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范文

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持续性发展,智能制造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智能制造的实现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备显著的支撑作用。但是,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尤其是在行业标准、创新成本等方面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对此,为了更好推动智能制造的实现,本文详细分析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创新对策

智能制造属于建立在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技术以及多种传感器技术上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智能感知、判断以及执行,从而实现制造过程、制造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的实现标志着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制造技术的融合性发展,对于国家的工业水平、信息化技术水平有着标志性的作用。对此,探讨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备显著现实意义。

一、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介绍

(一)国际上的智能制造

从国际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国外部分国家的智能制造技术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其掌握着大多数的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器件的核心技术,这也促使我国需要长时间处于引进与效仿的发展进程中。另外,国外的高端制造行业大多数的国际标准都是由国家所掌握。与此同时,国外的制造行业近些年正向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和创新,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便开始设计并落实了许多关于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尤其是颁布了许多的促进法案文件,这一些文件的实施都标志着制造业国际化竞争会越发激烈和残酷。在2013年时,德国与英国都颁布了关于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文件,德国颁布了“工业4.0”的战略,而英国则了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文件,这一些文件的颁布都证明了制造业在今后有着显著的发展空间。从市场角度来看,在2014年时,谷歌收购了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并且在2014年时机器人的销售与前一年相比同比增长12%,并且机器人的生产在自适应能力、人机交互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改进。

(二)国内的智能制造

国内的智能制造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属于近些年在国家与企业的高度重视之下才开始发展,我国也颁布了许多关于制造业的政策文件,例如《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这一些都推动着制造业向着先进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当前已经追究按行程,在2010年时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销售额方面已经达到了3000多亿元,同时在智能制造方面也有许多的技术性突破,例如感知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同时也建设了相应的研发基地。但是,我国目前在智能制造方面部分关键性技术仍然需要从国外引进,自主性的创新能力仍然比较差。国内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虽然初见成效,例如图1为我国某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系统框架,对于该企业的智能化系统而言,其主要是以产品作为主导,对整个生产、销售的过程集成在一起并实现资源的最佳化应用,促使加工制造、物流运输、安装调试、管理控制等多个系统集成在一起,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化与技术设备的最佳化应用,同时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有明显的推动价值。但是,整体来看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仍然存在技术的落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智能制造发展问题

(一)缺乏行业标准

当前我国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智能化期间、网络端口连接以及系统软件等,这一些项目本身都有相应的标准。智能制造行业的标准本身就存在不统一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行业发展混乱的主要原因。设备之间的良好衔接可以保障信息的高效率传输,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国内,传统制造企业之间的自动化系统就存在技术参数的差异,不同厂商在操作方式方面存在名阿信的差异,即使是有协会机构、学科领域的干预也存在标准的协调不统一问题,这也是阻碍我国智能制造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创新成本与压力过高

智能制造属于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必须依赖于全新的技术、设备、人才,但是我国传统企业都是以成本最小化作为市场竞争手段,大多数的企业都将产业链的附加值当做是最底层,对于升级改造所形成的成本认知并不全面,同时企业承担这一成本的能力也并不强。首先,是前期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成本投入过高,导致大量企业无法有效的参与其中,从而阻碍智能制造的发展。其次,网络化、智能化以及系统化的生产模式相对于传统智能制造企业而言存在着明显的阻碍特性,企业无法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承担压力。最后是制造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为企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智能化技术,但是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软件等在价格方面都比较高,再加上部分核心技术需要从国际上引进,这也导致价格过高许多的制造企业无法承担压力而被迫停止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

(三)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因为国外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存在垄断性,导致我国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存在许多的技术性创新难题,我国虽然近些年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需要注重模仿与引进,自主性的创新能力仍然比较差,这样促使我国的制造产业无法在国际上占居前列。以机床为例,我国机床产量占到国际化的38%,但是高端数控机床多数都属于进口,我国钢铁产量国际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的高吨位设备所使用的钢丝均为进口,我国的铝产量国际前列但是飞机上大多数铝材料都需要进口。由此可见,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四)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智能制造的持续性发展必然需要有制造服务行业的契合性支撑,先进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智能制造的持续性发展。智能制造的产前、产后都需要配套的服务体系,并从供应、设计、物流、检测以及系统软件等多个方面实现服务。但是,我国在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市场化的程度比较差,智能制造的服务业市场并打开,市场无竞争性垄断问题比较严重,产权整体不完善问题也比较突出。其次,传统的服务行业占比过高,导致新型服务行业、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占比比较少,无法满足物流网络平台服务、智能系统软件商、智能技术供应等方面的需求。

