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创新培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设计服务及其教育理念简述
自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即为中国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来培育设计人才和构建“中国梦”。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学科范畴地位极为重要。设计服务着重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行为,也因此将设计教育推向一个全新发展层面,为国家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动力。设计服务教育理念是将设计理解为满足并提高社会需求水平,并与之紧密结合的系统。以往的设计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设计知识教育,设计过于单一。设计服务教育理念即为增加其他环节的教学与学习,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解决设计所关联的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使设计满足国家及社会全方位需求包括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诸多方面。
1.基于设计服务教育理念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21世纪适临社会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基于设计服务教育理念的视觉艺术设计师应采取定制化设计。根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本着“理论教学直观,实践教学模拟”的教学思路,构建必修课以专业课为主线,选修课以相关专业基础课为辅的总体框架,以此来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民办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切实掌握专业技术范畴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创新设计理念与思维方法、增强人文素质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培养,以此实现高技术、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是以二维与三维空间的图文信息传达为主要研究方向,因此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满足书籍、广告、标志、包装等传统产业的需求,又要满足转型后的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创意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
2.构建应用型视觉艺术设计人才独特教学体系。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视觉艺术设计人才教学体系,要不断开拓学生的创意设计实训动手能力,对比中外设计教育差异,优学优用,从而强化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国诸多艺术院校专业间界限分明,在教学上交流匮乏,导致学生被动地局限于某一单一领域,从而抑制了多层面多元化的学习和认知。在当今转型社会下,技术与艺术交融的艺术设计学科正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建立以“设计实践应用和服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民办高校教师应该着力于设计实例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进行创新教学研究,更应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设计人才境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与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学体系,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东西方审美理念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
3.民办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是实践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方式。视达传达设计专业与社会紧密相联,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同样重要,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工作室中的各个设计项目,熟知设计流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流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按现代企业人才标准及设计生产实践来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分流式教育模式首先可以解决系列设计课程的课题问题,其次有利于学生连贯性的学习,通过大三对课题的基本认识,大四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设计公司实习,可以使学生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设计方向;最后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通过系统学习,及对实习公司工作流程的了解,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众所周知,视觉传达设计所服务的对象具有各异性和广泛性,可以在广告企业和设计企业担任平面设计师和设计企划;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互联网企业等媒体单位担任美术编辑;还可以在相关事业单位等从事设计宣传服务。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应将“工作室制”与“分流式”两种教学模式纷纷开展,有效合理的结合。这样既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激励教师的提高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熟知本专业的设计整体流程,真正的为社会培育出应用技术型高素质设计人才。
三、结语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只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的设计服务,才会凸显出巨大优势,才能被社会、企业所认可,实现其真正价值。把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来理解视觉传达设计,有利于应用型民办高校设计人才创新培养,使学生与社会、企业快速接轨,真正成为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作者:佟菲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