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技术创新下的高校图书馆关键转向范文

技术创新下的高校图书馆关键转向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术创新下的高校图书馆关键转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下的高校图书馆关键转向

【摘要】本研究对《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图书馆版》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重点阐发未来五年图书馆在技术变革领域的关键转向问题,包括以增强研究内容的可取得性为代表的三项关键趋势;以图书馆服务与教学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为代表的三项主要挑战;以语义网与关联数据为代表的三项核心技术,并提出要客观、辩证、审慎地应用新技术,协同高效地开发整合优质资源,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系统性效能,推进跨界合作服务模式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图书馆版》;高校图书馆关键转向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图书馆版》(以下简称《报告》)于2018年9月出版,其针对图书馆未来转型发展的关键趋势、重要挑战与核心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短期、中期与长期的阶段性分析视域,对上述三项议题所包含的政策问题、领导问题与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报告》由瑞士和德国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型图书馆联合撰写,系统地回答了未来五年全球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围绕解决这一焦点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实践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报告》不仅具有较强的趋势预测色彩,还具有较强的趋势引领性,对增强图书馆技术创新效能,提升图书馆技术服务的靶向性与系统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考虑,从科学分析《报告》的核心内容着手,对《报告》所提到的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趋向进行重点研究。据此来研判《报告》对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的关键转向的重要启示。

一、《报告》的特点及其比较优势

1.《报告》的特点从影响范围的视域来看,《报告》对国内外图情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进行广泛的传播。目前,《报告》已经先后经过5次修订,并衍生出以高等教育版、基础教育版与图书馆版为代表的多种版本类型。在关注高等教育同时,《报告》亦对职业技术教育、社区大学的远期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判。可见,《报告》已经成为世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预测报告[1]。从《报告》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来看,项目组成员均为全球顶尖的图情领域的科研人员与专家学者,每一个细分研究领域均配置了一个专业的科研团队。例如,2018年版《报告》的项目组成员便由来自15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组成。这些专家经过协同努力,科学地遴选出20项在未来五年内对图书馆技术创新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若干议题,这彰显了专家组成员的学术洞察力与趋势判断力。从《报告》对战略新兴技术预测的精准度来看,《报告》的核心内容均来自广泛而可信的实证调查研究。项目组成员基于“维基空间”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备选项目进行结构化讨论,并基于德尔菲质性分析法来确定入选的项目与技术。当今国际图情界领域中最为前沿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成果均能够在《报告》中找到。可见,《报告》对于当今战略新兴技术预测的水平较高。

2.2018年版《报告》与2017年版《报告》比较分析2018年版《报告》相对于2017年版《报告》而言,具有较为突出的比较优势。首先,《报告》以“研究内容取得与管理”议题引领未来关键趋势。与2017年版《报告》中关于“数据管理议题”的近期趋势研判相比,2018年版《报告》将这一议题的研判周期延长至中长期。可见,对研究内容的应用与管理将成为图情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关注的议题。而最新的研判趋势则将研究的重点落在“注重加强用户体验”“重视对图书馆空间的反思”这两个关键维度上,可见如何以技术创新手段来增强用户体验的感知程度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图情界关注的主题。其次,图书馆对自我的挑战将成为一项较为严峻的课题。在《报告》所列举的未来五年内图书馆可能面临的技术创新瓶颈中,如何“将高校图书馆嵌入课程体系”是一项广受热议的实践议题[2]。在2017年版《报告》中被视为可解决的挑战的“重塑图书馆馆员职业技能”议题,在2015年被视为困难的挑战。这些与图书馆馆员能力升级密切相关的议题,充分表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用户体验感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图情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报告》的核心内容分析

《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图书馆领域可能产生的重大技术变革趋势的研判。本文基于新技术应用趋势、技术研发与变革过程中的瓶颈、图书馆技术采纳策略等维度来对《报告》进行研究。1.高校图书馆持续采用新技术的趋势《报告》分别基于远期、中期与短期三个时间维度来分析高校图书馆持续采用新技术的趋势。从远期发展趋势来看,“提升研究内容的可取得性,重视对图书馆空间的反思”是这一时段中的关键表现。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图书馆致力于通过弥补学术成果在知识传播等领域的短板,提升图书馆的可访问性。能够预见的是,学习者将成为学习全生命周期中的主动参与者和发起者,而图书馆馆员则扮演发挥辅助作用的角色。从中期发展趋势来看,“学术记录迅速发展,数据管理的关注度提升”是这一时段中的关键表现。在大数据背景下,各类学术成果能够在学术资源平台中实现即时共享,学术交流更为公开和频繁。学术研究者可在共享性开源评审平台上评论学术成果,并进行在线归档和[3]。从短期发展趋势来看,“注重加强用户体验,优先应用传输移动数据和内容”是这一时段中的关键表现。用户体验指用户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价值认同度。如我国国家图书馆通过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图书馆官网界面进行优化,从而增强图书馆官网人机交互功能的科学性与时效性。2.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报告》将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划分为“可解决的挑战”与“严峻的挑战”两大类。《报告》认为,当前全球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是尚不具备对信息化知识的精准捕捉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政策制定水平,并抑制了图书馆专业人员自身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正如《报告》重点指出的,“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自身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馆员需要持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4]。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变革不仅需要人、财、物等资源的高度协同,还受到技术、人才与读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技术能力的期望,是提升图书馆服务创新绩效的动力之源,但也给图书馆馆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这要求图书馆具有权变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灵活的资源架构体系,以保证图书馆馆员能够基于多元化的渠道来持续获取知识技能。3.高校图书馆技术应用若干重要发展《报告》列出了未来一段时期高校图书馆的若干项技术创新,其中包括三项重要技术。《报告》编写组专家将技术创新成果采纳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深入阐发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趋向,包括在一年内,要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深度推广创客空间;在两至三年内,国内高校图书馆能够实现数字信息可视化功能,并获取语义网与关联数据;在四至五年内,国内高校图书馆可借助人工智能交互技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定位[5]。