三、智能制造发展技术创新对策

(一)做好顶层标准与行业推广

在智能制造发展历程中,制造企业必然会面临技术、网络以及设备等方面的不同意问题,这也是市场多元化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对此,首先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按照国际化的标准以及实际的条件情况等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文件,之后根据核心企业、龙头企业或者是行会组织等方式实现统一标准的落实。构建关于智能制造的综合性标准化体系,并按照当前的标准修改或制定全新的发展策略,根据重点的行业领域按照当前的标准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规划并建设已经颁布、正在制定、待落实等多种标准的智能制造综合性标准体系,预先落实并不断的完善基础且通用性比较强的智能化标准,同时按照领域的不同、行业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推广,注重国际化标准的改变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同时强化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以及相关标准的统一性,之后按照关联效应比较明显的大型企业、行业实现针对性推行,保障智能制造的稳定、高效实现。

(二)落实税收补贴与资本引入

在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雄厚的资金给予支撑,这一些资金的来源仅仅是依赖于企业显然不现实。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在面临智能技术、系统软件、智能设备等方面的研发与生产等环节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与盈利压力,这也是导致制造企业被迫减少或不参与技术创新与改造升级的主要原因。对此,对于这一现象而言,政府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做好优扶持、制度改革支持等方面的帮助,有效的引导相关的制造企业主动参与到技术创新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升级等方面。首先,需要适当的减少对于制造企业的税收额度,对于企业所购入的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管理技术、3D打印技术与设备、物联网技术等隶属于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设备都可以给予一定的税务减免甚至是补贴,从而促使企业可以“开放胆子干”。其次,需要做好关于制造技术的对接管理工作,促使制造企业可以更容易寻找到所需要的技术,从而减轻企业在技术方面寻找时的额外成本,这一方面可以借助政府的组织方式实现。再次,对于智能制造方面的网络设施设备方面的建设而言,政府方面可以建设区域性的全球化服务网络平台,借助这一平台的方式服务于范围区域内的相关制造企业,促使这一些企业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合理应用,同时对于整体资源的节省与价值最大化均有明显推动价值。最后,可以构建关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的融资管理体系,实现融资途径的多元化,促使有创新潜力的制造企业拥有更多可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本。

(三)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对于我国发展现状而言,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中基础技术、系统软件的开发以及原始创新的能力相对于国外而言仍然存在明显的落后。对此,在发展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或参考国外的网络建设创新经验,并以此来推动我国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且有为主体、研究组织与社会资金的共同化参与的方式推动智能技术和智能系统的创新发展。在差异性的领域、区域中构建关于智能制造技术方式,能够显著创新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研究中心、智能系统集成化研究中心、智能装备创新研究中心等多种类型的研究部门,借助这一种方式实现对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的吸引,促使这一些人才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多种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当中,着重推动制造企业在技术方面得到领先性的发展,促使社会资本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有价值意义的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创新过程中。

(四)构建智能化制造服务业

为了更好的推动智能制造的实现,制造行业方案的智能制造发展在高端制造领域中的占比必然会不断的提升,这也促使国际上许多高端制造服务行业在当代服务行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占比已经达到了70%。按照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对智能制造服务行业高效益建设。首先,需要构建关于智能化生产平台的建设,促使企业之间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以及资源配置时的优化处理;其次,可以建设关于制造服务行业的聚集性区域,例如建设地区园区,促使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智能系统的开发等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技术的集中以及成果的共同应用,从而促使制造服务行业的科技知识成果可以更好的转化为市场工具。再次,构建高端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培养服务体系,构建以人才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业发展空间,从而为人才的补给提供有效的支持。最后,对于智能制造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优惠和扶持,并为先进化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撑,从而保障智能制造的有效实现。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的实现是必然的,智能制造的实现能够显著推动制造业长远发展。但是,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一些都严重制约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导致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对此,在今后仍然需要加大关于智能制造的建设,尤其是资金、技术、推广、人才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保障智能制造的现代化实现,推动整个行业、民族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凡生,于建雅.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智造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7):117-123.

[2]李丹.南航与埃马克公司签署协议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创新[J].航空制造技术,2017,25(7):14-14.

[3]杨兴锐.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沈阳机床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1(2):109-112.

[4]李静.产业合作生态创新——“标准驱动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14(5):36-37.

[5]王媛媛,宗伟.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推进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J].亚太经济,2016,23(5):120-126.

[6]胡绪华,徐骏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2):25-34.

[7]杨兴锐,王宗军.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以沈阳机床为例[J].技术经济,2016,35(10):41-47.

[8]黄培.对智能制造内涵与十大关键技术的系统思考[J].中兴通讯技术,2016,22(5):7-10.

作者:覃浩高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