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场需求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研究假设
1.1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
“需求拉动论”认为是需求引致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源自市场需求,需求导向、需求规模的变化是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最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从研究分析当前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其最终产品能否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市场对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适销产品。同时,技术创新的平均成本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而不断减少,较大的市场需求能有效分摊研发投入成本,同时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创新成功所带来的收益,促使企业有更大的动机来增加R&D投入。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假设1: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假设2: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技术创新进行补贴是通行的做法。尽管有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或无效应,但是,更多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激励效应,政府补贴能有效弥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以及融资短缺问题,并兼有信号传递效应;不仅能促使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对专利产出也有显著的激励效应。我国政府补贴每增加1%,专利创新量就相应增加0.72%。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政府补贴的政策期望效应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假设4: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
1.3政府补贴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市场需求,如制定强制性标准、实施政府采购、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创造和扩大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通过对产品制定强制性标准,迫使消费者使用标准性产品,会扩大特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会迫使企业不断的采用新技术。政府采购一方面占据新产品市场的一定份额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导社会其他主体的采购行为,扩大了市场需求。新产品或技术被消费者认识与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政府补贴表明了一种政府政策倾向,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指引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引导公众接受和支持新产品,创造并刺激产品市场需求,使市场需求规模得以扩容。因此提出下面的假设:假设5:政府补贴与市场需求显著正相关。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6: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假设7: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2研究设计
2.1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中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观测值来考察政府补贴、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剔除ST股以及研究数据不全的样本后,最终获取172个有效样本观测值。本文的公司报表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
2.2变量选取
(1)政府补贴(Subsidy)。政府补贴数据采用合并报表下营业外收入明细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府补贴总额来表示。政府补助明细项目很多,我们仅选取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直接补贴,主要包括:科技三项经费、新产品研发的直接资助,新产品研发的补助与奖励,产品研发的贷款贴息,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项目的补贴,专利申请补助与奖励,以及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专项发展资金等。
(2)创新投入(R&D)。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是R&D投入、R&D强度、R&D人员。本文选取研发投入费用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对于研发费用披露,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对于研发费用披露的科目也不尽一致。但主要是披露在“开发支出”、“管理费用”以及“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中,本文的研发费用主要是对这些科目下的研发费、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科研费、咨询及技术开发费等费用进行计算获得。
(3)创新产出(Patent)。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行为的最终结果。创新产出有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之分。直接产出主要有专利和新产品产量,间接产出可以表现为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而由于间接产出以及新产品销售数据难以取得,我们采用专利来衡量创新产出。专利主要有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从专利申请到授权的时间间隔较长,专利授权与否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专利授权量在反映当前技术创新水平时可能存在缺陷;而由于我国专利保护制度在不断的健全与完善,普遍的都会选择申请专利来保护其研究成果,因而专利申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专利申请数据也相对比较容易取得,故选择专利申请量来衡量创新产出。
(4)市场需求(Demand)。市场需求主要从内、外部两方面来衡量,外部市场需求参照范红忠(2007)方法,选取上市公司注册地的人均GDP的对数来衡量。内部需求(In-demand)采用Smith(2005),Piva,Vivarell(i2006)的方法利用销售收入来表示企业需求规模,因为对主营业务的需求能驱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来达到其盈利目标,而对非主营业务的需求并不能直接驱动创新。
(5)控制变量(Conteol)。本研究控制了其他一些可能影响政府补贴发挥作用的因素。Area表示企业所在区域,采用虚拟变量表示。由于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有显著的差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促进作用高于相对落后地区,且不同地区取得的政府补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设置区域虚拟变量进行控制,并将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设为1,其他地区设为0。Cull,Xu(2005)表明政府在决定对企业提供补贴时,通常会考虑企业的赢利能力。因而把企业的盈利性也作为控制变量,即选择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控制变量。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
表1反映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研发投入来看,最小值为18万元,最大值为41970万元,均值为3456万元,表明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平均水平还较高,但两级差异比较严峻。从专利申请来看,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15,均值为19,说明创新产出整体水平不高,且两级差异也较大。政府补贴的最小值为1万元,最大值为7195万元,均值为643万元,这表明中药行业技术创新获取的政府补贴整体水平较高,但获取政府补贴数的差异很大。
3.2相关分析
内部需求、外部需求与创新投入的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了市场需求扩大能显著激励企业R&D投入,验证了假设1。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与专利申请量的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了市场需求规模扩大能促进创新产出,验证了假设2。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政府补贴显著促进R&D投入的增加,初步验证了假设3。政府补贴与创新产出的系数显著为正,初步表明政府补贴对专利产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假设4得以初步验证。政府补贴与内部需求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政府补贴对内部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与外部需求的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但不显著,表明政府补贴对外部市场需求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3.3多变量回归分析
在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前,我们进行了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小于2(限于篇幅未将表格列出),而表2表明了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因此不存在明显共线性。
4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中医药上市公司为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检验了市场需求、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需求和政府补贴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在区分内、外部需求后,进一步检验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发现,外部需求在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而内部需求在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由于政府给予企业技术创新补贴,企业内部有动力进行研发与技术创新,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往往也是需求主体,内部相关具体需求的刺激更加会激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结论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第一,尽管政府干预不可避免,政府在校正市场失灵,弥补研发投入不足,补偿创新者收益以及信号传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为短期内加速科技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技术进步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政府无法取代市场作用机制,市场始终在资源配置中是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应坚持立足于市场需求。第二,政府在实施干预过程中更应该致力于良好竞争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提高中医药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进一步扩大中药市场需求,从而引致中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更多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中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使我国中药行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作者:邹彩芬刘双谢琼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