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融合下高校教育研究(4篇)范文

媒介融合下高校教育研究(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媒介融合下高校教育研究(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下高校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媒介融合高校新闻职业化研究

摘要:

新闻教育的职业化主要是对专业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术知识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其真正内涵就是教育学生从新闻专业主义层面去获取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技能训练,以及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信念、行为标准和实践规范,做社会舆论监督和信息过滤的把关人与观察者。

关键词:

互联网;新闻教育;职业化

在各种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餐饮、教育、医疗等很多行业和媒体行业自身的变革与重构,传播及消费过程无论是在技术上、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从业者也面临着互联网环境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也要适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合理配置“以职业为目标,以内容为导向”的课程资源,多渠道深化新闻传播教育的职业化教学结构。

一、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内涵

对于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内涵分析,首先要从“职业”一词入手。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单从“职”这个字来说,有“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因此,职业其实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体现,例如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记者就是一种职业体现,也是对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培养目标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培养合格的职业化的新闻人才,从专业技能和方法上训练学生职能素养的职业化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是为公众服务的,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决定了新闻教育也必须符合公共服务的职业机制。新闻业提倡实用性的技能训练和专业主义倡导“新闻为公众服务”的思想,导致了新闻职业化的特征,在新闻走向职业化的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1]说到底,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内涵,就是教育学生从新闻专业主义层面去获取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技能训练,以及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信念、行为标准和实践规范,做社会舆论监督和信息过滤的把关人与观察者。

二、新闻教育职业化的表征方式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职业化

1.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是新闻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即将要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编辑等基本技能和使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技术设备的能力是新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技术更新得非常快,因此,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仅在于教育他们怎样去做(know-how),更应该教育他们为什么这样去做(know-why),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除了掌握传统新闻采编与制作技能之外,媒体融合时代网络与新媒体技能的开拓也显得尤其重要。在新媒体课程中,诸如《数据新闻制作》、《可视化新闻设计》、《网页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营销传播》等课程非常贴切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也适应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化需求。此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媒体实践环节更是在新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专业实践是检验学生采、编、播、摄等新闻技能的职业化战场,是学生真正进入职场前的真实演练。因此,每个学生都应重视新闻实习见习工作。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高等院校招生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属于文学大类,再加上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从业者所接触的知识非常广泛,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掌握各个人文学科领域及部分自然学科领域的课程与知识,包括文学类、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各方面的内容。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人文素质类的课程,诸如《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对于新闻学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进一步优化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职业化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拓宽思路,学习不断发展的知识。

3.专业主义教育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2]对于学习新闻学的学生来说,知识和技能很重要,但高尚的人格和职业素养同样重要。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职业精神,着眼于受众的知情权和接近权,以“公正、公开、公平”为目标取向,强调社会责任意识。这些要点都需要在新闻教育当中予以重点训练,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新闻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以服务、奉献、开拓的职业精神为原则,真正培养出未来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事业骨干力量。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职业化

1.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发端于美国,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新闻传播课堂上,专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进行互联网在线课程的自我学习,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等手段获取理论知识,课上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协同式个性化学习,包括交流讨论、动手实践、头脑风暴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针对《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实操性课程,教师可以在课下录制相应的教学视频或微课慕课,供学生课下观看,看会后,教师在课上通过设定情境,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照相机、摄像机和编辑机,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加真实地模拟新闻记者工作时的状态,贴切新闻职业化的要求。

2.实践教学

高校新闻专业对于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也是新闻之所以能够职业化的条件之一。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一方面,校内实训环节。高校新闻专业应更多地提供校内实训场地,为专业学生准备和构建校内全媒体实验室、演播厅、录音棚、非编室等设备和场地,学生利用这些设备和场地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和后期编辑等实训工作。同时,专业学生还可以到学校校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单位进行专业训练,对报纸杂志编辑、广播的录制和制作、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剪辑、新媒体营销等工作进行常规化训练,以期熟练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活学活用。另一方面,校外实习环节。高校新闻专业应更多地和专业媒体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场地。同时,学生自身也可以与相关新闻单位联系,进行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负责实习工作的专业教师应时刻监督学生的实习动向,学生应将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记者,向老师主动汇报实习成果。