三、《报告》对于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关键转向的启示

《报告》为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关键转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具体表现为“建设新型学习基础设施,开发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增强服务针对性”“提升馆员信息素养,组建专业化、综合型图书馆馆员队伍”“探索跨界合作服务模式,增强图书馆协同服务能力”四个方面。

1.建设新型学习基础设施,开发整合优质资源结合《报告》分析,图书馆应在强化区域文献图情资源、保障基础性效能的基础上,持续增强新型学习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校要通过不断拓展物理空间来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图书馆相关服务的用户感知价值。例如可借鉴创客空间的经验与做法,在图书馆内开辟“第三空间”。为用户学习提供以无线网络、智能交互终端、虚拟现实设备及在线教育课程为代表的立体化资源保障,进而将图书馆打造成能够切实提升用户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的自主学习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应基于智能交互技术打通实体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的通路,积极发挥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中介性作用,帮助用户利用互联网媒介实现数据挖掘与知识捕捉的智能化。图书馆还应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流动空间效能,全面促进社会大众基于智能互联技术挖掘个人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创新型枢纽。

2.推进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增强数据的共享协同性,建立关联数据,帮助图书馆用户深度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语料,是图书实现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前置条件。《报告》针对图书馆大数据技术应用趋势进行了研判,提出:“大数据将是图书馆在未来一段时期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大数据技术与智能交互技术在图书馆实践领域中的深度应用,图书馆服务的价值链与产业链应该延伸至对数据的识别、利用、分析与整合的各个不同层面。技术仅仅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中介手段,数据才是图书馆服务升级的关键动力。图书馆不应受制于数据的获得性与处理性而囿于技术创新一隅,应当凭借档案数据资源、关键技术资源和客户服务资源优势,通过深度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增强图书馆用户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促使图书馆用户充分参与多元化数据的识别与采纳。图书馆还应泛在地参与大数据服务的各个环节,增强用户在数字内容构建、交互、演示与共享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用户参与到图书馆异质化学科专业领域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分析的学科服务中,进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3.提升馆员信息素养,组建专业化、综合型图书馆馆员队伍当前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从“信息存储中心”转变为“用户交流中心”,这对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必备技能是面向用户需求提供阅读推广服务,这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深度参与课程体系研发设计环节,与教学人员一起有效激发用户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潜力,增强用户的技术应用能力。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素养与技术创新素养两大类。2018年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专门制定了图书馆发展的远期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对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养及能力水平标准进行了优化设定。同年5月,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年度评论》提出了未来十五年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数十项知识素养与技术素养,并指出图书馆馆员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图书馆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在提升馆员素养的同时,需要探索跨界合作服务模式。随着图书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图书馆馆员作为左右图书馆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核心影响因素,应不断对标学习国际同行先进的信息素养评价理论及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背景与创新能力的专家型图书馆馆员,进而创建以专职图书馆馆员为核心,以外部兼职学者为主体的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团队。

4.探索跨界合作服务模式,增强图书馆协同服务能力正如《报告》所言:“应基于智能交互媒介来拓宽图书馆的工作场域,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见,跨界合作是图书馆整合不同渠道服务数据资源的关键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呼吁“共建、共创、共享”的社会氛围下,实现图书馆跨界资源共享及一站式便捷信息识别是大势所趋。仅仅凭借图书馆之力,难以有效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快餐化、碎片化及动态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致力于提供信息分享服务,基于多重共线性数据关联技术实现图书馆馆际间以及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通互联,增强图书馆技术创新应用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关于这一点,《报告》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智能交互技术媒介持续拓展其自身的工作范围,进而在图书馆馆际间以及图书馆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此可见,在当前智能交互信息化学习终端大行其道的智能化时代,图书馆应凭借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创建与产业链各机构之间的泛在互联与深度融合的跨界合作交流机制。例如,可与互联网巨头及自媒体运营商构建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进而持续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及广度。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应基于主动分享与积极互动的原则,凭借前沿的智能交互技术与数据关联技术有效地促进馆藏资源与图书馆、各类文化部门及组织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深度融合。并以此为基础,深度参与社交媒体、政府治理、公共决策咨询服务,进而实现图情界前沿技术在多元服务领域中的开发与升级。

参考文献

[1]肖婵.技术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图书馆版》的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8(5).

[2]徐健晖.《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年图书馆版》的解读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1).

[3]谢艳秋,徐路.推动高校图书馆技术变革的关键趋势研究——《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的解读[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4).

[4]朱志伟.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挑战——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纲要)》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7(2).

[5]徐路.新技术支撑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变革——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的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7(5).

作者:李利敏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