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体传播的策略性思考范文

媒体传播的策略性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媒体传播的策略性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媒体传播的策略性思考

在实际作业中,企业制定媒体预算时,采用这三种方式交叉验证,以此制定出合理的预算区间。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线(Line)指的就是大众媒体。线上活动(Abovetheline)指的是运用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公关、互动、促销告知等运用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线下活动(Belowtheline)则包括促销(渠道或消费者)、终端陈列、堆头、路演、试用(吃)等。相较而言,线上活动作用力是拉力(Pull),以品牌建立为主、追求长期效应、偏向全国性、战略性活动;线下活动的作用力是推力(Push),商品销售为主、追求短期利益、注重区域性、战术性行为。在预算分配上,线上与线下并没有既定的比例,这取决于商家在长期品牌建立与终端搏杀间的取舍。

但可以明确的是,必须根据品类与品牌在各地的发展阶段制定合适比率。如果品牌长期在媒体舞台上消失,将会导致消费者记忆的淡忘,终将造成品牌的没落甚至消失;而长期过度的线下活动,又会致使品牌资产透支。所以预算分配上战略应大于战术,线上比率应高于50%,7:3或6:4属合理范围;也可以选择在旺季时线上多投入,淡季时线下多投放的方式,或者根据不同区域灵活运用不同策略。具像的说,线上活动是为品牌存钱,线下活动则是取钱,一意的倾向在线活动,将缺乏对销售的驱动,而过度的线下活动则造成品牌透支,因此在预算分配时,收支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运作模式是媒体单位生产或购买内容,广告主支付相应费用给媒体单位,媒体单位将内容与广告结合起来放送给观众,观众为了接触内容,付出收看广告的代价,如此造就千亿媒体产业规模,然而,受众接触媒体的本意是内容,因此,“去广告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媒体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变了,消费者变了,媒体也就变了,科技进入媒体领域,发展出新媒体的智能接触接口,智能接口与传统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辨认(受众)和(与受众)互动。

科技所能,无远弗届,当科技导入传统媒体之后,传统电视变身3D,且可以点播互动,iPad等平板电脑成为印刷媒体发行平台,也实现辨识与互动功能,户外媒体即将搭载微博内容,可以互动,如此趋势,让我们预见在未来的环境下,将不再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划分,因为所有媒体都将成为新媒体。在整个传播与消费决策过程中,从传统的知名,理解,偏好到欲求的过程中,因新媒体的加入,传播的中段加入了搜索,且在购买使用之后加入了经验分享,在整个传播流程中,前期的广泛知名和消费者理解,仍是传统媒体的强项;中间过程的搜索以及后期的使用经验分享,则是新媒体的专长,品牌传播的重点,在于辨认传播的课题,适当选择媒体,才能打通消费决策的任督二脉,促成最终的销售与再销售。

二、硬广告与软植入

硬广告是出现在广告段(版)位,受众习以为常的广告形式,而软性植入则是根据品牌与内容的契合点,将品牌有机的植入到内容里,植入一般出现在内容上,因此更像是公关,而非广告;硬广告的优势是知名度与理解度的建立,软性植入的强项则是建立品牌形象与偏好,作业的关键是,硬的要够硬,软的要够软。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植入具有相当的辨识能力,而一旦消费者辨认出该植入其实是广告时,随即把讯息接受之门关闭,则植入不但毫无作用,且可能平添对品牌的恶感,因此植入既属公关领域,就必须够深入,够隐秘,因为公关越隐秘,杀伤力越大。这就是所谓的要“心中有剑,不需手中有剑”。

三、结语

媒体环境日趋纷杂,品牌在进行媒体预算分配与策略运用需要做到四点:投资有道,上下其手、新旧并蓄、软硬兼施。

作者:陈俊良单位:资深媒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