3.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起源于欧洲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而担任技术制作课程的导师则负责指导其实践教学。由于教学实践需要特定场地,因此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教学的核心,以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亦被称为“工作坊教学”。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工业文明需要形成的“教育目标的预设性、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教育过程的可控性、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教育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新闻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必须变塑造型教育为服务型教育、教化型教育为自主型学习、同化教育为个性化教育、定式思维为积极思维。在传媒“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通过构建不同媒介载体的课程运作模式,将大学四年的课程链条打通,真正做到工作坊内的融媒体式教学。同时,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贯穿其中,设立不同媒体的各个部门,由学生负责经营管理运作,使学生真正掌握采、写、编、评、播、摄等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使学生逐渐学会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方式,从而应用到实验项目当中。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形态参与“工作坊”教学,实现“学生制作———老师指导———新媒体平台投放———市场反馈”的一体化职业教学模式。

三、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启示

新闻教育职业化,不是传统的课堂教育,也不是简单的实践教育,而是理论+实操的融媒体式教育。总结起来,基本的技能实训、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内化职业精神是新闻教育直面新闻职业的核心要素,这三点应该成为新闻职业化教育的金牌标准,将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与社会实践需求进行合理对接,实现课堂教学、工作坊教学、实践教学三者紧密结合,探索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及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黄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华中科技大学,2005-1-5.

[2]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电视研究,2000-3-25.

作者:赵征 徐永泉 刘苹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第二篇:媒介融合下高校传媒改革分析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传媒生产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依托数字技术为先导的媒介融合方式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特点,这也体现出适应媒体时代要求的新特点。作为当前媒介生态的鲜明特点,媒介融合能够推动现代化人才教育理念的形成。因此,传媒界需要适应这一时代需求的专业性人才,要求首先应该培养出符合媒介融合需求的新型人才。高校作为传媒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责任。但是,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难以满足多元化、整合化以及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媒介融合;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全媒体

近年来,在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媒介融合的势头也呈现出异军突起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传媒工作者迅速形成了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时代。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性基础,同时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行业需要大批符合这一趋势的专业性人才,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肩负行业变革、适应现代化需求的重任。本文主要依托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以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用依据。

一、我国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建制呈现不合理性

在学科划分方面,大多数学校将新闻学和编导学分属不同的学院,使得在文学院之中的新闻学在经费以及师资方面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传媒专业需要较多的视频、音频资料和实践工具。由于缺乏有力的支持,使得专业的发展呈现出“狭窄性”的特点,容易引发行政管理和优势划分的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专业设置呈现不平衡性

在全国高校的新闻学设置方面,有30%~40%的专业划分在文学院之中,缺乏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开办的冲动性和盲目性。在学科的目标结构方面,新闻学的设计要求贯彻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为基础。新闻学主要培养编辑记者,而广播类主要培养广播电视类人才。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导致传播媒介的差异逐步缩小或同化,原有的模式无法适应媒介的现实性需求。[1]

(三)同质化问题严重

在学校专业设置方面,由于缺乏考察,导致在传媒专业的设计方面,文化产业较为落后的地区未能充分考量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采用争先上马的方式,模仿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专业设置,导致出现雷同的培养模式。由于教学内容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学校缺乏独特的办学特色,严重影响了总体的办学效果。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传媒教育需求需要大规模专业教师的加入,但是现实的师资状况不足。近年来,教师结构发生了很大的优化,但是远不能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在当前的新闻专业中,多由文科型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模式呈现出“文科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基础性专业知识方面尤为薄弱。[2]

二、媒介融合需求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全媒体目标培养

全媒体作为媒体走向跨媒体的产物,能够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全方位地传播新的传播形式。因此,其既是实现多种媒体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媒介形态发生大变革的产物。全媒体作为兼具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后产生的新型传播形式,需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媒体体验。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学会相关的新闻制作和报道,同时也需要掌握现代化的采编录制设备的操作,实现多种媒介的结合处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院系设计符合新时代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构建捆绑式课程设置

除了构建全媒体目标培养的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捆绑设置的方式,有力保证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的有效结合。例如,通过将摄影基础和图像处理两门课程设置为捆绑课程。通过艺术基础课程学习照相机的相关内容和使用注意事项,而通过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学习相关的应用和处理技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除了做好捆绑式课程的教学设计,也要做好课程的衔接工作,通过对不同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链接,保证学生写作学习的连续性。

