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交互作品情感化设计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新媒体交互作品中,开发者的情感输出以及用户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潜在的交互内容,情感之间的传递与交互影响着新媒体作品的层次感和真实感。因此,情感设计是新媒体交互作品中举足轻重的环节。本文以近期十分火爆的“现象级”新媒体游戏《隐形守护者》为例,从开发者情感输出、用户情感体验、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交互3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浅析情感设计在新媒体交互作品中的功能性及重要性,展现新媒体交互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情感设计;新媒体交互作品;《隐形守护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交互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生活当中。在新媒体交互作品中,用户与产品进行实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作品的内容设置引发用户的行为操作,用户的操作也会及时得到作品的反馈。所以,情感设计在具有实时性交互特点的新媒体产品中更为重要[1]。本文从开发者、用户以及二者的交互3个方面出发,结合新媒体交互作品的特征,以新媒体交互作品《隐形守护者》为例,分析情感设计在新媒体交互作品中的应用。
一、互动影像作品《隐形守护者》
《隐形守护者》是由NewOneStudio改编创作的一款角色扮演类游戏,于2019年1月23日在Steam游戏平台上线,不到一天就达到Steam热销榜前三名,好评率超92%,豆瓣评分高达9.6分。随后,《隐形守护者》推出了ios和安卓的移动端游戏版本。它是一款创新性互动影像作品,将真人影视的被动体验转化为互动体验的一次有声叙事出版物的尝试①。《隐形守护者》以“谍战”为题材,采用真人实景拍摄,使用影视化的剪辑和配乐方法,将定格动画和短视频串联起来。用户以主角身份进入游戏中的影视环境,伴随着剧情会弹出选项框,通过点触选择系统提供的选项。偶尔需要简单的手势操作解锁游戏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最终根据用户不同的选择,触发不同的结局成就。在这款移动端游戏中,影视和游戏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交互过程。
(一)开发者正向的情感输出
《隐形守护者》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40年代被日本和汪伪政府控制的上海,用户以男主角“肖途”——一名潜伏在日方领事馆的地下党的视角,铺陈展开故事情节。用户随着剧情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行为,每次选择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最终达成不同的结局。《隐形守护者》共设置了130个分支结局和4个主线结局。若是达成失败结局,玩家可以选择退回故事线,从任意阶段重新操作,继续探索。游戏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剧情跌宕起伏。游戏角色由真人扮演,实景拍摄,画面中的场景、服装、道具都极具真实性与年代感,逼真考究。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目标是建立强盛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驻沪领事馆总领事、军统安插在汪伪特务科的女特工、和主角假扮未婚夫妇的地下党同志、军统安插在共产党的卧底等,人物身份设定符合时代背景,标签性的配音符合性格身份特征。游戏在关键情节处使用特殊音效和背景音乐渲染气氛,突出沉重悲伤或紧张刺激等情绪,给玩家身临其境之感。游戏的操作十分简单,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仅需要简单的点触操作即可完成选择。在某些场景,游戏设置了一些简单的手势操作,如划动、长按等,完成场景的转换或情节的推进,既可以侧面提示玩家此情节的重要性,也使得用户更具参与感[2]。开发者使用这种视听结合的叙事方法刺激了用户的不同感官,营造出极强的沉浸感和代入感,游戏界面以及游戏操作制作精良、严谨细致,展现开发者正向的情感输出。
