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哲学视野下技术创新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哲学的观点去理解,去解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如果生产关系不及时的顺应,那么就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就用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使技术创新的发展更快,效益更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哲学视野;研究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技术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另一种是社会创新。技术创新是自然界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利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而社会创新是创造一种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形式,使资源配置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陈昌曙教授也指出,必须把技术创新看作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社会过程。认为技术的体系化与社会化是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如果采用哲学的理论为技术创新下一个定义:技术创新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中介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从而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晚,1973-1974年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上登载的《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熊彼得的创新理论。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讲座》中,又一次全文介绍了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及今后的发展,从此之后,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才开始逐步的对国外一些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介绍,如198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十期;1990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熊彼得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用哲学理论的视角论述了创新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使创新技术在理论上更加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销售量提高了,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员工的收入也提高了。我国技术创新在经济层面的研究比较晚,直到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由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历以宁为代表的经济学方面专家根据西方经济学著作经过总结开始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二)在管理学发展方面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对生产资源、要素等重新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技术创新在各行各业悄然兴起,管理学成果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理论研究类型,即技术创新在机制建立方面研究、政策方面的研究、过程方面的研究、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等等。第二种类型为实证方面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通过企业成功的案例,对成功后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实际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依据,为其它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模式。
(三)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
经过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的薪金待遇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生产质量,也活跃了本地的市场经济,同时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达到改变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
三、技术创新与哲学理论的关系
(一)案例
作者曾经去过一家企业,是一家生化企业,企业规模很大,在生产方面,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在提高生产水平的过程中,由于仍然使用传统工艺,使生产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些波动,后来企业负责人聘请一位专业工程师对生产进行技术改造,这位技术工程师带来了一项技术专利,经过投入使用效果很好,但是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还可以更加优化,生产部在没有对技术专利运行进行总结,没有与分厂进行沟通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配方,开始还算顺利,但后来生产上又出现了波动,使生产成本上升到原来的水平。总经理针对此问题对多名生产负责人进行了了解,征求其它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免掉了生产部经理职务,由其他人员接替,生产重新按照技术专利要求调回到了从前的指标,生产又恢复了正常,并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最终达到了生产成本最低的效果。
(二)根据哲学的观点对以上的案例进行分析
1.根据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理论进行分析。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理论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总经理设置的机构主要是使生产部经理和分厂厂长形成对立的双方,一方是组织生产,一方是监督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方向又是统一的,就是共同将生产做到最佳。按照哲学理论去理解,应该是:(1)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2)斗争性和同一性在矛盾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条件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有时候同一性起主要作用,有时候斗争性占主要地位。(3)事物的发展“既相反又相成”,同时“既相辅也相成”,要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发展。但在上述的案例中,生产部经理却超出了监督生产的界限,直接去管理生产,使生产造成混乱,违背了哲学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2.采用哲学理论中量变和质变理论进行分析。按照哲学理论进行分析,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1)促进事物的量变。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2)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发展达到了极限,斗争性则突破极限,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事物产生。在以上案例中,生产部经理与分厂厂长之间的矛盾是生产管理过程中正常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按照公司机构设施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一方组织生产,一方对生产组织的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公司的目的是使矛盾的双方在矛盾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最终使生产管理更加完善,但生产部经理相对强势,越权管理,使生产管理失去了平衡,因此造成由量变到质变的事情发生,最终生产部经理被免职,这一过程符合哲学理论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质量互变的方法和意义在于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3.用哲学理论中否认之否认规律进行分析。否认之否认的理论揭示的是:(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2)辩证的否定是这个规律的核心。(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案例中,首先由于生产不稳定,辩证的讲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公司为了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聘请了一位专业工程师。通过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生产稳定了,生产成本下降了,这是对之前的生产进行了辩证的否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不能全盘否认,要做到“扬弃”,就是说要发扬原有可以借鉴的事物,摒弃那些影响生产不利因素。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可能很快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要对相关的生产要素及相关的生产指标进行微调,通过对生产指标的逐步改进,使生产状态达到了最好,生产成本达到了最佳,因此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技术创新与其它创新之间的关系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它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者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如果把技术创新比作生产力,那么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就是说技术创新的同时,制度也要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进,引入全新的制度使技术创新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通过以上的案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把管理人员做一定的调整,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目的是把新技术应用的更快、更好,生产就不会再次出现波动,给公司的经济造成损失。因此创新技术一定要有创新制度相适应,否则将会使创新技术出现“闭锁”效应,如果只有创新制度而没有创新技术,只能使创新制度成为“无米之炊”。
五、结合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创新意识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各种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众多成本中最大的两大成本,哪个企业的这两个成本最低,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站稳脚跟,作者在走访生产型的企业中,有许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项目,如余热的利用、副产品的合理回收、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等等,都能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美国的飞机之所以能够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就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美国专门成立了研究战斗机的技术创新团队,这个团队设立在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即:洛克希德公司。这个团队先后设计出了:U-2,SR-71黑鸟和F-117,并创造出20年代最优秀的,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拟的战机F-22。因此,我们的企业想发展,就要技术领先,就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及时发现企业哪里需要技术改造,哪里需要技术挖潜,哪里存在阻碍发展的瓶颈,同时要按照哲学的观点,建立创新制度予以适应,如技术改造方案提出后,经过论证可以采用实施,那么生产方面就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进行实施,实施后要对技术改造的结果进行核算和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再如,公司要对有关提出节能降耗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如果可行就立即实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这一措施有些企业也做,但开始轰轰烈烈,最后到奖励时却不了了之。
六、结束语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体系,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技术创新,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方法更加明确,总的来说在哲学的视野下,能够使人变的聪明。
参考文件
[1]陈雄辉.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技术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田亚新.关于技术创新研究的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
[3]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7)
作者:张婷婷 裘杰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