(三)建立数字化软件学习系统

在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较为重视对数字软件方面的学习。由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传媒行业的形态,媒介融合的可行性大幅度提升,使得作品生产和传播统一在同一个平台之上。其贯穿于制作工具、控制系统、传播渠道以及数字终端等方面,要求传媒人才从前期的策划、创作、编排到后期的播放等,都要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并具备基于通用平台的创作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要保证数字技术课程在计划表中,在安排相关数字软件的同时,保证整个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四)构建联姻式组合模式

联姻式组合模式,主要是用来应对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有学校专业教师之外,还可以选择从广电系统聘请大量的记者、主持和编导作为专家进行授课。或者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性讲座,使这些专业性认识走进课堂,通过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实现师生和媒体的零距离接触,保证学生及时了解业界的最新设备动态,融合最新的学习内容。在寒暑假中,可以提供学生进入广电系统实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以实现能力再造和知识结构的优化。[3]

三、结语

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传媒可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各种媒体相互融合的“多媒体融合时代”已经到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相关专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劲松.试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53-155.

[2]宋艳丽.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J].编辑之友,2012(11):76-77.

[3]朱小阳,章丽,杨晨美,等.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探究[J].新闻界,2011(3):149-151.

作者:魏诗娟 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第三篇:媒介融合下高校制度探讨

摘要:

媒介融合下正在重构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对教育及高校课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课程建设受到了学生、教师、所属主体、制度等方面的种种阻碍和挑战,使传统课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颠覆大众传播下旧有的课程制度,构建媒介融合下的课程价值观、行为导引和程序规范,从制度上保证课程的知识产权、符号多元、传播渠道和融合技术及能力,为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与发展构筑制度上的保障。

关键词:

媒介融合;课程建设;课程制度;理念;内容;技能

当前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及人类进步一样面临急速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变化和挑战中,信息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因素促使媒介融合的生成和发展,进而增强、放大了信息的影响。媒介融合使高校课程处于困境之中,既面对崭新的机遇,又遭遇强烈的挑战。

1媒介融合建构全新教育发展模式

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即使是现在也不例外。但经过几千年演变,生产力的涵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生产力不再只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注意力、信息等都成为生产力,信息的作用和影响犹如原子弹一般巨大。这是单一模式的信息,而现代科学技术使向着融合方向发展,也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深化过程。”[1]21-22媒介融合应该不再只是一个传播问题,而是已深深嵌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

1)媒介融合正在加速民主政治进程,催生扁平化的民主管理模式,底层受众的信息接受与反馈渠道日渐增多,有限性增强;

2)媒介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媒介机构的重组、壮大,财政资源的重新分配,而且看到了实体金融与网络金融的共生,如网络支付、移动端支付等;

3)媒介融合进一步催生技术革新,既给受众便捷的使用体验,又给以充分的安全保障,传受双方对技术的依赖度日益加深,同时也意味着破坏力的增大;

4)媒介融合重构人力资源分布,包括核心技术的开发人员、核心管理团队、专业的生产团队等等,凡是媒介技术关系紧密的行业、产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就越高;

5)法律的变迁速度明显落后于媒介融合的进程,法律空白较多,既是媒介融合的机遇,但挑战和阻滞也是不确定因素,如网络支付管理引起的讨论说明媒介融合遇到的规制问题。

2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挑战

首先,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的挑战来自于学生。就高校传统课程而言,绝大多数高校依然秉持大众传播观念进行课程的设计、建设,强调传播者的中心地位,因为学生好比医生眼里的患者被动地接受医治,却有着神奇的效果。但对于年轻的学生而言,传统课程并不受待见,与传统课程相应的教学方法等也饱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在过去十年里学生的接受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年轻学生也易于认可和使用新兴的传播方式、内容,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年轻学生自认为是新的一代,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并凭借外化事物表现出与父母或年长者的差异。网络传播在速度扩张后正在经历着传播模式、编码解码等方面的深度变革,向着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另外在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革新下内容、网络和终端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同时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三种传播方式也呈现加速融合的态势。这在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上得以体现,而这些设备较容易受到年轻学生的青睐。尽管现今课程建设向智能化、融合型方向转型,但事实上这类课程少之又少,大多数课程是传统课程的翻版,只是载体不同而已,纸质教材直接转换到电子设备或网络上,授课录像只是传统课堂的再现。

