实践成果应用到教育培训上,这又反映了教育对行业、企业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3]。我们提倡的高校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模式,是利用高校和企业2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种合作与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有一定的区别,我们主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而不仅仅是与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某种操作技能的培训。在这种合作中,高校与某企业合作的目标并不仅为其提供独特服务,而是利用企业资源弥补校园内的资源和条件短缺,使学生的培养更能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及其行业发展要求,在满足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条件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素质以满足这个行业对人才的定位。

1·2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惠共赢,合作模式的要素包括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方式和校企合作保障体系。这4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有机整体[4]。

结合通信行业理论与工程实际广泛结合的特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们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与通信行业的知名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合作伙伴,通过成立“高校-企业联合教育中心”为开展校企间的紧密合作提供制度保证。该联合教育中心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依托,由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合作内容的具体开展。

以联合教育中心为合作载体,开展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尤其是高年级专业课的设置及实践环节的内容,使其面向工程实际,追踪科技发展前沿;(2)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环境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3)企业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4)将校企合作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5)企业提供实习资源,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并帮助推荐就业。

校企紧密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通过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与平台,最终有力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合作的实践效果

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市教委、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在校企紧密合作的模式上展开探索和创新。从共建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入手,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2008年1月与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兴通讯联合教育中心”。以该中心为合作平台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规划,教材建设方案等;开展了对教师的工程实践培训,学生的生产实习培训;并由企业派专家定期为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近期还开展了中兴通讯产业链的专场招聘会。以上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实验室建设绩效显著,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从2004年开始,经过详细的调研、规划,邀请同行专家和企业专家进行论证,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美国安捷伦公司、美国泰克公司、中电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华为公司以及中兴通讯公司等的密切合作,建成了以下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光通信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通信系统与网络实验室。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更合理的专业细分方案。

2006年,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在北京市教委专项绩效考评中获得了优秀评价。2008年,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包含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

2·2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加强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合理采纳企业提出的实践教学建议,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把独立实践环节的周数从原来的35·5周增加到42·5周,更新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手段,包括:

(1)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内容。从2004年开始陆续开设了《通信系统课程设计》,《微波技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和《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2)加强专业课程的工程应用内容。针对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等专业课程增加实训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2005年开始,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经与3类企业建立了3个层次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内容涵盖电子产品的焊接、加工,通信产品的生产、调试以及通信工程类设备的运营、维护等。通过与中兴通讯等企业的充分沟通与合作,通信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类、专业类、综合创新类到工程实践类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2·3把校企合作科研课题融入开放实验室,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坚持开放实验室制度,把与企业合作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每年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开放实验室的各类课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2006~2009年,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了2次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2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的竞赛,共取得了一等奖4组,二等奖6组,三等奖12组的好成绩。

2·4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教师越是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就越有利于培养出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标准的学生。高等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在业务素质上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为了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应用水平,从2006年开始,我们积极与企业开展师资队伍的合作培养,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座、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培训等措施,目前已有6名教师获得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培训师资格认证。同时具有大学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双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并在生产实习、开放实验项目指导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创新与推广意义

3·1机制和体系创新

通常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主要指某些科研项目的合作,或某些教学过程的合作,如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而本文所倡导的是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的理念,核心是创新的机制和运行体系,其实质内涵分为3个层面:

(1)办学观念。学校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把握办学方向,而不仅仅只是与企业合作开发某个项目。

(2)合作机制。设立“高校-企业联合教育中心”,为建立企业、学校之间长效、稳定、全面的合作提供制度保证。

(3)合作内容。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论证、教学计划开发、教师的培训、实践教学建设以及学生就业的推荐等。

对高校来说,这种紧密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就业资源等提高教学水平,避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应用要求脱节。对企业来说,则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密切合作来进行人才储备,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2合作培养目标由学生扩大到师资

为了实现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是核心。高校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能够胜任原理知识型内容的教学,但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说,还必须提高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5],所以要求教师同时具备“企业工程师”的能力和大学教师的水平。对于这种“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通过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来解决。利用寒暑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如中兴通讯等大型通信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和工程实践。通过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由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解决工程实践环节的师资力量短缺问题,并且带动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如以前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光纤通信》等专业课,现在教师把课堂搬进实验室,结合实际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专业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总结与展望

为了培养通信工程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我们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出发,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成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开展与通信行业的知名企业紧密合作。让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环境、手段方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这种校企紧密合作的创新模式和方法对化解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在合作中锻炼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也具有智力支持的长远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内容,用实践教学的成果推动理论教学的改革,把校企紧密合作的理念创新融入理论教学内容、手段、方法中,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建设一批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辐射推广,真正做到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为培养通信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