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传播下谣谚批判效果的弱化范文

网络传播下谣谚批判效果的弱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传播下谣谚批判效果的弱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网络传播下谣谚批判效果的弱化

摘要:谣谚是来自民间的一种潜流文化,在和新媒介的融合中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方面网络为谣谚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和舆论表达平台,另一方面谣谚也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削弱了自身的批判效果。在分析网络谣谚批判效果弱化的原因和表现后,对互联网技术浸润下的谣谚文化应有新的观点和态度。

关键词:谣谚网络谣谚批评效果

谣谚传播作为一种民间的舆论形式,是指由民众口头创作,针对民众喜闻乐见或与其联系紧密的事件而发表的具有议论和情感表达性质的韵文,是民众心曲和智慧的表达。正如清人刘毓崧所言:“诚以言为心声,而谣谚皆天籁自鸣,直抒己意,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明人顾起元也说:“闾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此言虽俚,然于人情世事有至理存焉,迩言所以当察也。”可见,传统谣谚是在古代禁言制度下对自身安全的一种保护方式,伴随着阶级对抗的目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隐藏及舆情表达的有效形式。谣谚传播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发展到如今的网络传播,其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寂期。一方面,由于近代报刊的发展,报刊成为民众汲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近代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纷纷进行身份转型,知识分子对话语权的严格控制,实际上削弱了民众的意见表达的自我阐述能力和反抗意识。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媒介特征并不适合谣谚的传播和发展。首先,传统媒体强调知识的分层,对进入传统媒体的话语有严格的把关和准入标准。

在传统媒体看来,谣谚是俚俗的,不足以进入主流媒体领域的东西。而且由于传统媒体对文字的依赖,也并不适合谣谚的口语特征。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对谣谚的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网络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本质与口语传播时代的传播十分相近,即虚拟的面对面传播。网络中的传播形态是仿口语化的,讲求平易和通俗。传播者和受传者隔着网络这种虚拟的传播媒介进行互动性传播。网络的书写类似于口头的语言表达,网络的传播及时性和传受双方的及时在线和即时反应使得网络传播的口语社会特征更加明显。这种仿口语社会的特点使得网络谣谚拥有了适合的传播环境和发展的空间,于是出现了在网络平台上的,或者借助于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反映民众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事件的意见性信息的徒歌或直言。网络谣谚继承了古谣谚舆情表达的文化传统、应韵的表达习惯和极高的传播参与度。同时比较而言,网络的新媒介特点及网络文化也对谣谚的舆论表达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方面网络为谣谚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和舆论表达平台,另一方面谣谚也在网络媒介环境下消减了自身的批判效果

一、网络的新媒介特点

为谣谚传播带来的积极效果乐观而言,网络带来的是任何个体在这一无形网络中的“匿名”的“畅所欲言”。网络媒介技术的匿名性为网络谣谚的传播者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匿名性为网络人际交流搭建了随意的空间,传播者凭借创造性的身份在此空间中生存。在网络的世界中,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书写的语言”与真实世界中“口传的语言”一样具有模糊性,可以减少人们对所写的语言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而且“网络传播中身体的缺场和非语言符号的缺失为匿名和身份隐形或虚构化提供了可能性,所谓身体的缺场是指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不是身处于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进行传播的,他们的传播首先面对的是机器(如电脑),他们的身体是被机器隔离于人群之外的。正是由于阻断了身体的接触,交流者可以避免对身体所谓的“惩戒性”的担心”,产生“安全感”。这就是网络环境的匿名性所造成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即在网络上,人们会感到更加轻松自在、感觉到更少的限制,进而开放地表达自己,提高个体自我表达的安全感。

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技术的低门槛和开放性,增加了参与谣谚传播的人数和可供意见表达的话题,形成了庞大的传播社群和传播议题。网络谣谚的表达内容多是对现实社会的针砭时弊以及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性反应,对传统的传播媒介而言,这些传播内容中包含了某些不便于传播的内容和信息,如过于俚俗的语言、激愤的情绪及与主流媒体不一致的观点等内容。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这样的信息具有了存活的空间和场所,这就使得谣谚传播的人数和话题有所增加。网络的多媒介融合特点也为谣谚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网络媒介融合了书籍、报纸、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为谣谚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和更深刻的表达方式。谣谚在网络中的传播可以通过QQ、博客、播客、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媒介融合,利用微信等传播手段发送到个人的手机上。谣谚的传播方式,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文本的传递,从小群体的传播发展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这些传播手段和方式的运用,无疑加快了谣谚传播的广度和时效性。

二、网络谣谚批判效果减弱的原因和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谣谚的实际功能是以辛辣、尖刻的话语针砭时弊、警醒世人。如《斛律丰乐为齐高祖》歌:“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讽刺了北齐宣帝高洋日日夜夜沉溺于酒色的现实。再如这则反映唐朝法曹王熊无恶不作压榨民脂民膏事实的谣谚“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网络谣谚的批判效果与古谣谚相比,怨刺艺术效果已经消减:

(一)网络谣谚从最初严肃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走向“调侃”和“玩世不恭”

