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探讨范文

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探讨

摘要:高校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推动校园媒体传播理念、传播载体以及传播方式转型,其本身以及在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一是去除源头污染,净化数据质量;二是提高硬件水平,培养全方位人才;三是建立高校数据研究中心,实现数据融合;四是防止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五是搭建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交流平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六是加强高校大数据实际应用,构建校园媒体舆情分析监管机制。

关键词:高校大数据;校园媒体;传播;创新

当前大数据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正在逐渐体现,其功能作用正在被迅速而充分地释放,大数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社会公共管理乃至认知世界的方式。其中尤其在信息传播领域,大数据带动媒体转型升级,引领传播创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校园媒体是大学校园内的各级专门向师生及工作人员传播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1],主要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部分组成。传统媒体有海报、条幅、宣传单、校内广播、校报等线下传播方式;新媒体更多的是指校园网、微博、微信等依靠互联网技术的线上传播平台。高校校园媒体作为社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日常管理、明确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分析大数据自身潜藏的价值出发,探索高校大数据在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利用高校大数据技术服务学生,探索出一条推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之路。

一、高校大数据的定义及其价值体现

大数据是指多样化、高价值、处理速度快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的本质,是对于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高校大数据作为大数据的一种在高校特有的呈现形式,是基于师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基础数据的收集。高校有着丰富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被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成为亟待开发的资源。当管理数据愈加丰富和全面后,各种蕴藏海量信息的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生成即时分析和动态预测的智能校园管理系统,为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提供便利,帮助学校破解高校管理中的一些难题[2]。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学生“Shan-non”在网上称,他因家庭困难,大学期间每天在食堂吃饭不超过6块钱,突然有一天他收到学校邮件,让其去领取360元补助,而Shannon没申请过,以为学校弄错了,工作人员说,学校会监测每个学生的饭卡消费情况,“每个月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补助”。对此,该校学工部部长回应说,这种方法叫“隐形资助”,2004年该校在全国高校首创,目的是让贫困生更加有尊严地接受资助,这一方法通过情况统计和大数据分析,筛除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坏数据”,为真正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从2004年到现在,该校已“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这种做法充满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很多人为学校这种科学分析、大数据管理的做法点赞。

二、高校大数据对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的推动作用

高校大数据带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校园媒体传播方式的颠覆式变革,是推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的有生力量。

(一)高校大数据推动传播理念转型

高校运用大数据思维解决问题,是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的根本。大数据思维带来媒体传播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随机抽样加全数据分析,改变传统的只依靠随机抽样获取数据的方法。大数据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受众可以依据海量数据得到各方信息,去粗取精,全面掌握事物间关系。二是信息分析接受数据的混杂性,改变了传统的热衷于追求精确度的观念。适当忽略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会提高宏观层面的洞察力。大数据更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混杂性,帮助我们进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三是了解事物的相关性,改变传统热衷于寻找事物因果关系的观念。大数据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全面反映事物间的相关关系。大数据时代,对事物间相关性的探索更胜以往,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关系会让我们注意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联系的存在[3]12。

(二)高校大数据助力传播载体转型

校园传统的传播载体如校报、广播等已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大数据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新兴媒体。数据量大且全、数据真实可用、随时随地提取信息,这些都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最适应时展的特点。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特色。首先,社交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形成大平台。社交媒体把现实关系移植到虚拟世界中,再嵌入其他已有媒体的形式如聊天、购物、网络游戏等,使之成为一个媒体融合的大平台。学生用户群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互动,所有的网络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针对个人、群体、组织的网络行为和情绪喜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指导高校日常管理活动[4]。其次,移动互联网依靠“移动”带来价值。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在于“移动”,“移动”本身的数据就具有丰富的价值。如今高校学生的出行方式已悄然发生变化,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都是红红黄黄的共享单车,这些共享单车都自带了定位功能,随时记录用户的骑行线路,除此之外,还会提供骑行时间、消耗卡路里等数据,当用户扫码后,这些“移动”的数据就会被上传到云端记录起来,如果高校能够将这些数据提取、筛选并加以分析,就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出行习惯,也对校园内保卫部门管理校内行车安全提供了依据。

(三)高校大数据助推传播方式转型

高校大数据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校园新闻传播方式———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主要是指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抓取大量数据,拓展新闻主题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依靠可视化技术将数据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系统的报道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5]。电子科技大学前段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校内新闻,引起了学生的广泛热议。国内大数据领域领军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周涛教授与学工部长吕红胤研究员,根据对高校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联合研发出一套“大数据”系统———“学生画像”。该系统主要借助校园一卡通的海量数据,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如吃饭、出行、消费等记录的追踪,“算”出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该系统根据分析出的学生日常学习状态,还可以预测学生的期末成绩乃至大学四年后的就业情况。“学生画像”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的毕业去向与其在校期间的生活规律有着一定的关联性[6]。

三、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数据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数据质量低,类型单一

当海量数据开始聚集时,数据易变得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价值低、碎片化、虚假的数据。许多数据类型比较单一,不是实时采集,很多是结果性数据,而并不是及时的、过程性数据。

2数据加工能力匮乏

我国虽已大数据的国家发展计划,但对于高校大数据的各项研究还需要更多关注,不仅需要尽快考虑在高校大数据研究专项等方面进行布局,还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专业机构和人员,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准备还有所不足。

3数据孤岛

单一平台纵然拥有海量数据,但由于数据缺乏共享互换,却也只是大数据之海中的一个孤岛,无法满足全部用户的数据需求。高校的很多应用需求不是光靠高校内部的数据就能分析出来的,还需进行跨界数据整合,比如从电信部门了解的网络使用情况数据、从共享单车公司了解的地理数据等对于提升高校治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价值[7]。