其次,媒介融合对作为传播者的教师的挑战超乎想象。面对媒介融合,教师是有惰性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惰性,传统课程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突破这一体系不仅耗时耗力,还要大胆突破原有的理念和观念,更深更大的阻力则是来自于惰性。因此,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年轻教师)不愿也不会主动尝试媒介融合理念的课程建设。教师缺乏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技术。如果问一名普通教师课程建设是什么,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我的课程都上几十年了还要建设?”实际上,不少教师对课程建设比较模糊,更未接受理解新环境下课程建设的含义和内容,有些教师认为课程建设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但教师不是转变理念就能实施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因为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不同于只集中于内容建设的传统课程建设。教师不仅需要高超的学术造诣和适时更新的知识,也不只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建立全新的适应媒介融合传播的技术,原因在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纸质教材的编撰、教案及习题的编辑、演示文稿的制作、授课日记的整理等等,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媒介载体,在媒介融合这一平台上课程以纸质形式展现内容,以电子书形式实现电子化阅读,以甜美或磁性的声音吸引听众,以声像俱美的视频全方位展示课程,等等。但一门课程的建设不是分门别类地各自建设,而是结合课程的性质、内容实现各种方式的融合或者说聚合,互为补充、互相作用。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项缺乏媒介融合技术或技能的繁复工程。再次,媒介融合对于课程所属主体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课程被认为是教师的个人作品;从“十二五”起,教育部明确课程属于职务作品,也就是说课程归属学校所有[2]。尽管只是归属主体的变化,看似解决了课程的知识产权问题,但这一变化对课程及建设来说却是致命的变化和影响。以往教师认为课程是自己的,对课程负全责并付出全部的努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自己的课程建成优质资源、精品课程应该会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开展课程建设,包括媒介。而学校成为课程建设、使用的主体,但学校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却不能实施建设工作,仍由教师具体实施,不过教师对课程的意识、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显然已经受到影响。另外,教育教学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但不能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同样,课程建设对媒介的反应也总是落后一拍,尤其是迅速发展的媒介融合更是落下几拍,现在自上而下进行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微课以及风靡全球的MOOCs等等仅仅是网络技术的利用,并不是与媒介融合相适应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媒介融合既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更是不可预知的考验。当然,对于高校来说,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不只是载体融合问题,教学方法、信息符号(文字、图像、图片、声音、视频、网络符号等)、课程内容也是媒介融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媒介融合引发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变化更是棘手的考验。

最后,媒介融合对高校课程制度的冲击巨大。媒介融合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显性的,政策制度则是隐性的,而媒介融合的发展正遭遇政策制度的瓶颈。这从各类“互联网+”事物发展就可以看出端倪,网络金融的牌照、叫车软件的叫停等等。虽然课程制度每隔三至五年就会依据时展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或重新设计,媒介融合发展一段时间后课程制度已经进行过相应的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政策制度都是陈陈相因、萧规曹随,媒介融合下制订的课程制度也是如此,显现裹足不前的制约。首先,课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和教师课程建设理念、观念的更新,尤其是当下新近发生的事物和理论。其次,课程制度制约着人财物的配置问题,传统课程建设的重点是以文字为唯一符号的内容生产,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认为只需付出足够精力和时间就可以建好;媒介融合下课程建设的重点不是唯一的,音、视、图等形式的内容生产被提升到与文字形式的内容生产同等地位。而此类内容生产不仅耗费精力和时间,更需要丰富的设备资源、大量的经费投入以及充足的人员保障,但现有的课程制度却不能给予充分的支持。例如课程的动漫、flash素材是耗费高科技的人力成本,而高校课程制度及财经制度不能保证酬金的支付。再次,知识产权也是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媒介融合使课程的传播速度加快,也使传播渠道、途径多样化,也使他人较为容易获得课程材料并且不需要授权,或者现有的课程制度不能保护媒介融合下课程的所有权。

