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媒介融合形态与趋势范文

浅谈媒介融合形态与趋势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媒介融合形态与趋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媒介融合形态与趋势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传播平台的不断更新迭代,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必须要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才能走得更长远。本文基于对互联网平台的认识及当下传统媒体行业的走向,对媒介融合的现状、现存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媒介融合;形态问题;趋势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一词是在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并在当时迅速成为国内学界争相追议的话题。我国最早关于媒介融合的言论,“媒介融合是一种机构性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媒介间的联盟与合作,并由此种变化为传播领域带来新的变化”。也有人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借助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打造新的媒体渠道。媒介融合的核心在融合,但媒介融合的概念一般由媒介一词来界定。媒介的本意有中介、中间之意,在电报、留声机、印刷术出现之后,媒介才与传播技术关联起来,作为传播的手段、渠道或者载体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媒介在其中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基于一种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文化认同,媒介可以分为四个维度:技术、经济、组织、制度。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标明了相应的观点。媒介融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讲,媒介融合是指所有媒介以及相关要素的融合;狭义上讲,媒介融合是指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进行融汇从而产生质的变化,形成全新的媒介形态。基于当下的社会形态以及媒介形态的多样化趋势,笔者认为,媒介融合不仅使官方媒体的表达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更为民众表达、分享、发表意见,认知世界增添了更多的机会。

二、媒介融合的形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相比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3%。这一组数据足以表明,当下社会,新媒体的应用对民众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普遍。在国家政策层面,新时代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新媒体形态,更是社会未来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媒介融合一般是指媒体采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升级产品以应对互联网媒体的改革创新,一般包含渠道、平台、内容、经营和管理等。

(一)渠道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网络平台几乎可以涵盖一切的视听信息。现阶段的媒介融合主要是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比如,报纸、电视、杂志、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尤其是同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应用之间的融合。在国外,传统媒体注重手机端的融合渠道建设,以便增加移动社交功能。在国内,媒介渠道融合主要是指传统媒体开辟的“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目前传媒所需要融合的线上渠道也不仅仅局限于“两微一端”,更多的追随主流市场民众的需求,比如当下比较火爆的抖音APP,央媒及各大官媒也开通了官方账号,在这样一个短视频的时代,融合渠道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持续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二)平台融合

平台融合是媒介融合的核心。在当下,媒介平台融合不是一种“平等”的融合,而是在向拥有大客流和大数据资源的大型互联网和手机平台倾斜的融合。以渠道和内容融合增加的客户黏性,最终的受益者为平台。在国外,自2015年以后,互联网平台都在积极整合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大部分传统内容生产商需要依附于互联网即有的平台。这一举措增加了互联网平台对内容的掌控权,进一步迫使传媒不得不依附于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国内,主要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为主导地位,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都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有影响,今日头条、抖音等网络新贵也利用大数据计算在传播渠道上有一席之地。大型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放大作用,但是由于大型平台的更新迭代比较快,即便是有很大的粉丝黏性,对于传统媒体自身来说还是需要依托大型平台,并且要遵循平台的游戏规则。

(三)内容融合

内容融合是指依托数字技术,利用数字化终端,将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形成跨媒体、跨平台的多类型、多层次内容融合产品。在当下社会中,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式发展,媒介内容融合将进一步拓展,涉及人的五官感触甚至超越人类感官极限,试图影响人的思维,主要表现就是智能化全方位感官融合。在国外一些国家,媒介内容生产主要是与大数据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大数据算法生产更接近大众思维能接受的新闻产品。在国内,媒介内容融合的形式主要包括媒体融合云、虚拟现实技术新闻、无人机航拍新闻等等。国内首个无人机新闻项目成立于2015年6月,由新华网组织成立。接着于2016年两会期间利用VR技术和全景相机结合,让公众可以感受近距离的现场感;2016年8月人民日报联合腾讯创建了国内首个媒体融合平台,对信息的存储、下载和分享方式进行了革新。在当下,特别是疫情之后,“直播”已成为当下媒介内容融合热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相比于2016年6月的3.3亿,增长率高达70%。文化部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我国网络直播企业就达到了两百多家,相比于之前的映客、斗鱼等专业的视频直播网站,现如今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让人人都可以直播。直播不仅官媒可以用,每个普通用户都可以,这不但扩大了内容的融合范围,更增加了内容的互动。

(四)业态融合

媒介融合的最终表现为经营和管理的融合——媒介产业业态的融合。在资本的驱动下,传媒、互联网、游戏、金融等产业快速整合,创造出新的输出和盈利模式。在业态融合上,国外主要依靠“内容创业”,比如,个性订阅、线上收费。这主要是由于国外的新闻专业化主义,他们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让数字订阅成为主要的盈利支撑。在我国,业态的融合方式与国外正好相反。主要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尝试多元化整合。跨界资本的投入助推了传统媒体与多元化产业链的融合,实现了价值的再创造。比如,上海报业集团着力于内容创新,大力发展澎湃、上海观察等新媒体项目;湖南广播电视台构建“芒果TV生态圈”,以IP模式创造一系列衍生产品,如旅游、手游、文化产业等。还有一些传媒尝试垂直化业态发展,比如长江日报打造“好医网”,连接医生和患者,探索融合服务。

三、媒介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渠道存在不公平现象

一般的渠道融合都是单向的融合,主要是指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传统媒体具有主导优势,而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具有流量优势。基于此,为了各自的利益考虑,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平台会依据自身的流量优势不断地从传媒内容吸金,粉丝的黏性不会跟随传媒平台的更新迭代而迁移,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生产利益输出倾向于互联网大平台,造成对自身的不公平性。

(二)融合平台分化现象严重

基于“中央厨房”的发展模式,媒介平台融合在组织架构和人员分配上已经实现了再分配,但是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互联网大平台的技术优势的极度分化的格局并未有所改变,导致实际情况基本处于我行我素,并未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的理想局面。

(三)融合内容失真现象普遍

当下,国内的媒介融合已基本实现跨媒介平台的融合发展,呈现“一次性生产,多终端分发”的态势。但是在这种理想发展的背后,却可能存在信息失真。在某一平台首次的前期采集之后,会有各家终端对其信息进行再编辑,再编辑的基础并不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再考察,这样极易造成新闻信息失真的风险。

四、媒介融合未来的趋势分析

(一)媒介融合趋于移动端

随着移动设备的高端化,未来媒体的存在模式主要依赖于人的活动路径,大部分以移动媒体存在,而移动媒体主要是以智能手机为媒介。相对于时间和接收情境固定的媒体,移动媒体会在未来的媒体传播板块占据很大的优势和很广的范围。因为传统媒体在融合上如果不向移动媒体端发展会失去很大的竞争力。

(二)媒介融合趋于智能化

媒介融合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生产、传播和管理这三个方向。媒介生产的智能化主要是信息制作方式的取代上,媒介传播的智能化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促使信息分化更加精准,媒介管理的智能化则会贯穿于资本运作、资本管理、媒介组织和运营等各层面和各环节中。

(三)媒介融合趋于社会化

就目前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来讲,媒介的融合已不单单局限于媒介领域,而是会涉及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化工具,而已成为全能的社会生活服务中心。未来的发展,媒介会进一步扩大与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帅.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青年,2020(13):111-113.

[2]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J].新闻战线,2020(02):75-76.

[3]钱浩然,李素娟.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形态创新[J].青年记者,2020(02):63-64.

作者:赵宁 单位:郑州报业集团中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