(二)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隐私容易泄露

目前对高校大数据的规范使用和管理,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支持,在高校大数据共享、开放、交换、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监管和规范还不太到位,制约了高校大数据的健康发展。有报道指出,中国网络安全研究者发现国内数百所高校网站存在漏洞,大量学生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如今各高校都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网站,学校官网、各部门、各学院网站,还有很多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易班等,线上媒体复杂繁多,网络安全堪忧。大部分高校的网络年久失修、数据破损,漏洞难以复查,加之很多高校“力量”有限,网络维修的路还很漫长[8]。

2校园官方媒体影响力不强

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剧增,使大众媒体的“碎片化”与新闻传播的“去中心化”成为必然。事实上,与民间媒体日渐丰富的内容和便捷的“随点随看”的传播方式相比,校园官方媒体新闻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内容的同质化、新媒体平台建设的落后性,都使其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降低。高校师生的注意力越来越被五花八门的民间媒体所吸引,大多优先选择在知乎、豆瓣网站中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较少关注校内主流媒体的声音,甚至有些高校的学生对本校的校报和官方网站并不知晓[9]。

3虚假消息误导舆论

移动互联网的发达,高校自媒体的盛行,让“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变为现实,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草根的话语权实现了爆裂式增长,学生可以将周边的新鲜事依托微博平台第一时间,只要“围观”的人多,就有可能成为热点新闻。微博上转发量大的热点新闻基本以多信源的海量信息为主,由于来源复杂,数据量大,信息难辨真假,于是经常有一些虚假消息散布网络,极易误导舆论。由此可见,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虚假消息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10]。

四、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的对策

(一)解决高校大数据自身问题的对策

1去除源头污染,净化数据质量

大数据就像水流,任何支流的数据有问题,都会带来整个水源的污染。因此,需要从数据源头处着力,筛选出真实有价值的数据。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阿里巴巴建立数据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保障数据质量。在淘宝平台,工作人员基于申请账户的真实个人信息来筛选,去除同一个人重复注册的账户,保障数据的相对客观性,让收集的数据能反映真实的消费情况。

2提高硬件水平,培养全方位人才

首先要加大对大数据的研究投入和相关产业的扶持,增加资金投入,尽快编制我国高校大数据研究、开发、应用的宏观规划和行动计划方案。此外,要加强我国高校大数据基础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高校学生学籍系统等基础数据库,建立覆盖高校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和管理体系,加紧对相关设备的研究开发,提高硬件水平。还要注重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大数据时代的全方位专家: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可将大数据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深度剖析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7]。

3建立高校数据研究中心,实现数据融合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已实现校企合作,在校内建立了大数据中心或是大数据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尽可能全面地收集高校相关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最重要的是在数据层面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界限,进行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共享而不是某一家的单打独斗、盲人摸象[11],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数据融合带来价值,价值创造产业,产业通过数据加工实现产品增值。

(二)高校大数据助推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的对策

1大力发展网络防护系统

2017年5月,全球爆发勒索病毒,国内多所高校的校园网遭到黑客攻击,校园网几乎瘫痪,这次勒索蠕虫事件爆发之后,暴露出高校内网安全意识的短板。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保护民众个人隐私,首先,国家要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保护个人隐私的长效机制。其次,社会管理部门要重拳出击,清理各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再次,网络数据管理者应加强自律意识并提高防范意识,切勿随意透露任何个人数据或信息。最后,个人也要加强防范意识,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小心保护个人信息,以防泄露。

2搭建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交流平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

民间自媒体传播带来多元价值观并存,引发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不应再界限分明,两者要兼容并蓄、互相融合。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媒介传播观念,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教育、实践、服务“一体化”的校内媒体传播平台;要培育青年“意见领袖”,引导全校师生营造健康向上的自媒体舆论场氛围,官方媒体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良好典型,做好舆论导向;官方媒体报道的取材、语言方式要接地气,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做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校园媒体。

3加强高校大数据应用力度,构建校园媒体舆情分析监管机制

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乐于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也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大数据技术可以及时分析网络舆情,准确把握言论走向,化解危机,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建立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有效调动舆情分析检测的各要素,规范化地组织领导,及时高效地处理舆情事件。二是要构建舆情预警机制。以QQ、微博、微信为主要依托,建立分级、全方位的检测体系,对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准确研判。三是要健全舆情引导机制。舆情处理要注重方式方法,要“疏”而不能“堵”,在发生舆情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客观及时地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主动灵活地化解网络上的偏激言论,防止负面情绪蔓延,维护高校安定稳定。四是要构建舆情传播处理机制。要充分利用校园大数据系统,及时掌控舆情处置,做好事后总结,科学调整应对策略,高校可借助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实现“新闻发言人”的功效,做到行动高效、处置有效[9]。

参考文献:

[1]张永汀.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3-108.

[2]麦可思研究.原来高校大数据的正确使用姿势是这样,get![EB/OL].(2016-09-21)[2017-10-10].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汤景泰.大数据时代的传媒转型:观念与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3(9):23-26.

[5]胥琳佳.大数据对于传播学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基于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3(18):3-6.

[6]中国青年网.校园大数据告诉你!学霸是如何炼成的?[EB/OL].(2015-10-08)[2017-10-10].

[7]杨宗凯.大数据驱动教育变革与创新[N].光明日报,2017-04-18(13).

[8]白毅鹏.大数据时代,学生隐私怎“幸”存?[EB/OL].(2015-11-09)[2017-10-10].

[9]张文莉.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与管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51.

[10]谢俊.自媒体时代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创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51-56.

[11]刘德寰,李雪莲.大数据的风险和现存问题[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3):67-73.

作者:李珍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