(二)用户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用户打开APP,模拟主角“肖途”的身份进入游戏时,面对不同的人物和剧情,自主选择“自己”要说的话或者做出的举动。同时,游戏通过用户的抉择在剧情和人物关系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反馈。玩家在《隐形守护者》中面临各种不同的考验,主角的生死取决于玩家的一次次点触中。因此,游戏充分展现共情原则,通过在剧本细节、多结局逻辑等因素上的设计,让用户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序章中,表面上已经是汉奸的男主角回到恩师家中,老师在其他同学面前生气,怒骂主角“叛国”。这个剧情中,老师的台词是“给我滚到你该去的地方,好好读读书”,配合着一张图书馆借阅证的特写画面。这个剧情细节为接下来的游戏选项埋下了伏笔。主角被赶出老师家之后,玩家面临3个选择,A选项是“回到旅馆好好休息”,B选项是“去图书馆看看书”,C选项是“去酒馆喝酒,忘掉今天的烦心事”。当玩家选择A或C的时候,触发“还乡”结局:由于不适合潜伏工作,被送到边区,投身大后方建设,献身基层,发光发热。当玩家选择B选项去图书馆看书时,就会在图书馆遇见老师和联络人,在地下党秘密联络点图书馆密室接受任务安排,开启新的章节。前文中的“好好读书”线索正对应着后文的图书馆选项。这样的故事细节使玩家时时刻刻沉浸在游戏当中,玩家需要关注每一句台词、每一处场景,结合不同的人物身份作出判断,选择相对正确的选项。在第十章“极恶非道”的章节中,主角的一次任务是与徐先生联手枪杀卑鄙小人荣银海。在腹背受敌的危急时刻,玩家需要在5秒内做出“追击荣银海”或是“留下救援徐先生”的决定。当玩家忽略本来目的,选择“留下救援徐先生”的选项时,就会在混乱之中被枪弹打中,达成顾此失彼的结局,此结局的阐述是“做每一个选择之前,都要想一想自己的任务”。在这样的故事细节中,用户会通过自己做出的不同决定,感受不一样的后果,达成不同的结局。游戏通过实时交互,让用户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良好的情感交互
在以剧情为导向的《隐形守护者》中,除了优秀的客观呈现,实时的交互过程外,还有更具感染力的正能量的故事主题。游戏背景设定为国家巨大的动荡时局,主角即玩家拥有表面是通日叛国的“汉奸”,暗地是共产党的双重身份。玩家的任务是既要讨好日方长官,赢得日方信任,又要暗中窃取情报,守护家国民族。开发者将艰险且复杂的境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在任务和大义之间设置选择,如何在两难之中守护理想与初心,是游戏和用户深度情感交互的基调[3]。在游戏第六章“至暗时刻”中,玩家若在前文未达到一定条件,则进入“美丽世界”支线章节,加入重庆国民政府。在此条剧情支线中,主角为了讨好长官、升官发财,在剧情发展中必须不断选择阿谀奉承、虚与委蛇的选项,污蔑残害当年的青梅竹马和同窗同学。最终主角虽然获得地位与权势,但却死于暗算,葬身野外,达成“美丽世界”结局。结局阐述是:腐烂的土壤,只会绽放罪恶之花;误入歧途的灵魂,注定会错过美好的人间。在这个章节中,玩家被剧情推进着,一步一步点选无法回头的选项,抛弃了家国情怀,最终万劫不复。当用户解锁全部关键线索,提升所有关键人物好感度到一定条件,在剧情主线中潜伏成功,最终可以达成“红色芳华”结局。此结局阐述是:历经千万劫,守护归来心。在这条最长的剧情线中,玩家作为主角必须一直保持初心,适当时需要作出必要的牺牲,守护心中最重要的家国理想。“人间正道是沧桑,谨以此作品向曾经奋斗在秘密战线的无名英雄们致敬”是《隐形守护者》的游戏理念,开发者以此作为主题,规划游戏剧情走向。游戏在交互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和用户进行情感连接,使游戏的情感设计更具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高度。
三、结语
在以《隐形守护者》为例的新媒体交互作品中,用户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体验不同的情感效果,得到相对应的反馈,思维与态度受到潜在的影响。新媒体交互作品需要在情感设计上与用户达到共情,增强代入感和沉浸感,和用户进行情感层面的交互,从而更好地表达新媒体交互作品中深层次的人文情怀。
作者:任艾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