3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的重构可能性

前述部分我们探讨了媒介融合对社会发展和高校课程建设的影响,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受到的,一部分则是我们非常不易察觉的,制度正是这种不易察觉的隐性力量,其作用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和想象。因此,要使课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构建适应媒介融合的课程制度。

首先,要创新甚至颠覆课程制度的观念。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信息是用来交流的,是传播思想的,并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一般认为,人际传播是双向循环模式,大众传播是单向线性模式,网络传播被认为重回双向循环模式,但两种双向循环模式并不相同。人际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是面对面(facetoface)交流,而网络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既包括面对面交流,也包括非面对面(nonface-to-face)交流或不在场(absent)交流,因此可以说传播模式既受到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影响人类思维模式。高校课程制度是大学设立以来经过漫长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在神学统治时代以《圣经》为核心的课程占据欧洲大学课程的绝对地位,古登堡印刷术使课程的信息量增大从而削弱了课程口口相传的力量,而电子革命在进一步加大课程信息量的同时改变课程的呈现形式、资源类型、传输方式,作为电子革命的延续和深化,媒介融合在保留前述特点时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资源类型、传输方式等趋向交叉、趋向融合。因此,创新甚至颠覆传统课程制度的理念,树立适应媒介融合的课程制度理念远比制定一套具体课程制度的意义深远得多。

其次,什么样的课程制度适应媒介融合传播呢?课程制度是价值观的体现,但没有具体措施支撑的价值观是毫无意义的。“制度的理念化并不意味着制度仅仅是一种理念,恰恰相反,制度的理念化乃是为未来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坐标,根据这个坐标,相应的实践活动都会在其中获得相应的位置。”[3]8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体现较为复杂的价值观,既要体现传统课程的价值延续,又要突出媒介融合体现出的开放、共享等新价值观;既要确立教师课程建设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又要塑造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利于融合传播的行为导引,既要保持大众传播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又要体现融合传播下以网络为载体的课程走出校门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颖性;既要显现大众传播模式下“教”与“学”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又要彰显融合传播模式下“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反思性、共享性以及“教”的开放性。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要确保适合融合传播的课程的设计、开发的程序规范,在完善现今大众传播模式(现今学校机制)下课程选择、决策、开发和管理的机制、机构、程序、方法的同时,探讨构建融合传播的课程程序性制度,既要延续原有的完整性、严谨性,又要突破藩篱,使课程制度具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给予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

再次,媒介融合下课程制度可以优先考虑的课程建设内容。媒介融合使课程轻而易举地被复制和获取,同时媒介融合也使课程的交易可能性增大,任何受众缴费学习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在线课程,只是国内课程交易还尚未启动或者说面临制度性障碍,因此首先要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媒介融合使课程符号出现多样化趋向,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尤其是适于融合传播的符号都运用到课程建设上,而事实上课程符号的使用较为单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两者的融合更是难题。大众传播下教材等纸质型材料是可见型载体,这些材料被学生持有并纳入学习成本;而媒介融合下部分课程材料不再被学生持有,向学生收取费用不再合理,另外目前网络学习成本由学生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因此创新媒介融合下课程的传播渠道建设,从制度上、经费上予以保障,降低学校、学生的经济成本。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制度绝不是用几行字显现课程的价值观和理念,更需实践特别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和能力来保障理念的实现,因而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和教师享有不断提升课程融合技术的机会和能力是媒介融合下课程发展的根基。

4总结

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潜在地改变社会发展模式,对高校课程相关者——学生、教师、所属主体及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在这种冲击和挑战中课程制度与媒介融合则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突破固有思维和制度的控制,方使媒介融合下的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OL].(2012-06-07).

[3]李国均,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丁德惠 倪自银 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盐城工学院教务处

第四篇:媒介融合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20世纪初以来,世界传媒业飞速发展。百年间,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相继问世,日益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向传媒业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理念、方式、目标等方面,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然而我国一些高校传媒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对传播学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实践、轻理论。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传播学理论在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

传播实践教学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部分

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部分

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

教学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注: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1158)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2]贾平.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传播学教学模式[J].安顺学院学报,2013(10):55-57.

[3]王文娟.对当前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访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J].今传媒,2011(2):4-5.

[4]姜德锋.传播学理论的多学科性及其教学应对[J].新闻传播.2013(11):222-223.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