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当今通信技术的前沿,倍受国内外通信领域关注。本文从5G核心技术展开分析,由万物互联、生活云端化和智能交互三方面探讨了其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探讨
当下4G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以此为基础平滑演进的5G移动通信技术也将于2020年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作为顺应通信需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于4G网络,5G拥有更强的系统性能、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其强大的通信能力势必会带来全新的应用变革。
一、5G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浅析
有了已经成熟的2G/3G/4G移动技术作基础,5G移动通信更进一步,其核心技术如下:
1、高频段传输。传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主要分布在3GHz以下,多年的通信业务使得这一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高频段可用资源丰富。5G通过MIMO技术,令信道容量随收发天线数的最小值而不断增长,使用高频毫米波频段,不仅减小通信设备尺寸,还提升了传输速率。
2、新型多天线传输: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缘到有源、从二维到三维、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其应用在保证了系统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3、同时同频全双工:能够消除通信双工节点自身发射机信号的干扰,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可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理论上可使空口频率提高1倍,加强了移动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设备间直接通信(D2D):无需借助基站即可实现端到端的直接通信,开拓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D2D技术下数据速率更高、时延更小、功耗更低;通过广泛分布终端,可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覆盖。
5、密集网络:布置密集的网络来满足室内外的数据传输需求,是5G实现“数据流量为4G的1000倍”这一目标的技术之一。超密集网络能够改善网络覆盖率,在大幅提升系统容量的同时对业务进行分流,实现更灵活的网络部署。6、新型网络构架:为实现网络构架扁平化、低成本、低时延、高效率、易维护等特点,未来5G可能采用C-RAN接入网构架或云构架。
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万物互联:5G极大的流量为“万物互联”提供了条件。物联网是5G移动通信的主要驱动力,同时5G技术是物联网的标配,将与交通运输工具、智能家居、工业基础设施、无线医疗等进行深度融合,全面实行万物互联。物联网业务应用之一为智能汽车、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目前,交通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出行效率、驾驶安全和联网安全、可持续的能源消耗模式。有效应对方案是万物互联+网络协作+信息融合+智能分析决策。物联网业务应用之二为远程设备的关键控制。5G的实行,将会使远程医疗、远程矿山挖掘等不再是梦想。这一应用在高危工作、医学等领域的实现,将为行业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之三为人与物联网的交互。这一应用范围极广,包括智能家居、触觉互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等,人们的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日常生活都将受益匪浅,弥补了人与物联网交互的空白。
2、生活云端化:5G的云端化有两个趋势:一是从传统的中心云到边缘云,二是从边缘云到移动设备云。5G通信技术将使4K甚至8K视频的实时流畅播放成为可能,云技术将会更好的被利用在生活、科技、娱乐等诸多方面。MEC(移动边缘计算)是基于5G演进架构,将基站与各种业务深度融合的一种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临近用户、实时了解无线网络信息和位置识别的特征,电子医疗、联网汽车、工业自动化、智能视频加速等应用都将从移动网络边缘计算中获益;集中式云计算与RAN侧部署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的结合能有效减少网络时延,为物联网、大视频、增强现实等诸多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3、智能交互:需要时间精准、网速超快的技术应用,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在5G只有1ms延迟时间的环境下成为可能。通过无线网络将渲染好的视频放在头盔进行显示,虚拟现实体验者可获得长时间的高质量观影体验;解决了查询图像及虚拟信息传输带来的网络传输时延长的问题,渲染模块将虚拟信息与真实场景融合渲染,AR效果更佳;位置相关感知、实现无线网络下高精度定位、轨迹预测并考虑移动性管理与优化等感知业务的实现,令家居智能化、行车智能化、手术远程控制等都将在未来成为现实。5G通信网络为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了便利,同时这些技术使无线网络更加智能。
结束语:
5G移动通信技术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特征,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改变原来的移动业务流程和交付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的极致业务体验,并为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生态系统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曾剑秋.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30(2):1-4.
[2]董振江,董昊,韦薇,等.5G环境下的新业务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16,32(6):58-64.
[3]李东泽.浅谈5G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17),135.
作者:董洁 王嘉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