从表达方式上来说,网络谣谚的多重表达方式,尤其是网络谣谚在文本的传播中增添了图像或者声音,使谣谚在严肃的舆情表达中多了几分娱乐的色彩。正如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所言,“每一种工具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用一种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相应的技术会带来相应的文化,互联网技术同样带来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网络是一种娱乐化的传播媒介,娱乐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对比来看,古谣谚虽然也是发端于民间,但却不是一种大众文化,而是一种潜流文化。由于文化中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不同的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上层文化由于受到统治阶级和精英的推崇而成为主流文化,下层文化由于被统治阶级所忽视而成为潜流文化潜流文化较之上流文化而言,以其随意的方式、受传者众多等特点,风靡于群众之间,这就是古谣谚产生的基本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古谣谚从来就没有带有过娱乐性和消费文化的色彩。娱乐化是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才具有的媒介文化特征。从受众的参与心理来分析,网络中的受众多把网络当成是娱乐发泄的工具。正如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言,即低俗化满足了人类带有狂欢性的娱乐需要。[9]网络的低门槛介入,满足了网络的低层次需要,大众的集体参与必然消减网络的严肃性。在这个无形的网络中,受众并不指望网络媒介担负起舆情上传下达的任务,受众在网络中更多的追求地是调侃的趣味和对现实不满的发泄。因此,网络文化带来的娱乐倾向实际上对大众的批判意志有消磨的作用,会消减谣谚的批判效果。

(二)网络谣谚涉及的内容开始从政治领域走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专门的文化娱乐类内容

谣谚总是和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紧密相联的,是一种一直存在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各时代的相同表现。而与古谣谚和政治的紧密相关不同,网络谣谚可以批判各行各业,甚至是各个阶层,淡化了其浓厚的政治性,增添了新的内容及形式。如讽刺当代人处世哲学的“拉拉扯扯朋友多,吃吃喝喝好处多。”讽刺公费旅游的,“当年唐僧去西天,山重水复伞经难,如今取经乐融融,公费旅游多方便。”此外,还有对社会世相、社会风气、各种现象进行勾画的。如反映分配不公的,“农民笑,工人跳,不三不四的人捞抄票,知识分子光着屁股坐花轿”等。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在于不同领域中各种问题的存在和网络提供的技术性支撑。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民众生活的大环境相对宽松,人的社会性和心理需求使然。对广大民众而言,他们普遍参与评价的事件是出于对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层面上的考量。以房价问题为例,房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住房保障和居住的权利,是民众对生存权的抗辩和投诉。房价居高不下,成为民众经济上的包袱,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民众思想的熏陶,“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对房价问题尤其关注。类似地,民生问题中涉及比较多的,如就业难、看病难和股市动荡等问题体现的都是人们的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众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明显,于是出现了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意见表达的谣谚。但网络中的受众很难对某一问题保有长时间的兴趣。他们会跟随网络信息的更换,去追踪新的信息和问题。因此,产生的后果是谣谚传播的语境效果持久性有限,而单个语词的传播持续度很高。简单而言,受众会遗忘某个热点事件和对该事件的看法,而仅仅记住传播中的某个语词。这些语词成为固定的语词而被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而在网络中继续传播。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谣谚传播的最初语境和揭示的事件,但是在网络的浩瀚海洋中却被快速的引用和传播。

(三)多元意见削弱了受众的批判力度

受众人数的增加带来了意见的多元,在网络中人们很难达成一致性的意见,任何问题都会引发争论,问题的多元视角和立场,无疑消解了受众的批判意识,降低了谣谚的批判力度。在网络中,对任何问题的争论都不只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有可能产生三元甚至四元的舆论场。不能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就很难让批判的声音变得有力度和充满怨刺的艺术美。以网络“魔兽”游戏被叫停一事为例,一部分由于中年阶层的受众认为网络游戏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群体浸入感一般较强。甚至有人感叹道“80累90废”。而在青少年的受众中则广为流传着“房价高,足球臭,版署不让玩魔兽”等等谣谚。

三、结语

谣谚是一门怨刺的艺术,是一种表达舆情的手段,如今的网络谣谚继承了古谣谚的舆情表达传统、应韵的表达习惯和极高的传播参与度,但网络文化却弱化了谣谚的怨刺艺术。为此,我们应该首先理解谣谚文化的内涵。谣谚与政治密切相关,任何政治问题都会引起民间极大的回应。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麻烦。如何利用网络平台,针砭时弊地指出其中的问题,如何利用网络构建舆情,才是网络谣谚传播的重要转型方向。诚然,网络有其特殊的媒介特性,互联网技术浸润下的谣谚文化特质有了改变。网络谣谚从传统谣谚严肃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特质走向“调侃”和“玩世不恭”,但网络谣谚舆论风向标的作用依然存在,为了全面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应注意对网络谣谚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网络谣谚的收集,分析民间舆论的主要方向和民众主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受众而言,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网络文化所带来的问题,认识到媒介文化带来的冲击和对个人意志的消磨及对文化的戕害。受众应从自身出发,提高媒介素养。对媒介从业者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众,传播积极的媒介文化和方法论观点。而不是仅从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把娱乐当成传播的第一要务,因为在传播娱乐的过程中,会极大地降低受众对问题的认识深度。

作者:杨曦 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